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羽毛球》封面故事:高崚和她的三个搭档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Apr 11 08:45:17 2007)
搭档,就是这样一种最为难处的两人结构形态,欣喜时要互相警醒,低落时要互相鼓
励;可以有私交,但私交未必亲密;可以有摩擦,但摩擦终归要化解;最初无论是怎样的
个体,在赛场上,就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最终一起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在高崚的羽坛生涯里,她前后经历了三个搭档,经历了三段磨合,而且与这三个搭档
都取得了成功。对高崚来说,身为一名双打选手,搭档是她走向成功的伙伴,也是她羽球
生涯的最佳见证者。
高崚VS张军:不是兄妹胜似兄妹
用张军的话来说,他和高崚的组合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失败到成功”的典型。
1999年3月底,主攻女双的高崚被教练告知要和张军一起配对混双。那时候,高崚对张
军的印象仅限于“他杀球能力挺强的”,训练时总会耍点“小聪明”。而对于自己要打混
双,高崚心里也难免泛着嘀咕:“这混双和女双打起来可不是一个套路,我什么都不懂,
怎么打啊。”其实,泛嘀咕的不只高崚一个人,张军心里也有些忐忑,但是他相信教练的
眼光,“既然把我俩配在一起,说明我俩肯定有潜力。”张军这样告诉自己。
1999年的全英公开赛是张军和高崚第一次以组合的形式参加比赛,但是他们通过了资
格赛,却倒在了正赛第一轮。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张军和高崚总是前一两轮就输球,但是
他们都没有泄气,彼此会相互安慰说:“咱们刚开始,肯定好多地方需要磨合,以后训练
中注意就好了。”2000年,张军和高崚终于在泰国夺得了他们的第一个公开赛混双冠军,
虽然那个比赛星级很低,但第一次携手夺冠让即将参加悉尼奥运会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惊喜在悉尼上空爆发,张军和高崚出人意料地连克世界排名前六的多对好手,夺得了
中国羽毛球历史上第一枚混双奥运会金牌,两个20出头的年轻人不停地跳啊笑啊,以致于
忘记了和对手、裁判握手致意。
但是新科奥运冠军却在此后的两年里一直处于低潮期,不仅丢掉了亚锦赛、苏迪曼这
样的大赛,而且还陷入了逢韩国名将金东文/罗景民必输的怪圈。但是,心情低落的两个人
却没有相互埋怨、相互推诿,还是用言语和行动鼓舞着对方。2003年,在一场比赛再次输
给金东文/罗景民之后,爱笑的高崚收起了标志性的笑容,一个人默默地收拾球包,低下头
朝更衣室走去。张军赶了上去,拍了拍高崚的肩说:“这些比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奥运
会,到时候在奥运赛场赢了他们就行了。”接着,张军又朝高崚挤了下眼睛,调侃道:“
他们两个不是在谈恋爱嘛,刚好,这些公开赛的奖金就当咱们送给他们今后小孩的奶粉钱
了。” 高崚听后忍不住“噗哧”一笑,又恢复了往日的自信。
以卫冕者的身份站在雅典决赛的赛场上,这次轮到张军不自信了,打得有点保守,始
终放不开。趁换球的空档,高崚用球拍拍了拍张军说:“胖子,放松点,咱又不是没拿过
冠军,咱是奥运冠军,现在该紧张的是他们。”果然,张军有如拨云见日一般,一次次将
球狠狠地杀向对方,他们,再一次站在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
张军本来在心底还默默期待他们的第三次奥运之行,但是2006年底队里决定将二人拆
对重组,高崚的身边换成了郑波,张军的身边则站的是赵婷婷。不舍是自然的,毕竟一起
走过了七年的风雨历程,张军淡淡地说:“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也是没办
法的,只要是为了咱们中国队的成绩,我们没有怨言。”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场上的筵席散了,场下的还可以继续。张军和高崚依旧会时不
时地一起约着吃饭,高崚会应邀去张军和胡妮的小家看看,尝尝老搭档的手艺,张军依旧
会倾听高崚诉说心事。
高崚VS黄穗:朝夕相处的异姓姐妹
“其实打球就像谈恋爱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怎么看怎么好,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平息期
,就会产生摩擦,如果两个人相互体谅相互理解,那么就会一直走下去,否则,就要分手
。”黄穗这样诠释着她和高崚的搭档关系,“如果把我和高崚的合作比喻成恋爱,那么我
俩应该算是一对幸福的情侣。”
2001年西班牙世锦赛首夺女双冠军、2002年新加坡公开赛首轮即遭淘汰、2004年雅典
奥运会决赛惜败于队友杨维/张洁雯、迄今为止已第六次蝉联全英公开赛冠军(根据最后成
绩改动)……这些都是让高崚和黄穗难忘的瞬间。已经数不清自己到底拿过大大小小多少个
冠军了,记忆中的,除了这些铭记在心底的瞬间,还有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最难熬的时光。
2001年两人正式搭档,但是被教练看好的这对组合远没有料想中的成熟和默契,教练
着急,黄穗着急,高崚却不急。高崚开始分析找原因,当她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人赛
前准备不够充分、战术制定不对路后,便和黄穗对症下药。此后,在上场前,她们总会认
真看对手的技术录像,和教练研究对手的打法特点,仔细商量场上的应对手段,一步步走
向每一个成功。
但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双决赛,即便是黄穗拼到小腿抽筋也难以扭转失败的局面,
黄穗的奥运冠军梦破灭了,高崚也没有太多的心情去回味混双冠军的滋味了。但是此时黄
穗却给了高崚无限的理解与支持,从2001年配对开始,高崚就已经身兼两项,这几年下来
,黄穗早已能够体谅高崚的心境,她曾不止一次地对喋喋不休的记者说:“高崚也是人,
她已经很努力了,我没有任何不满意。”
的确,身兼两项的高崚不仅要对自己的混双搭档负责,也需要对自己的女双搭档负责
,所以,她比任何人都努力,比任何人都拼,她积极地调动自己、约束自己,为的就是和
黄穗一同站上最高的领奖台。
相互信任、相互体谅、相互理解,是高崚和黄穗一直默契至今的重要原因。在竞技体
育中,两个很能谅解对方但是没有实力的人走在一起,注定不会成功,两个很有实力却不
能相互理解的人走在一起,注定不会走远,只有实力加上互相的体谅,她们才能走的又直
又稳。高崚和黄穗,一个29岁,一个27岁,却在新人辈出的年代里越走越好。
在北京的公寓里两人同住一个套间,出国比赛两人同住一屋,彼此的了解已经细致到
对方的睡姿、肤质、气息。像所有女人一样,高崚和黄穗也热衷于讨论时兴的电视剧、流
行的服饰、好笑的八卦,也许是两人呆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连对服装的品位也有了些相似
,比如,她们都喜欢LV的包包。她们也会涉及感情,黄穗是高崚曾经感情的见证,高崚也
倾听着黄穗恋爱时的物语,就像相处很久的情侣,她们的“恋爱时光”正在甜蜜,将一直
甜蜜到2008年奥运会的赛场。
高崚VS郑波:日渐熟悉的大姐与小弟
去年年底的多哈亚运会,郑波/高崚配对仅仅三周,就不可思议地夺得了亚运会混双金
牌,就是这块金牌,使高崚的名字第一次和郑波挨得这么近,也是这块金牌,使高崚和郑
波的名字注定成为一个组合,在此后的比赛中延续下去。
由于需要兼顾团体赛,所以在考虑亚运阵容时,教练选择了混双、男双兼项的郑波,
让他成为高崚的新搭档。可是在赛前的几周训练中,高崚和郑波的配合总是出现多处偏差
,连接不流畅、跑位不到点、进攻总是抢,这一切,郑波都归结到自己的身上。训练中,
只要哪里出了问题,他总是面露歉意地对高崚说:“高崚姐,我的。”而高崚总会笑着跟
他说:“没事,练练就好了,别着急。”
郑波/高崚这对新组合一路杀入决赛,面对队友谢中博/张亚雯,郑波原本高涨的气势
泄了下来:“我在以前的比赛中可从未赢过他们,尤其是谢中博,对着他我就有点犯怵。
而且我和高崚姐都身兼两项,肯定没有他们体力好,这有点悬啊。”郑波心里一直在打鼓
, 口中一直念念有辞,两腿也一直不停地抖来抖去。高崚看出了搭档的局促不安,走过去
坚定地对郑波说:“不要有压力,打的时候不要心急,只要我们耐心地把多拍打起来,机
会就很大了。”
郑波记住了高崚的叮嘱,很快就进入状态,每杀一个球他就大吼一声,顺利拿下第一
局。当第二局打到13比9领先时,郑波的情绪起了波动,因为他看见了似乎唾手可得的亚运
金牌,20比16、20比17、20比18……赛点在手,郑波却频频失误,他更着急了。此时,高
崚附在他耳边说:“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这个球,不要想球以外的任何东西,专注一点,
现在着急的是他们。”25比23,经过了八个赛点之后,伴随着郑波一声仰天长啸,他们赢
了,于是,他们这对搭档也就正式固定了下来。
跨越2006年,在2007年的马来西亚和韩国两站公开赛(等德国的成绩出来再改)中,这
对新鲜组合所向披靡,不论是印尼名将诺瓦/纳西尔,还是英国老将罗伯森/埃姆斯都在他
们面前俯首称臣。新年伊始,这个良好的开端不仅让郑波心花怒放,也让高崚有些欣喜,
她也着实没有料到,他们一下子就跃升到现在这个层面。
优异的成绩也就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就像高崚说的:“之前对手对我们可能还不熟悉
,现在我们浮出水面了,将会成为更多人研究的目标。但是,我对我们两个人还是很有信
心的。”郑波自然也赞同大姐的这个看法:“困难是有的,信心是足的,前方的道路也是
明亮的,2008年,我很期待。”(《羽毛球》独家提供 文/李婷)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13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9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