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pcwth (独翅鸟), 信区: Science
标  题: 烧杯内外的风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4月14日22:36:32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烧杯内外的风暴 柯南  “不可思议”的核聚变,烧杯里面上千万度的高温。每个人的
想法都不一样。你相信烧杯里面的核聚变吗?   
  “不可思议”往往是“无法令人相信”的代名词。当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公之于众
的时候,直觉有时候会告诉自己:“那不可能。”更何况,假如这个研究领域曾经出现
过著名的丑闻,人们无法不产生某种联想,并且变得更加谨慎。美国《科学》杂志的主
编唐纳德·肯尼迪几个月来一直忍受着类似事件的困扰。故事的主角是烧杯中翻腾的气
泡——以及烧杯外更加激烈的争论。气泡核聚变  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
当声波穿过液体的时候,如果声音足够强,而且频率也合适,那么会产生一种“声空化
”现象——在液体中会产生细小的气泡。气泡随即坍塌到一个非常小的体积,内部的温
度超过10万摄氏度,在这一过程中会发出瞬间的闪光。这种现象被称为“声致发光”。
科学家认为,如果产生的气泡越大,那么它坍塌后的温度就越高——甚至可能高达1000
万度。这个温度足以引发核聚变反应。  核聚变是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
子核的核反应。太阳50亿年以来一直在进行着核聚变:两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氘原子
核,外加一个正电子和中微子;同时释放出0.42兆电子伏的能量。而反应产生的氘原子
核最终会聚变成氦原子核。这个过程听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原子核全都
带正电,只有在极高的温度、压强和密度下它们才能靠近、融合。毫无疑问,太阳内部
满足核聚变的条件(温度高达数亿度)。核聚变可以作为一种能源加以利用,比如太阳
能其实就是核聚变产生的能量——那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能量。但是要在地球上利用核
聚变产生能量却不太容易,核聚变要求的温度太高,在技术上很难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一个成功的核聚变例子是氢弹,然而它的能量完全不能控制。  科学家想到,声空化
和声致发光或许能够用来实现核聚变。事实上,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Taleyarkhan等
人正是这么做的。在3月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他们报告说,使用声致发光的方法
,他们在烧杯里面实现了核聚变。   Taleyarkhan的实验装置  Taleyarkhan的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在烧杯中盛放的是特殊的丙酮。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丙酮分子中
的氢原子全都被氘原子代替。在烧杯的一旁放置了中子源——科学家认为这样有助于产
生更大的气泡。经过实验,科学家发现液体中的氚含量元素升高,通过观测实验产生的
中子,科学家认为核聚变确实发生了。这被称为“气泡核聚变”。   咕噜咕噜:气泡
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崩溃,这个过程会产生5000万个大气压强。崩溃导致的激波传出容
器壁,那就是你听到的声音。请点击上图(QuickTime格式)。如果没有QuickTime播放软
件,请点击这里下载。   “发表还是不发表?”  去年10月,Taleyarkhan等人向
《科学》杂志提交了他们的论文。这一发现注定要成为争论的焦点:它实在太不可思议
了,或者说,对于重大的科学发现应该持非常谨慎的态度。风暴不仅仅发生在烧杯内部
,也发生在烧杯外的科学界。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的话来说:“(围绕Taleya
rkhan等人论文的)争论都足以引发核聚变了。”  如果两个氘原子发生核聚变,那么
它们有可能产生一个氦-3原子和一个能量为2.45MeV的中子,或者产生一个氚原子(含有
2个中子的氢同位素)和一个3.02MeV的质子。质子会很快被丙酮液体吸收掉,因此能探
测到的就是2.45MeV的中子。Taleyarkhan在论文中认为他们却使用闪烁计数器探测到了
这个能量的中子,而且事后在丙酮中也发现了氚含量的升高。橡树岭实验室的一位负责
人要求另两位科学家对气泡核聚变进行验证。他们使用了一个新的、更大的闪烁计数器
探测中子,结果却没有重复出Taleyarkhan等人等人的实验结果。Taleyarkhan和这两位
科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了辩论。  因为这一结果,橡树岭实验室的负责人要求《科学》
杂志延期或者撤掉这篇论文,《科学》杂志的主编肯尼迪对于这种干涉杂志出版的行为
感到恼火。事实上,企图干涉论文发表的不仅仅是橡树岭实验室一家。Lawrence Liver
more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Mike Moran评论Taleyarkhan等人的论文“七拼八凑”。他认
为即使用快中子照射实验用的丙酮也能产生氚含量升高的现象。  肯尼迪认为,只要
论文符合编辑程序、通过了同行评议的过程,那么论文就可以发表,这是《科学》杂志
自己的事情。他说,“我们的职责就是在尽可能保证论文质量的情况下,把那些有趣的
、潜在的重大科学突破传达给公众。……我们认为发表是正确的选择,即使——甚至是
必然——会带来一些争论。”肯尼迪在同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这篇编者按有一个有趣
的题目:《发表还是不发表》,让人不禁想起哈姆雷特的那句著名的台词。想必这也是
肯尼迪编辑生涯中遇到的最头疼的一件事。  最终的结果是,《科学》杂志发表了Ta
leyarkhan等人的论文,但是论文经过了作者的修改,回应了一些质疑。《科学》杂志编
辑部也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William Happer 和IBM公司 Thomas J. Watson 
实验室的Richard Garwin的建议,决定不把这篇文章作为杂志的封面文章。冷核聚变的
闹剧  这件事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除了它的结果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之外,还有另外
一个原因: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冷核聚变”事件,而这些事件事后证明全都是假的。
  迄今为止,所有关于核聚变的研究都不能实用化。例如,受控热核聚变面临的一个
难题是如何约束超高温的聚变“燃料”。使用惯性约束和磁约束都能达到目的。借助磁
场把高温的等离子体“关”起来(现在还没有什么容器能够承受如此高的温度),这种
试验装置被称为“托卡马克”装置。但是所有的托卡马克装置都处于实验阶段。建造一
个托卡马克需要大笔的资金,而且你别想(至少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把钱赚回来。如
果托卡马克装置输出的能量能和输入的相等,那么科学家就已经相当高兴了。  那么
,冷核聚变必然会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既然在室温下就能实现核聚变,那么对聚变条
件的要求就要比热核聚变低得多。在这里顺便说一句,你也许会问,现在的商业核电站
不也工作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吗?确实如此,但是现在所有的核电站都是通过核裂变而不
是核聚变发电。同样质量的聚变材料要比裂变材料产生的能量更多,而且更安全。一杯
海水中含有的氘聚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几桶石油的能量——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要研究
核聚变了吧?  1989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马丁·弗莱西曼和美国犹他大学的斯坦
利·庞斯突然向新闻界宣布,他们实现了常温下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很简单,就是用钯
制成的电极电解重水(D2O)。他们认为,在电解过程中,两个氘核能被“挤”进钯的晶
格中间,从而不必借助高温也能实现核聚变。根据他们公布的结果,输出的能量是输入
的4倍以上。  这件事开始就不太对头,弗莱西曼和庞斯首先向新闻界公布了他们的这
一“发现”。然而根据惯例,科学发现应该先得到学术界的认可,然后才能向新闻界公
布。换句话说,他们应该把研究成果发表在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杂志上,然后才能开新
闻发布会。毕竟,如果是真的,那么冷核聚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科学发现。弗莱西曼和
庞斯为了确保他们首先“发现”冷核聚变,抢先向新闻界公布了他们的成果。  结果
当然想当轰动,想想看,如果有一种廉价的新能源被开发出来,从此人们再也不用为能
源危机担心,有谁不会感到激动呢?媒体对冷核聚变大加炒作,二人的研究成果也被传
得越来越神,甚至有这样的传闻,说庞斯出现在酒吧里,手指缠着绷带,那是因为在实
验室中爆炸了一颗微型氢弹!  科学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在弗莱西曼和庞斯公布他们
的成果之后,全世界的这个领域的科学家都开始重复他们的誓言。然而结果令人困惑:
有人的实验结果认为冷核聚变发生了,有人认为没有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所谓
的冷核聚变。最后,科学家对弗莱西曼和庞斯新建造的实验装置观察了一个月,结果没
有发现任何核聚变的现象。后来的研究者发现,二人的实验方式不严谨,发现所谓的能
量“输出”其实是电解水产生的氢和氧重新化合产生。核聚变根本没有产生。  然而
这个错误没法挽回了。新闻界的炒作使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股“冷核聚变热”。即使
有人开始质疑弗莱西曼和庞斯的实验结果之后,一些媒体仍然先入为主的有意“挑选”
报道,置科学家的怀疑于不顾。最终,“冷核聚变”变成了科学史上的一件丑闻。  
今天的“气泡核聚变”和10多年前的“冷核聚变”还是不同的。气泡核聚变还应算作热
核聚变,而且Taleyarkhan等人遵守了学术界的惯例。在经历了上次的风波之后,新闻界
也变得更加谨慎,没有出现盲目的乐观情绪。  那么,“气泡核聚变”到底有没有发
生?无论是支持还是怀疑的人都同意一点:应该重复进行实验。 

--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