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hai (抓紧·学习·提高),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金花凋零 小花夭折--中羽赛中国女单缘何惨淡落寞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Nov 12 19:06:46 2004), 转信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18:51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作为雅典奥运会后的第一个六星级公开赛,正在广州进行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除了吸引到四项奥运会冠军得主,而且还招来一大批年轻的陌生面孔,由此也预示着国际羽坛将进入改朝换代的时期。


  作为东道主,中国队通常会在中国公开赛上派出大批年轻新秀小试身手,此次亦不例外,尤其男女单打两项几乎可以说是将在一、二队训练的小将全盘推出。从这次的比赛战  
 
 
   
 
 
绩看,男单的形势相当喜人,特别是陈金、龚伟杰等18、19岁的小将接连战胜了夏煊泽、皮特-盖德等老一辈顶尖高手,昂首挺进八强。相形之下,历来集团优势明显的女单却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惨淡场面,战至四强,不仅那些含苞欲放的小花们纷纷提前凋落,就连一向令对手胆寒的四员大将也有三人提前退场,只剩下已经不能再算新人的谢杏芳孤军奋战。

  在张海丽、全在娟以及马尔廷等近年来的主要对手纷纷缺席的情况下,中国女单在主场作战的情况下竟然陷入如此困境,这样的场面着实出乎人们的意料。不过,静下心来分析一下目前中国女单新老选手的状态,这样的局面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

  雅典奥运会后,张宁、龚睿那、周蜜等奥运选手先是参加了全国锦标赛,接着又象赶场一样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庆功活动和表演赛中,尽可能地满足了国内各地球迷近距离接触奥运冠军、奥运明星的愿望,但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两个多月疏于训练,竞技状态大不如前,在中国公开赛上很难打出自身应有的水平。在中国公开赛接连输球之后,她们在自析败因时均提到了这一点。因此,对她们而言,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收心,尤其在她们均未萌生退意,仍表示要继续坚持打球的情况下,尽快恢复正常训练,找回以往的状态和感觉更是当务之急。不过,以她们深厚的功底及多年丰富的大赛经验,只要在今年的冬训中扎扎实实地练上一段时间,她们会很快恢复常态,在近一两年里仍然担当起捍卫中国女单集团优势的重任。

  如果说奥运选手的表现有失水准是因为久疏训练,那么一直在按部旧班训练的年轻小将的表现却有些让人失望。究其原因,当然主要是因为她们年轻,大多数选手都只有18、19岁,个别大一点的也不过20出头。虽然她们进入国家二队乃至一队的年头不算短,但由于前两年为了准备雅典奥运会,星级较高的公开赛通常都派主力参加,以挣取足够的积分,每年留给这些年轻选手的比赛机会并不多,而且她们参加的大部分比赛都是青年赛,几乎遇不到什么象样的高手,因此她们的大赛经验匮乏,一旦到了象中国公开赛这样的高级别公开赛,遇到真正的顶尖高手,这些新人便显得底气不足,往往还没打出自己的东西就稀里胡涂输下来了。对这些年轻小将来说,目前最欠缺的便是经验与信心,而信心与经验又要靠多打比赛,一点点地积累起来,尤其是如果能够在比赛中战胜一两次以往自己心目中的偶象级名将,更有助于她们树立自信。

  但令人担忧的是,以目前这批小将的状态,似乎很难看到她们之中有能够在短期内突尖出来,接替四员大将的抢眼良材。女单一直是中国羽毛球队最不乏顶尖高手的一项,而且每一代都会有至少两位高手支撑大局,象八十年代的李玲蔚、韩爱萍,她们之后的唐九红、黄华以及再后面的韩晶娜、叶钊颖、龚智超,直至现在的张宁、周蜜、龚睿那和谢杏芳,这几代女单顶尖高手年轻衔接紧密,一代接一代,适时顶上,造就了中国女单保持多年的集团优势。而现在中国女单的年龄架构均出现了一个断层,即在张宁、龚睿那、周蜜与现在这批小将之间,只出现了一个谢杏芳,而与谢杏芳年龄相仿的那批人几乎都已不见踪影,这恰恰是造成中国女单现在老的老,少的少,集团优势受到冲击的最根本原因。

  其实,与谢杏芳一批的选手中曾经有两三个不错的苗子,最突出的当属广西的韦燕,曾夺得过世青赛女单冠军,此后升入一队也涉足了不少国际比赛,九运会上还曾打进女单四强,当时很多教练认为,韦燕与谢杏芳是她们这拨人中最有希望突尖出来的,而且如果有她们两人顶上,依然可以保持中国女单每批出现两三位高手的良好局面,但令人遗憾的是,韦燕后来因为腰伤严重,长期无法坚持正常训练,无奈之下只能早早离队了。 

  此外,谢杏芳与韦燕这个年龄段也恰恰是个比较尴尬的阶段,如果以四年一届奥运会为一个周期,仅比龚睿那等小两、三岁的她们正处于两个奥运周期中间,前一个奥运周期因为年轻,前面有高手,轮不到她们成为重点,进入后一个奥运周期,她们的年龄又偏大了一点,重点培养似乎又落在比她们更年轻的一批人身上。对她们这批人而言,要想进军奥运会,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对整个队伍的发展而言,这批队员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旦她们这批断档,就会直接影响到队伍在一段时间内的整体实力,同时也不利于后面年轻一代的正常突尖。

  中国羽毛球队在男单方面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局面,当年赵剑华、杨阳等退役后,他们之后的吴文凯、刘军等一批人未坚持多久便匆匆离开,更年轻的董炯、孙俊等提早被推到一线,致使中国男单在较长一段时间成绩不佳。不过,与当年男单的状态相比,目前中国队女单的形势还算不错,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龚睿那、周蜜这几员主力在雅典奥运会后并未立即挂拍,她们均表示会再打两三年,有她们在,至少在近两三年内,中国女单的集团优势仍可保持。

  但是,中国女单的未来最终还是要靠卢兰、朱琳、蒋燕皎这拨年轻人,她们能否尽早接班,适时顶上,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单能否继续夺取冠军。一方面整体优势要保持,一方面要加紧打造新人,这是摆在中国女单面前的一个比较迫切又有些棘手的问题。

  在中国公开赛上,中国队总教练李永波已经表示,中国队将进入2008年奥运会准备期,重点培养年轻选手将是重中之重。他对中国年轻女单的前景也非常看好,认为假以时日,她们会成为顶尖高手的。中国队的女单具备良好的训练手段与训练水平,又有一批老将仍在坚持,这些都为年轻选手的突尖打下了良好基础,也是其他强队无法比拟的。有这样良好的前提,一方面年轻选手自身要有强烈的上进心,要有紧迫感,能够更加刻苦的训练;另一方面,中国队要多给这些年轻选手比赛的机会,让她们尽早积累经验,树立信心。与此同时,外界也应给年轻选手的成长一个宽松的氛围,要允许她们失败,允许她们为成长交学费,即使有时学费高昂。至于仍然留在赛场的老将们,或许现在也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从主角退居到配角,甘为年轻选手当绿叶,因为未来属于年轻人。(燕文)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
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
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
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一生只做一件事,耐心等待,坚持不懈,相信早晚会有收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33.7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6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