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anuel (小飞象), 信区: Science
标 题: 聆听大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r 30 16:30:02 2000), 转信
正值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之际。北京西长安街北侧的科学会堂举
行了科学报告会。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里作了极为精彩的演讲。
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第一个登上讲台。他报告的题目是《量之化、
相、对称———20世纪物理学的旋律》。
聆听大师,聆听者可以从中获得对科学技术本身的再认识,也能够
超越科学技术的领域,去感受一种哲学的思辩。平淡的语调、无华的
言词,讲述使人折服的道理;深邃的目光,简单的手势,传递平凡的
真谛。这种顺势建立起来的精神的场,可以久久地辐射聆听者的心灵。
新世纪就要来临,在回首即将结束的20世纪时,杨振宁教授用极为
精炼的语言归总了人类在本世纪创造的奇迹:
作为唯一的一种能源,火被使用了几十万年之后,人类在20世纪发
现了另一种能源———核能;
挣脱了与宇宙天地同在的引力场,人类飞离地球并登上月球;
质量为零、半径为零,在19世纪还不被人们所了解的电子,在今天
已经可以为人类所控制,基于这种控制,人类发明了半导体,并建立
起了计算机工业。
……
但是,作为本世纪最为优秀的物理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杨振宁先生
没有陶醉于这些物化了的成就。语锋一转,他作了下述精辟的陈述:
然而,使20世纪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上述这些东西。
它们只是一个伟大的过程完成之后而产生的一个结果。真正的动因是
20世纪初叶诞生的现代物理学对经典学说和传统观念革命性的扬弃;
当以牛顿和伽里略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在上一个世纪之交遭遇前所未
有的挑战的时候,迎接这一挑战的是以普朗克、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
代物理学大师对于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再审视和重新思索。
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着陆月球的成功只不过是科学家、思想家在
进行了先驱性的思维后的一种有矩可循的实践。
崇尚思索是贯穿杨振宁先生演讲的一条主线。它清晰地包含着两个
内容:提倡思维,渴望共同思维的氛围。
物理学家思索的抽象性和不可知性是物理学能够不断创新的源动力。
1900年,面对“紫外灾难”,量子理论的先驱、德国人普朗克(M..
.E.L.Planck)神奇地列写出“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公式中有一
个后来被命名为“普朗克常数”的因子(b=6.61×10—27格尔.秒)。
普朗克常数的出现第一次证明物体是以能量单位发射或吸收能量的,
也就是说,辐射在与物体发生作用时不连续进行的。一个数学常数的
出现引爆了一场思维的革命。在当时,这其中的奥妙并不为人们所理
解,这其中包括普朗克本人。
这种创造性思想的事例在现代物理学诞生和塑型的时代并不是绝无
仅有的。杨振宁先生又谈到了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明科夫斯基(H.
Minkowsi)和崴尔(H.Weyl)。
明科夫斯基是爱因斯坦的老师。1905年,狭义相对论问世。明科夫
斯基绝妙地给爱因斯坦的理论以一个空间对称的几何表述。“明科夫
斯基空间”的创立为相对论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从形式上改造了
狭义相对论。面对明科夫斯基的创新,爱因斯坦一开始并不以为然,
但是,他很快就认识到明科夫斯基的工作对于他正在思考的广义相对
论有着不能替代的启示作用。
崴尔在1918年大胆地假设“拉长因子”在运动公式中的存在。尽管
引来了极大的非议,仍不失为一种智慧的想象。
其实,伴随杨振宁先生一生,关于对称和统一的思索同样具有令人
倾倒的魅力。1957年,杨振宁先生因发现在弱场下不守恒规律而获诺
贝尔物理学奖。而他在1954年和合作者共同创立的“规范场理论”,
已被以后40多年的历史证明同样是杰出和辉煌的创想。
在演讲中,杨振宁先生用极为深情的语言描述了20世纪物理学曾经
经历过的两次激动人心的变革。而使他衷情神往的是变革时期弥漫在
物理学界的那种共同思维的氛围。
猜想、判断、演绎、论证,兴奋、紧张、彷徨、苦闷。本世纪初的
20年,充满了玄机和诱惑,对于物理学家来说是难以忘怀的。75岁高
龄的杨振宁先生在谈到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时代时,激情满怀,
憧憬依旧。可以想象,青少年时代的他怎能抗拒那来自充满生机和动
感的物理学对他的诱惑,而毅然走上那思维的不归路。他坦言对那个
远去的思维时代的眷恋。他遗憾文学家和诗人对于科学的冷默和少知,
使得这一段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思维的历程不能被真实地记录下来,
而终将散落。
杨振宁先生是不应该遗憾的。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工作,世纪初的那
种群体思维的氛围在50年代又得以重现了。这种思维氛围的再现推动
了粒子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的又一次飞跃。海森堡(W.K.Heisenberg
)说,他从来没有看到泡利(W.auli)如此为物理学在50年代的再一
次腾飞而激动不已。
营造和保持一种共同的思考,无论这种思考是同一的还是违向的。
这种共同思考的氛围将不断启发和带动思维的新生代,在思维的天幕
上不断点燃新思维的亮点。这种思维的氛围并不是可以被简单模仿就
能够营造起来的,这是一个需要经过长久努力方能达到的境界。
杨振宁先生引用爱因斯坦的话结束了自己的演讲:
“理论物理之公理基础不能自实际经验提炼出来,而是要创想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像古人所认为的那样,我认为思索可以了解世
界”。
多媒体
--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210.39.3.50]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emanuel.bbs@smth.org]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