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aggio (傻瓜牌生活), 信区: cnLiterate
标 题: 第六章 若干世界之谜的新见解(6)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n 5 03:58:05 1999), 转信
发信人: green (green),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第六章 若干世界之谜的新见解(6)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Sep 30 05:01:23 1998), 转信
第六章 若干世界之谜的新见解
六、也谈恐龙的灭绝
恐龙这种在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它在地球史上几乎代表了整整三个地质年
代,它以硕大的躯体给人们留下了很强烈的印象。因而关于它们最后如何在地球上灭绝
的原因,多少年来一直在牵动人们的关注之情,但至今这仍然还是个谜。
在我们看来,这个事情应该不难想像:地球生存于太阳系中而太阳又生存于银河系
中、银河……发生于宇宙场中的各种节律和事件都会或轻或重的牵动地球的物理状态,
这中间地球场相对于宇宙场作某些质量上的调整,无疑是地球所必须具有的生理机制。
因此地球场的质量表现在地球史的各个时期是极为不同的,而恐龙的生与死的原因与此
密切相关。
在整个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的一亿五千万年中,地球几乎完全是巨
型生物的王国,从高达三层楼重约四十吨的雷龙到直拨云天的裸蕨,这中间虽也一些小
型动、植物,但高与大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
为什么地球史上的这个时期的动植物会具有高大特征呢?中国有句十分形象的老话
:什么窖烧什么瓷器。也就是说,地球上动植物的高大是生成它们的地球场“高大”状
态造成的。
在前面关于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动植物起源中,我们说明过地球上的各个时期的
动植物都是那个时期的“飞碟”在地球深部出来后再相对于地表物理状态调整展开后的
结果。这个调整和展开的尺度与“飞碟”生成时的情况一样,它完全是相对于地球表面
的有关物理量进行的。地表的质量越大它也就允许展开后的“飞碟”以较大的质量状态
存在。
我们的意思很明白,中生代高大的动植物的形成完全对应于地球场当时的某种高质
能状态,有关证据除了由当时动植物的高大形体来提供外,人们还可以由恐龙肢体的力
学构造上明显见到:
梁龙的体重约为40吨重也就是说梁龙行走时它的两条受力的后腿每条至少需支撑2
0吨的重量。支撑如此重量,梁龙的肢骨需粗致水桶但由化石来看情况远非如此。
翼龙的体重与翅膀的对比情况也如同梁龙、无齿翼龙。翼展7米,体重约17公斤,
而它的翅膀只有4公斤。如果翼龙飞翔的条件如同现代的鸟类,那翼龙的翅膀应附有近
100公斤的肌肉方可,
但翼龙翅膀那孱弱的骨骼与现代条件所应提出的需要是无法相称的。
如何理解这里的矛盾呢?说来也十分简单。当时的地球场的质能表现远大于今天。
当时的动植物生活在比现在质量大的多的地球表面。因此它们浸泡在一种浓度远大于今
天的由场构成的“溶液”中。在这里动植物在重量上都呈现一种半失重状态。因此便发
生了它们肢体上由现在看来无法理解的力学状态。
由于中生代的动植物是相对于当时的地球场的高质能状态生成的,如果这种高质能
状态随宇宙场的变迁而失去,那与这种质能状态有关的动植物体系也自然会随之归于灭
绝。这个情况在中生代之前的动植物体系那里已发生过十几次了,中生代生物灭绝不过
是较新的一次罢了。
在我们说明恐龙的生成时,实际我们已经说明了它们的灭绝。这些庞然大物在地球
场相对于宇宙场调低自己的质能状态时,它们便很快的首先陷入一种来自自身生理结构
方面的极大痛苦中:
地球场质能的降低首先使自己结构中的质能显的过大而趋于分崩离析,一切生理活
动都难以维持。
由于地球场质能的降低,地表重力环境也随之改变,恐龙那巨大的身体在过去的半
失重状态中还不算过份,但在它骤然间变的沉重后,恐龙的原力学结构自然都无法胜任
而瘫成烂泥。
如果再考虑到外部条件的其它恶化因素,恐龙统治了一亿五千年之久的中生代王国
只好在一个并不太长的时间后退入了历史,成为地球生物中一段神话般的令人慨叹的往
昔。
今天我们人类在地球上还可以看到某些类似的情形,比如那以巨大著称的鲸类,它
们实际就一直在承受着自己质量过大的煎熬。作为哺乳动物,它们通常只能在海洋中利
用水的浮力和压力来近似的维持生理所需要的内外平衡。而且它们又常常游弋于两极地
带,因为两极是地球场能值最高的地带(极地0.61-0.68高斯,
赤道0.29-0.40高斯)但即使是样,鲸类仍不时被难熬的痛苦所纠缠,在这类痛苦达到
一个限度后,它们便宁可在死亡中去寻求解脱,于是人们便不时的看到鲸类成群地扑上
海滩的惨烈奇观。在这个情景中人们似可想像中生代的恐龙们最后时刻中的一些现场。
这个理解可以由每当鲸类沿磁系偷穆废咔敖保谷菀追⑸陨毙形械玫街っ鳎
缑拦0妒蔷ɡ嘧陨钡亩喾⒌厍饫锿质谴帕系突蚣偷那颉 如果
人们再结合恐龙那难以胜任自身体重的骨骼结构来看一下鲸类那与自身重量相比也极不
相称的骨笼结构,人们似可最后作出极为确定的联想。
大自然时而有如慈母的仁爱,时而又有如钢铁般冷酷。
回目录
--
※ 来源:.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143.89.47.168]
--
※ 转寄:.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202.9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in@fengyun.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5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