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acs (In the Name of Love), 信区: Science
标 题: 蛋白质·新陈代谢·把糖变成乙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8月03日13:09:0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新陈代谢
一个像人体这样的生物体就是一座种类繁杂的化工厂:它吸
入氧气并喝水;它把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其他原料作
为食物吃进去,又把各种未消化的东西和细菌以及由细菌引起的
腐败产物排出来;它还通过肺排出二氧化碳,通过肺和汗腺排出
水,并排泄尿,由尿带出许多溶解的化合物,其中主要是尿素。
这些化学反应决定着身体的新陈代谢。
通过检查进入身体的原料和排出的废物,我们就可以知道体
内发生的一些情况。例如,由于进入体内的氮大部分是由蛋白质
供给的,所以我们知道,尿素一定是蛋白质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但是,在蛋白质和尿素之间,有着一条漫长而又曲折复杂的路径。
身体的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特殊的微弱反应,大概只能重新排
列两三个电子。身体的每一个大的转变都要涉及到许多步骤和许
多酶,即使看上去像微小的细菌那样的生物,也必须利用几千种
不同的酶和化学反应。
这一切可能看上去极其复杂,但这正是生命的本质。通过增
加或减少适当的酶的产生,就可以微妙地控制各种组织中的大量
复杂的反应。酶控制体内的化学反应,就像手指在弦上的复杂动
作控制小提琴的演奏一样;没有这种复杂性,身体就不能完成它
的多种功能。
组成身体新陈代谢的反应不计其数,要追踪这些反应的过程
就等于要追踪生命的轮廓。企图详细追踪这个过程,企图弄明白
同时发生的无数个反应之间的相互紧密配合,看来可能确实是一
件极其艰巨甚至没有希望的工作。艰巨是事实,但并不是没有希
望。
把糖变成乙醇
化学家们对新陈代谢的研究,是从努力查明酵母细胞怎样把
糖变成乙醇开始的。1905年,两位英国化学家哈登和W.J.扬提出,
这个过程与含磷酸基糖类的形成有关。哈登和W.J.扬最先注意到,
磷在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从那时起磷的作用日益突出)。
哈登和W.J.扬甚至在活组织里发现了一种由含有两个磷酸基
(PO3H2)的果糖组成的糖基磷酸酯。这种二磷酸果糖(有时仍
叫做哈-杨二氏酯)是被明确证认出来的第一种代谢中间物,即
在从化合物被摄入体内到化合物被排出体外的过程中,被认识到
的第一种暂时形成的化合物。哈登和W.J.扬就这样创立了中间代
谢的学科,专门研究这些中间产物的性质及与它们有关的反应。
由于这项工作以及对在酵母使糖转化成乙醇过程中有关酶的进一
步研究工作,哈登分享了192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18年,德国化学家迈尔霍夫证明,动物细胞(如肌肉细胞)
分解糖的方式和酵母基本相同,从而使开始时只涉及酵母细胞的
问题具有了更加广泛的重要性。主要差别是:在代谢这一特殊的
过程中,动物细胞的分解作用不如酵母细胞彻底。例如,它不是
把6个碳的葡萄糖分子一直分解成2个碳的乙醇(CH3CH2OH),而
只是分解成3个碳的乳酸(CH3CHOHCOOH)。
迈尔霍夫的研究首次说明了一个普遍的原理:在一切生物
(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体内,新陈代谢所经历的途径是一样
的,只有一些微小的差别。从此这个原理为世人所公认。由于迈
尔霍夫对肌肉中乳酸方面的研究,他和英国生理学家希尔一起分
享了1922年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希尔是从肌肉产生热的角
度研究肌肉的,他所得出的结论与迈尔霍夫从化学研究中得到的
结论非常相似。
在1937—1941年期间,在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工作的科里夫妇
(C.F.科里和G.T.科里),研究出了从糖转化成乳酸过程中的各
个步骤的细节。他们利用组织提取液和提纯的酶来使各种糖磷酸
酯发生变化,然后像玩拼板游戏一样把所有这些变化拼集在一起。
他们提出的各个步骤变化的图式至今仍然没有什么改动。科里夫
妇分享了1947年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在糖转化成乳酸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能量,这种能量为细
胞所利用。酵母细胞在使糖发酵时就靠这种能量来生活,肌肉细
胞在必要的时候也是如此。重要的是,要记住这种能量是在不使
用空气中的氧的条件下得到的,因此,即使当肌肉需要消耗较多
的能量,而通过血流较慢的速率给肌肉供氧的反应满足不了这种
需要时,肌肉仍能工作。然而,随着乳酸的积聚,肌肉就会越来
越疲劳,最后肌肉必须休息,直到氧把乳酸分解掉。
【三思言论集】 欢迎给制作人来信:jasper_uk@sina.com
--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EMACS,
All our text-problems to halt!
What a privilege to keypress
Control-meta-ESC-shift-al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