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aggio (傻瓜牌生活), 信区: cnLiterate
标 题: 第三章 地球-太阳系的宠儿(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n 5 03:48:58 1999), 转信
发信人: green (green),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第三章 地球-太阳系的宠儿(4)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Sep 30 04:48:55 1998), 转信
第三章 地球-太阳系的宠儿
四、造反者的阵容
当人们打开中国地形图时,给人印象最强烈的大概要算东部和西部在地形上的差别
了。西北部那壮阔雄峻的山脉与东南部低缓妩媚的丘陵相比,充满了一派阳刚之气。在
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这些山脉的走向近于北东方向呈规律性分布: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
山是一条线,朱格尔山脉锡霍特山脉张广才岭老爷岭长白山脉胶东山地武夷山又是一条
线,……这些山脉与地球上其它地区的山脉一起,在人类的眼前绘制了一幅浓墨重彩波
澜壮阔的画卷,它们又构成了地质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人们为了探索这些作品的出
处,实在煞费苦心。
在人们眼中,山脉是岩石圈互相挤压时的“褶皱”,板块学说的问世更强化了人们
对此的印象:
太平洋板块由东向西挤压,印度洋板块由南向北挤压,亚洲板块在两面受力的情况
下大大小小的褶皱随之出现,喜玛拉雅山脉和沿海山地由此问世。至今这个挤压还在继
续,于是喜玛拉雅山也就还在继续增高。地震也频频在此发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喜玛拉
雅地震带的由来。
但是挤压论者在此如何解释那与巨大喜马拉雅山体比较起来要小得可怜的山根呢?在力
学角度上看,作为挤压中突起的山体,它只应是巨大的山根的余脉,但事实几乎完全相
反,仅就这一个事实来讲,喜马拉雅山的由来也尚需斟酌,何况在全球的山脉那里还有
许多更严重的事实等待着板块的挤压论。
地质工作者在表述山脉的形体大都呈规律状出现时,常以中国的新华夏构造系为例
。在有关于构造中山脉的外观都呈“山”字形、“入”字形和“歹”字形。在如何理解
这个呈规律状发生的事实时,有的人说这是由于在板块受压时板块的内部岩石质地强度
不一,因此在挤压变形时便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这些扭转便扭出了上面的那些规律。
在这里我们感到不解的是,岩石的不同程度的硬度和质量在地壳中的分布完全是随
机的,这些随机分布的内在因素在挤压反应中无疑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是这些随意性
最后却向人们展示了非常严整的阵容。这实在耐人推敲和寻味。有关的结论决不是几个
权威人士的判决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如果人们注意到在山体构造中还有一类螺旋构造,
这些在地球上为数甚多的山峦应其形态只能使人想像有关的板块当时几乎是在随园舞曲
翩翩起舞。这些优美的螺旋竟是在挤压中生成的,这是科学还是神话呢?
人们可以再来看看分布于各个大洋中的海岭,这些海岭都有一个很明显的规律:海
岭的中脊都由中间裂开。表面看这种开裂像是一种“折断”,实际这个呈规律性发生的
现象绝对不是板块挤压所能创造出来的:大西洋海岭呈“S”形分布,它的是脊裂开宽
度1.2公里,显然这里没给“ぷ绷粝氯萆碇亍H绻腥饲康鞔笱蟮撞垦沂蚰炅浣
锨幔诓垦沂那慷扔薪洗蟮木刃裕虼吮惴⑸撕A氲恼逭鄱希ㄑ巯律形薮死砺
郏┑怯裳蟮椎难沂炅淇醋罟爬系牟怀.6亿年的情况看所形成的岩层所需的岩浆理
应有其合理的出处。这些海岭被理解为岩浆倾泄后的有关遗迹是否看来更为妥当呢?它
们实际是一些呈带状的火山遗迹。从溶岩是由地壳薄弱处冲出的有关理论来看,这些海
岭下边应该是些板块被拉开撕裂的地带才合情理,可是在板块的分离中又不会有挤压应
力的形成,于是地震和山脉也不应在这里发生。然而事实上洋脊地带不仅有地震,而且
还出现了大洋中崇山峻岭,这些事实在“板块”中显的荒唐不经。
科学家在对各大洋的海岭进行了大量研究后,发现在海岭中脊分开的两侧分布着条
带状正负磁异常区,这个分布在海岭两侧是对称的。
这个现象说明两个事实:
1.海岭是一群正在活动中的(在生命周期内)与地球闹了独立的场系统。
2.这里是地球场系统有关局部的结合部。
由陆地到海洋,我们走访了地球上的群山,遗憾的是我们在所到之处碰到的都是与
传统理论的情形相反的现场,这使我们不得不作出这样一个结论:对地球“表面”群山
的来龙去脉,人们理应重新去寻找原因。
在我们看来,如果人们把地球真正看作生命机体,那有关的事情就很好理解了。人
们可以想像人类的各种医院中的情形,凡属吃五谷杂粮的机体,就会有五花八门的疾病
。这毫不奇怪,人可以患病,地球作为一个较大的机体,它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保百
病不生。人们可以看一看每十一年在太阳中出现一次的“黑子”以及太阳场围绕“黑子
”所作出种种反应,有关的过程难道不是一次次太阳的发病而后又起而抗病,最后终于
使疾病被征服,机体恢复正常的过程吗?太阳尚且如此,何况地球呢?它当然也避免不
了被“疾病”所纠缠。地球“表面”不同时期隆起的山脉,实际大都是地球机体上的病
变,人们可以想像一下,人类生于体表或皮下或深部的各种赘生物,这些赘生物发生在
人体中的机制与山脉发生于地球上的机制大同小异。它们都是机体细胞不同程度恶化的
结果。
在前面对规范格局性质的论述中,人们已经看到,在任何系统中其格局因“阴”“
阳”的基本属性而存在着许多阴阳相合中的薄弱处。所谓薄弱首先指的是系统的整体机
制在这里控制和调整能力较差,处在系统中的“单元”受到某种因素的“刺激”后就可
能自发的结成一个个独立于整体的系统,并和整体开始“抗衡”,这种规规模不等的“
造反”便是地球上大大小小的山脉的由来。
在疾病发生后,地球的免疫机制便开始组织对这些疾病病灶的一次次进攻,地球的
能量向这些病灶猛烈的掩袭过去时,于是便在有关的局部引起了较激烈的反应,地震和
与地震有关的一些地球物理现象也就随之发生。由于地震的发生与地球场中的接合部这
些薄弱环节有关,因此人们便看到了地球上分布着一系列地震带,这些地震带的确指示
着地球的某些结构边缘,但人们知道这些结构与传统观念中的板块结构完全不是一回事
,它们不过是若干个六边形规范场结场”(注:该岛是独立的场系统,它必然会表现出
磁异常,因此它有与百慕大三角相似之处)
8.西印度洋有座小岛,该岛的大小货船绕岛一周需一个半小时,有意思的是该岛每
二十四小时自转一周。
9.巴西北部距马尼拉翁州的佩纳尔瓦城250公里的摩索湖中有座浮岛,该岛每年往
返该湖两岸一个来回,两岸距离15公里。
10、 最有趣的是人们称之为山多高水多高的事实。
在中国广西省扶绥县与上思县接界的群山中有一座海拔500米的山峰,峰顶有个圆
形水潭,人们称之为印天池,它水面约十亩,潭中心水色深兰望不见底。水潭见于山峰
之顶已属奇怪,因为为与水向低处流的常理相抵触,更令人奇怪的是越是旱季水位反而
上涨,甚致溢出池外,可一到昙舅窃蛳陆担晁酱笙陆翟酱蟆U饫嗍率翟谏教迕悄
抢锊⒉缓奔缒歉咧虑в嗝椎奈髟阑降淖罡叻逦鞣迥抢镆灿幸桓錾蕉ヌ斐亍U饫嗝
找话愕奶斐孛遣还窍蛉嗣翘崾舅嵌际切⌒┗钌纳低常俏俗陨砩砩
系男枰鹘诘奶迥诘乃澹缤说鹘谧约旱奶逡合低常庵值鹘诒匦胗胪饣肪承纬
啥杂Γ虼顺鱿至撕导臼彼匦胛约旱纳硖遄急父嗟乃宓男枰昙驹蚍粗A
硗猓怯肫渌教逅煌氖牵饫锏乃嗟谋┞对诹吮砻娑选W詈螅颐窃倮
闯吻逡幌略谔傅剿獾卣鹗绷粝碌奈侍狻R残恚颐强梢栽诘卣鸪梢虻奈侍馍细嬉欢温
淞恕
人们在水库地震中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水库地震都发生在有温泉作为地质背景条
件的地区内。而温泉在这里喻示着什么情况的存在,由于有了前面的许多议论,我们想
人们可以想像:这里是地球正在发病和抗病的有关现场,而且这个病灶的成因与这里的
地下水的存在有关,因为水作为一种导电物质,很可能在地下与其它因素相结合而形成
了一个真正的病灶,仅仅是由于规模和强度都较小,未能引发地球免疫机制的猛烈攻击
而处在一种慢性炎症状态中,但是当水库中的水大量的渗入地下后,有关的病灶便因生
力军的到来而加强了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地球的免疫机制在收到了大量的必须加强打击
力度的讯号后,便在一次次进攻的尝试(大震前的许多小震)努力无效时集中了较大的
能量,于是较大的地震也就发生了。
关于地震的成因,我们的理解十分粗糙,但我们相信自己抓住了事情的本质,而且
从这里出发,再去寻找对地震的预报方法,以最大限度减轻灾害的损失,肯定会有较大
的收获。因为地球这类较强的抗病反应一定会由地球磁场的有关异常中呈规律性的反映
出来。宏观异常、微观异常都将被理出更为清晰的脉络。而且由于人们了解了地震多发
区的本质,那里的工作将最先进入有效的察觉状态。人类在灾害的含义上征服地震的时
代终将很快到来。
话到此处,我们不禁又想起了一些类似的事实存在,可惜这些事实却被正确理解。
这里想顺扯几句。
回目录
--
※ 来源:.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143.89.47.168]
--
※ 转寄:.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202.9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n@fengyun.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