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os (白杨), 信区: Science
标 题: 关于长江的一些文章(6)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Sep 25 15:01:29 1998),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os 的信箱 】
发信人: seed (种子), 信区: Science
标 题: 关于长江的一些文章(6)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Sep 19 12:11:58 1998)
◆ 黄万里 ◆
·梁 辰·
欧洲没有大江大河,有江有河也泥沙不多,所以他们很难理解东方的大河流
域文明。他们的哲学家总是认为,东方文明的结构压根儿同水和水利有关,黑格
尔觉得,东方的平原流域,把人深深地卷入对土地的依赖之中;汤因比则说,黄
河流域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是因为人在这里所要应付的挑战,比长江流
域严酷得多;马克思干脆认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和治河防洪需要,才导致了东
方悠久的专制主义,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
这些说法,在今天的史学界看来,都属于「玄想型历史观」,或「地理环境
决定论」。可是,今年夏天当人们关注长江沿岸那一派险象环生的护堤防洪场面,
动辙就是几百万人上场,沿用著水高加堤、水凶固堤的原始作法,「生死牌」、「人
在堤在」的标语口号触目惊心,决了口子便是军人跳下去拿身体堵……这一切,
不都使人在无奈之中唯独感觉到一种制度的驱使力吗?而且,这个制度颇遭垢病
之处,正在于它平时不管最迫切的防洪设施,也对先人留下的大堤毫无兴趣,只
醉心于筑大坝,朝江河勒索能源,一到汛期就有本事驱使万民以赴滚滚洪水;自
然,从北京的中央电视台屏幕上,你也只能看到中央领导人视察灾区,以及解放
军英勇抗洪的画面,彷佛一片军民同心,人定胜天,而绝对见不到九江破城的浮
尸激流、饥寒交迫嗷嗷待哺的灾民,以及灾区瘟疫的流行……。
对此,你说它是一个制度现象也行,说它是一种文明的宿命也不妨。
江河治理,古今中外无非“蓄、塞、浚、疏”四法,古代没有向江河勒索电
力的可能,中国人对付洪水,自大禹以降只采“浚、疏”二法,而今「现代化」
了便又想防洪又要发电,於是弃“浚、疏”而采“蓄、塞”,尤其迷恋西方水利
之技,拦腰斩断江河,建水库筑高坝,而置全流域性的生态、水文、污染、民居、
古迹于不顾,这种水利「大跃进」,乃是同五十年代「大跃进」、「三面红旗」、「人
民公社」等如出一辙的迷狂之举,一个「三门峡」前车之鉴,丝毫没有减弱这种
迷狂,八十年代在黄河上、距三门峡下游不远处,又搞了一个比三门峡更大的「小
浪底」大坝;九十年代则终於要腰斩长江,在葛洲坝兴建世界上最高最大的水坝
了。此时此刻,因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兴建大坝在西方却已趋尾声。这是中国
步西方现代化之後尘的一种很典型的失败。
中国不是没有理解这些问题的治河专家,而是当局从来不把他们当一回事。
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几乎就象黄河的代号一样,他就姓黄,名万里,清华大
学教授,几十年始终不渝的反对筑大坝,从黄河到长江,从三门峡、小浪底到葛
洲坝,一次次地上书进言,陈明利弊,至今没有人听他的话。1955年他就预
言: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黄河潼关以上流域会被淤积,并不断向上游发展,到时
候不但不能发电,还要淹掉大片土地。黄万里抗辩的对象是苏联专家,他同人家
争辩了七天七夜,中共中央自然是听「苏联老大哥」的,最後他只好建议在河底
保留六个施工泄水洞,1960年三门峡被堵死以後,幸亏有他建议留下的这些
泄水洞,才得以顶起闸门泄洪,他却在五七年已经被打成右派了。三门峡惨剧后,
黄万里作一首「念黄河」:
“闻黄河中游淤塞,三门峡不能蓄水,如当年愚言。伥惘之余,诠次为七言
长句。”内中有几句如下:
人间浅识一何多,斩断流沙三门阖。
更在东平潴漾漾,丰功伟利云综合。
诏谓君氛从此靖,颂请不乏鲍参军。
奇祥异端争来送,胜利冲来头易昏。
「文革」後期,水电部长钱正英与「河官」王化云,又商议在黄河中游另筑
一座大坝,虽然他们仍深忌泥沙问题,坝址选择久久犹豫不决,但是,1957
年夏季淮河流域的一场大水,终於使他们不再犹豫了,定址在三门峡下游的小浪
底,这是黄河干流上最後一个可以筑高坝的位置了。他们的恐惧是洪水,黄河一
旦溃决在济南以上,无论朝南朝北决口,洪水波及范围将达到一万五千至三万三
千平方公里,受灾人口七百万到一千八百万,京广、津浦、陇海三条大动脉和在
建的石家庄至石臼所晋煤东运专线都将被洪水斩断;开封、新乡、菏泽乃至洛宁、
徐州等城市和中原油田将被大水淹没,两岸南水北调渠线和湖泊将被泥沙淤塞,
大片良田沙化,几十年治淮治海成果也将毁於一旦……可是,他们唯一的思路还
是筑坝。
中国的治沙专家们几乎都反对。1979年秋,在郑州北郊的一座宾馆里,
发生了一次黄河大辩论,黄万里也被邀请前往。他静听各路方家的构想,清华大
学教授钱宁,建议利用龙门到潼关、温县到孟县两岸九百平方公里的广阔滩地,
缓流放淤,这样每年至少能使下游河道减淤一百三十二万吨;水研院的泥沙专家
方宗岱,则受西汉王景治河方策的启示,设想将黄河泥沙浓缩为每立米五百公斤
的流体,用一条排沙隧道长距离输送入海,每年只需用二十五亿立米清水就能把
十六亿吨泥沙全部排走……。
黄万里说,不要把黄河视为「害河」,它把中上游的泥沙输送到下游淤绩成
平原,可供人类耕种两季,何其宝贵,乃是世界上最优的「利河」,我们为甚麽
一定要阻拦它、腰斩它,人为筑坝把泥沙拦在中游制造祸害呢?为甚麽不能顺应
它千万年来塑造华北大平原的伟力,利用洪水之际,把十六亿吨泥沙均匀地铺到
黄河两岸呢?
这种思路,让王化云他们听来,比前面那几位还要异想天开。
黄万里三十年代在美国学的水利,于水文、气象、地质和地理诸学尤有造诣,
他并非一个工程师,他从黄河及其全流域的整体出发思考治黄方略,他在中国是
环保意识的一个先知先觉者。他挡不住任何一座大坝,注定只能孤愤。
「文革」天下大乱,毛泽东在武汉游了长江不久,三峡工程居然上马。19
70年在宜昌成立「330」工程指挥部,由湖北军区的几个司令们当总指挥,
没有用一个水利工程师,由周恩来拨款三十个亿,调来三百万民工,便「大江截
流」起来。不久,周恩来不放心,不知从那个干校「解放」出一个水利工程师,
派他去「330」检查一下,他回来报告:坝址正好选在一片碎卵石上面,建起
来必定垮坝。周急令停工,拆除围堰,恢复干流畅通,解散民工,於是宜昌城里
有一个笑话流传了很多年:30个亿、300百万民工、换了一个零蛋,这就是
「330」工程。
1993年三峡工程再次上马,这时的总理已是周恩来的义子李鹏。黄万里
照旧是一个最坚决的反对派,先後六次上书中央勿修此坝。三十年前他预言黄河
泥沙将毁了三门峡,没人相信他,这次他说,葛洲坝将毁于碎卵石。他说:此坝
建成蓄水后,从金沙江与四川盆地下来的碎卵石和部分悬沙,将在河槽中沉积起
来,到重庆形成一个水下堆石坝,堵塞重庆港,其雍水将淹没合川、江津等城镇,
殃及数十万人民淹毙的惨剧。此坝永不可修。
黄万里曾对黄土高原的水文地貌作长期的考查,他的右派劳改生涯,是在潼
关以上流域渡过的,他的几个孩子都出生在水利工地上,这使得他对泥沙的认识
迥异于他人,认为中游水土保持和下游拦沙,都是「与天争高低」的徒劳之举,
不如顺应黄河;对长江,他也从地貌上看到了同黄河泥沙一样的不治之症,而这
是谁都没有看到的:长江上游大片地层的岩基由页岩和沙岩组成,土壤厚度不及
一米,两亿年前就铺满了碎卵石,整个四川盆地和百万平方公里的金沙江流域,
都铺满了这种卵石,被雨水冲入江里,有所谓「石龙过江」的奇观,在长江里输
移的卵石量达一亿吨,而且这种卵石越走越大,绝对不可拦江筑坝的。
这次照样没有人理他。
大坝在中国已经变成一个政治。不管是甚麽人当总理,都要修大坝,从周恩
来到赵紫阳,再到李鹏。他们只要电,而不管江河死活,於是江河就报复两岸的
老百姓;可是,洪水一来,老百姓就得同政府「同心同德」,否则大家没法活。
这是一种游戏。中国人讲「水火无情」,但没有人讲对江河是否有情?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linux.szu.edu.c]
※ 修改:.eos 于 Sep 25 15:04:40 修改本文.[FROM: phy4.hit.edu.cn]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phy4.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