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f (珍惜眼前人), 信区: Science
标  题: 《爱迪生传》爱迪生生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1月15日10:49:0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
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
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

    爱迪生于1847年 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
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7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
,将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了
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原因。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
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
庭教师”。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
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8 岁时,他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
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9 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
如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10岁时酷爱化学。11岁那年,他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
为了赚钱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开始了工作。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
辗转于休伦港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之间。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
空他就到图书馆看书。他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驱报》,第一
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不幸有
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
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
聋子。

    1862年8月,爱迪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救出了一个在火车轨道上即将遇难的男孩。孩
子的父亲对此感恩戴德,但由于无钱可以酬报,愿意教他电报技术。从此,爱迪生便和这
个神秘的电的新世界发生了关系,踏上了科学的征途。

    1863年,爱迪生担任大干线铁路斯特拉福特枢纽站电信报务员。从1864年至1867年,
在中西部各地担任报务员,过着类似流浪的生活。足迹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
、韦恩堡、印第安那波利斯、辛辛那提、那什维尔、田纳西、孟斐斯、路易斯维尔、休伦
等地。

    1868年,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
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它会受到欢迎
的。然而,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说,他们无意加快议程,有的时候慢慢地投票是出于政治
上的需要。从此以后,爱迪生决定,再也不搞人们不需要的任何发明。

    1869年6月初,他来到纽约寻找工作。当他在一家经纪人办公室等候召见时,一台电报
机坏了。爱迪生是那里唯一的一个能修好电报机的人,于是他谋得了一个比他预期的更好
的工作。10月他与波普一起成立一个“波普——爱迪生公司”,专门经营电气工程的科学
仪器。在这里,他发明了“爱迪生普用印刷机”。他把这台印刷机献给华尔街一家大公司
的经理,本想索价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气说出口来。于是他让经理给个价钱,而经理给
了4万美元。

    爱迪生用这笔钱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
。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他培养出许多能干的助手,同时,也巧遇了勤快的玛丽,他未来的
第一个新娘。在纽瓦克,他做出了诸如蜡纸、油印机等的发明,从1872至1875年,爱迪生
先后发明了二重、四重电报机,还协助别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机。

    1876年春天,爱迪生又一次迁居,这次他迁到了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他在这里
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
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
电话和电报“是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声机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三大发明之一
,“从发明的想象力来看,这是他极为重大的发明成就”。到这个时候,人们都称他为“
门罗公园的魔术师”。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
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
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
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达到的登峰造
极的成就。接着,他又创造一种供电系统,使远处的灯具能从中心发电站配电,这是一项
重大的工艺成就。

    他在纯科学上第一个发现出现于1883年。试验电灯时,他观察到他称之为爱迪生效应
的现象:在点亮的灯泡内有电荷从热灯丝经过空间到达冷板。爱迪生在1884年申请了这项
发现的专利,但并未进一步研究。而旁的科学家利用爱迪生效应发展了电子工业,尤其是
无线电和电视。

    爱迪生又企图为眼睛做出留声机为耳朵做出的事,电影摄影机即产生于此。使用一条
乔治伊斯曼新发明的赛璐珞胶片,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将它们迅速地、连续地放映到幕布
上,产生出运动的幻觉。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试验电影是在1889年,1891年申请了专利。1
903年,他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爱迪生为电影业的组建和标准化做了
大量工作。

    1887年爱迪生把他的实验室迁往西奥兰治以后,为了他的多种发明制成产品和推销,
他创办了许多商业性公司;这些公司后来合并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后又称为通用电气
公司。此后,他的兴趣又转到荧光学、矿石捣碎机、铁的磁离法、蓄电池和铁路信号装置
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制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

    1929年10月21日,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人们为爱迪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德
国的爱因斯坦和法国的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向他祝贺。不幸的是,就在这次庆祝大
会上,当爱迪生致答辞的时候,由于过分激动,他突然昏厥过去。从此,他的身体每况愈
下。1931年10月18日,这位为人类作过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因病逝世,终年84岁。

    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除
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
果敢精神。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
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他在“发明工厂”,把许多不同专业的人组织起来,里面有科
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共100多人,爱迪生的许多重大发明就是靠这个集体的力量
才获得成功的。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此外,他的
妻子也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
每个人都需要时不时地从这个世界上退出一会儿,找到心灵洗礼带来的宁静,而这只能
在和平与宁静中得到。一旦确立了内心的安定,你就可以行走在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做
任何事,丝毫不受外界紊乱和动荡的影响。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b.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