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上SCI、EI灌水),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困”惑羽毛球,国际羽联大官儿们真得动动脑子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Sep  8 09:19:17 2005)

  之所以给“困”字打上双引号,实在是因为困惑之外还有困意。

  上周日,笔者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恰赶上柳州市羽毛球大赛的决赛。当晚的柳
钢主训练馆节日般热闹,一里地之外都能听到海潮般的喝彩声。及至大门外,车辆涌满了
馆外的广场,尤以摩托车阵最为壮观。进得馆内,我被扑面而来的“热浪”所感染,四块
场地上分别进行着男、女团体冠军决赛和三、四名之战。观众是里三层外三层,后来的要
想挤到一个好位置难乎其难。如此感人而热烈的场面,羽毛球的世界大赛赛场上都难得一
见。

  赛场的焦点在男团决赛,东道主柳钢队对农工商企业宏华队。由于双方都有广西队或
区体校退役队员,水平要远高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队比赛。而“问题”也恰由此而生。比
赛从19点45分开始,比赛结果是柳钢队3比2艰难夺冠,但比赛中因势均力敌、不分伯仲,
除一盘单打是2比0结束,其他四盘单、双打均是2比1。也就是说,仅差一局就打满。那么
,最后收拍时间是几点呢?差10分钟0点,总用时长达4小时。而闭幕式发奖结束,已是0点
30分。再看观众,仅剩下区区不足百人,其中大部分还是双方的拉拉队。激战过程中,我
看到了许多观众是怎样恋恋不舍地边看表边离开的;看到了一开始还为一个好球而又蹦又
跳的孩子们,后来是怎样倒在父母的怀里酣睡的;看到了一些青年观众是怎样哈欠连天地
走出体育馆的。冷清的闭幕式与刚才的热火朝天,反差太强烈了。而由于太晚了,闭幕式
简单而又匆匆,10点半就赶来的市委副书记,苦苦等了两个小时后,也不忍再占时间讲话
;赞助商精心准备的讲稿,也不得不临时改为三言两语;连受赛场气氛感染而要讲几句的
全国总工会一项目负责人,也被迫放弃了即席“演讲”。

  当时,也是困意十足的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赛好看不好捧。不
好捧的潜台词就是不敢恭维。羽毛球比赛最好看的是双打,但最费时间的也是双打,因为
是两次发球,因为发球才得分,因为多一道争发球权的过程,所以,双打比赛的涨分太难
太慢,常常是打了半天,比分却原地不动,夸张点儿说,您出去绕两圈回来,比分没准还
搁那儿呢,急性子观众得“死”几个来回。

  时代早已进入了高速、快节奏时代,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体育项目都在进行着改革的
尝试。乒乓球改了,由21分制改为11分制;篮球改了,由10秒内必须过中场,减为7秒,3
0秒内必须投篮减为24秒;足球为快速发球,界外球由固定一个用球,改为多点供球;就是
和羽毛球规则十分相似的排球,也将争发球权取消,使得每一回合都会涨分。

  印象中,羽毛球也曾因比赛过于冗长而实行过“瘦身”改革,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又
“复辟”了。现在,当其他项目都在千方百计“讨好”观众和电视转播,而纷纷减负卸载
,使比赛显得更紧凑、更引人的情况下,依然故我的羽毛球便显得有点老态龙钟、步履蹒
跚了。我从未从头至尾看过一场高水平的羽毛球决赛,但这次一看,就把我给看困了看怕
了。比赛虽好,怎奈人有审美疲劳与审美极限,什么事物一到了物极必反的边缘,其生命
力也就到了顶点。

  为了不把观众困跑、电视台熬跑、赞助商吓跑,国际羽联的大官儿们真得好好动动脑
子了。

  “哈———欠。”
  (中国体育报 史明)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7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