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acs (In the Name of Love), 信区: Science
标  题: 蛋白质·新陈代谢·脂肪的代谢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8月03日13:09:2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脂肪的代谢


  在此期间,生物化学家在研究脂肪的代谢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已经知道,脂肪分子是碳链,它们可以水解成脂肪酸(最常见的
有16个或18个碳原子长),并且每次可以从分子上分解两个碳。
1947年,F.A.李普曼发现了一种相当复杂的化合物,它在乙酰化
中起作用,即把一个二碳片段由一种化合物转移给另一种化合物。
他把这种化合物叫做辅酶A(A代表乙酸化)。3年以后,德国生
物化学家吕南发现辅酶A与脂肪的分解有密切关系。辅酶A一旦附
着在一个脂肪酸上,就会接连发生四个步骤的反应,最后在辅酶
A附着的链的那一端的末尾断掉两个碳原子;接着另一个辅酶A分
子附着在剩余的脂肪酸上,再断掉两个碳原子,这样继续进行下
去。这个过程叫做脂肪酸氧化循环。由于这项成就和其他成果,
吕南分享了1964年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一般说来,蛋白质的分解显然一定比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的分
解复杂得多,因为蛋白质的分解涉及到二十来种不同的氨基酸。
在某些情况下这个分解过程比较简单:一个氨基酸上有一种微小
的变化就可能把这个氨基酸变成一种能够进入柠檬酸循环的化合
物(如脂肪酸断掉的两个碳的片段那样)。但是氨基酸主要还是
通过复杂的途径分解的。

  现在我们再回到蛋白质转变成尿素上来,这个问题我在酶一
节中已经谈过了。这种转变碰巧比较简单。

  有一个原子团是尿素分子成为精氨酸侧链的一部分所必不可
少的。这个原子团可以被一种叫做精氨酸酶的酶截下来,剩下一
种被截短的氨基酸,叫做鸟氨酸。1932年,克雷布斯和他的一位
同事亨斯雷特,在利用大鼠肝组织研究尿素的形成时发现,当他
们把精氨酸加到大鼠肝组织里时,大鼠肝组织产生大量的尿素—
—实际上,远远超过他们加入的精氨酸的每个分子都分解所能产
生的量。克雷布斯和亨斯雷特断定,精氨酸一定起着使尿素反复
产生的催化剂的作用。换句话说,在精氨酸分子被精氨酸酶截去
其尿素结合部分以后,剩下的鸟氨酸又从其他氨基酸中获得氨基
(加上从体内得到的二氧化碳),重新形成精氨酸。就这样精氨
酸分子反复分解,再形成,再分解,一直进行下去,每次都产生
一分子的尿素。这个过程叫做尿素循环,也叫做鸟氨酸循环或克
雷布斯-亨斯鲁特循环。

  利用精氨酸除去氮以后,剩下的氨基酸的碳主键就可以通过
各种途径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碳水化合物、脂
肪和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全过程见图12-5)。

  图12-5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新陈代谢全过程示意图



【三思言论集】 欢迎给制作人来信:jasper_uk@sina.com



--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EMACS,
  All our text-problems to halt!
What a privilege to keypress
  Control-meta-ESC-shift-al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