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gnorance (孤独一剑), 信区: Science
标 题: 宇宙形成之初的景象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May 11 16:12:52 1998), 转信
发信人: Bob (Dinosaur), 信区: Physics
标 题: 宇宙形成之初的景象
发信站: 空间科学BBS站 (Sun May 11 02:11:13 1997)
我们往往以为,要看到过去, 就必须乞灵于时光隧道旅行。 其
实,这是误解:由于光的传递需要时间,所以只要在晚上仰望穹苍,
那么所见从远距离来的星光就已经是过去的景象。例如银河系核心离
太阳大约3万光年,因此目前所见的银核光谱是在3万年前,亦即新石
器时代出现之前的情况;同样, 距离为5,000万光年的M87星云在望
远镜中所显示的,则是5,000万年前,即远在人类出现之前,甚至非
洲和南美洲大陆板块还未分离之时的景象。两年之前,我们曾在本栏
报导,对一个约16亿光年之遥的星云的观测显示,在16亿年前宇宙的
背景温度高达7.4 K,远远超过目前银河系附近的2.7 K①。
宇宙从「大爆炸」(the big bang)形成至今, 年龄估计约130
亿年左右。 那么有没有可能观察更遥远,譬如说100亿光年以外(亦
即100亿年以前)的天体,以测定宇宙混沌初开之时的景象呢? 以沙
弗(P.A.Shaver)为首的一组英国天文学家最近证实,“类星体”在
远距离开始变得稀少,到了相当于宇宙年龄6.5%左右那么远的距离,
它就根本不存在了②。类星体是星云互相碰撞或者星云核心塌缩而产
生的异常规象,因此必须先有星云才会有类星体出现。但早期宇宙是
一个高密度而相对均匀的质球,它需要相当时间才会由于微细的密度
涨落和重力作用而产生空间不均匀结构,亦即前星云结构。所以,在
宇宙早期类星体不可能存在。沙弗的研究结果,多少从实际观测上证
验了这一构想。
其实,在过去二十年间,已经有不少这一方面的工作,但都受到
下列问题困扰:远方星云(包括类星体)以极高径向速度运动,且速
度与距离成正比──这就是由于大爆炸而造成所谓宇宙膨胀。这径向
速度造成了星云光谱的红移(见方块中的解释),但那同时又使得星
云所发的光变为红光,从而论弥漫在星云之间的微尘吸收。因此,见
不到极遥远的类星体很可能是由于上述吸收作用造成,而并非其不存
在。
沙弗等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大部分类星体会同时发出可
见光和无线电波,可见光的红移程度是测定距离所必须的,但它可能
被微尘吸收,而无线电波却不会被吸收。因此,倘若能为每一个可能
是类星体的无线电源找到相应的可见光源,并且由是确定其距离,那
么就可以有信心确定最远的类星体距离有类星体(quasars)是 1968
年发现的特异天体。令人惊诧的是,它亮度(luminosity,即每秒所
发出的幅射能量)极高,相当于甚至超过整个星云(每一星云包含10
的9次方至10的11次方颗星)。 亮度是这样推算的:由于类星体的谱
线显示了极高的红移系数z,由是可以推断它有极高的后退速度; 但
根据哈勃定律,星体的距离与后退速度成正比,因而又可以推知它有
极远的距离,并且因而可以从它的表观(apparent)亮度算出它的惊
人 本有(intrinsic)亮度。 另一方面, 类星体显示出极迅速的闪
烁。也就是说,它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大幅改变亮度。由于合它表面
任何两点产生同步变化的讯号不能快过光速,所以又可以从它闪烁的
特徵时间估计它表面直径的上限。这样,就发现类星体的表面积远小
于星云,只和一颗恒星相若。其所以称为类星体,就是由于其亮度近
于星云,大小则像恒星,所以无从简单判断其性质和构造。
类星体的本质,曾经今天文学家长期感到迷惑。现在他们多少趋
向于同意,类星体是所谓活跃星云的核心,亦即是由于星云相撞或者
其中心由于重力塌缩而形成巨大黑洞之后,又不断吸人大量物质所造
成的现象③。类星体是宇宙进化的产物,所以它出现的高峰,集中在
宇宙目前年龄大约20%,亦即宇宙形成之后大约25忆年的时代。 在这
之后(也就是说,在较接近太阳的距离)类星体密度大大减少,那是
早已研究清楚的;至于在此之前类星体密度的减少,则是本文讨论的
题目。多远和属于甚么年代,而不必担心由于微尘的吸收而有所遗漏
了。这一需要有系统和大量高度精密观测的工作,正就是沙弗小组最
近完成的。
他们首先将整个南半球天空④所有已知具有类星体无线电波谱型
的射电源加以精确定位, 然后在其位置一一寻找到了相应的可见 光
源,并且辨明这些光源的形态、红移程度和距离。这样所得结果是:
最遥远的类星体的红移系数是z = 4.46,那说明它发光的时间离宇宙
形成之初只有89亿年,亦即目前宇宙年龄的6.5%左右。在更远的距离
(相当于z>5和更早的年代)尽管还有许多其他发光星体, 但具有其
特殊无线电谱型的类星体则并不存在。由是证明,早期宇宙是没有发
射强无线电波的类星体的。他们并且认为,有理由相信同样结果还适
用于所有类星体。
倘若这一结论可以站得住脚的话,那未我们对星云开始形成的年
代也得到了一个估计,即不迟于大爆炸之后8.9亿年。
①《二十一世纪》25,129(1994年10月)。
①P.A. Shaver et al, Nature 384, 439(5 December
1996)。
③有关类星体和星云核心黑洞的报导,见《二十一世纪》24,63
(1994年8月);25,130(1994年10月)和28,100 - 101(1995年4
月)。
④其实除去了若干难以清楚观测的部分,因此只有天空立体角的
40%。
【原载《二十一世纪》第39期】
--
Yesterday, all my trouble seemed so far away
Now, it looks as though they are here to stay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3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