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odyguard (醉心倾情),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标本怎样兼治?谈中国三小球发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11日12:23:48 星期六), 转信

羽毛球和乒乓球近来都有大手笔,首先是乒乓球迎来了大球时代,接着是羽毛球在世界
青年锦标赛上首次使用每局7分五局三胜制,再接着法国乒乓球公开赛改用每局11分、七
局四胜制。一切的改革都是一个目的,缩小各队之间的距离,让比赛有更多的人参与,
让乒羽占有更多的市场。
  乒乓球和羽毛球一直是中国的强项,乒乓球虽是国球,但在世界上却没什么市场,
只有欧洲的几个国家能和中国对抗。45届世乒赛有曾经出现乒乓危机论,因为中国太强
大,而导致没有国家愿玩乒乓球。羽毛球的情况比乒乓还糟,高水平仅局限于亚洲加上
一支欧洲球队丹麦队。国际羽联一位官员曾说过,“国际羽联的成员国正在减少,2008
年奥运会可能会没有羽毛球这个项目。”今年奥运会乒乓球、羽毛球差点都被我国选手
包揽,国人为此高兴,而乒联、羽联的官员不得不考虑如何限制中国队的发展,让全世
界更多的运动员来参与比赛,让大家都有希望拿冠军。
  但从目前来看,乒联、羽联所做的这些改革都是治标不治本的。羽毛球改成7分五局
三胜,中国队一样拿冠军;乒乓球改成大球,马琳一样夺冠。中国在乒乓球和羽毛球这
两个项目上的优势绝非一日之功,是靠扎实的群众基础和完善的培养体制。
  乒乓球作为国球,在中国有将近十万多人从事乒乓球训练或相关的工作。从乡、镇
、县到市、省、国家,一级一级都有教练精心培养输送。在群众活动中,从乡开始运动
会基本上都有乒乓球比赛。
  而在国外,国家队球员的输送是靠俱乐部,而俱乐部则靠一些自愿打球的孩子报名
。在欧洲一般16岁之前都属于锻炼身体一样,到了18岁如果打得不错再进俱乐部从事职
业训练。而在中国,十一、二岁就进体工队进行专业训练了。
  同为三小球的网球,中国队的成绩就是上不去。其主要原因就是体制不完善。易景
茜和朱本强在上海公开赛时就都曾说过中国网球的体制太差,球员不能参加自己想参加
的比赛,比赛打得太少,得不到锻炼。这和乒乓球成了鲜明的对比,乒乓球国手最近因
为比赛太多而必须选择比赛。
  体育项目就像滚雪球一样,一些好的运动项目,老百姓喜欢,商家也愿意赞助,那
球员的收入也就高一些。今年7月1日,乒乓球搞了一次世纪大赛,奖金设到了十多万美
金,输的也有6万美金。但举办者却盈利很多,当晚收看转播的有900多万人。事后瓦尔
德内尔见到这个数目不敢相信,世乒赛中瑞决赛,瑞典有15人看了比赛,中国有1亿观众
收看比赛。
  从比分及器材上来限制中国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要想缩小差距应该从根本上解决
外国选手水平差的问题,比如多派高水平的教练援外,王大勇就带出了比利时队。多派
球员去国外打球,带动当地球员的技术。国际兵联、羽联,定期组织国外一些青少年选
手来中国训练。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上的差距,才能真正缩小差距,让比赛更激烈、
精彩。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riee.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