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hai (抓紧·学习·提高),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转帖]再见,马尔廷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18 10:00:26 2004), 转信


 
原创 再见,马尔廷  
梦想彼岸  
 
 
2004年丹麦羽毛球公开赛,一站诸多高手缺阵的普通赛事,却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注定将被载入羽坛史册。卡米拉.马尔廷——这个曾带给球迷们无数美好回忆的羽坛玉女,终于走到了职业生涯的终点。虽然在这一生也许是最后的一局正式比赛中,马尔廷收获的是一个尴尬的零蛋,但这并不妨碍她平静的收拾好球包,微笑着和家乡的观众挥手道别,然后留给世人一个优雅的背影……

不知道什么时候,马尔廷走进了中国羽毛球迷的视野,差不多有十年时间了吧,这始终是中国选手征服世界时不可绕过的名字。时光荏苒、岁月流逝,昔日与她为伍一起阻击中国选手的“战友”中,王莲香、方洙贤等人早已在家相夫教子,与她较量的中国选手,也从叶钊颖、戴韫、龚智超变成了年轻的龚睿娜、周蜜,以至更年轻的谢杏芳、朱琳,甚至连中国媒体对她的称呼也从马尔廷简化成了马丁,而她依然在兢兢业业的战斗着。十年了,那张曾经美丽、清纯的脸上已无可避免的烙上了岁月的痕迹,但人们依然乐于把“玉女”的称谓送给这个年近三十的女人……

单论运动成绩,90年代以来的女子羽坛,似乎有很多名字都可以写在马尔廷前面。除了1999年依靠叶钊颖阴沟翻船、龚智超身体不适在家门口拿过一次世界冠军之外,她并没有取得过什么辉煌的战绩,但是人们在论及这些年的羽坛大势时,却决不可能遗忘这个名字。因为很久以来,她总是亚洲人不可忽视的一个对手,也许她在和亚洲高手的对峙中落尽下风,但却永远没人敢对她掉以轻心——你可以击败她却很难打倒她——这个看似文静瘦弱的丹麦姑娘正是靠着这样的韧劲,艰难的维持着欧洲女子羽球的唯一尊严!

对于中国选手来说,马尔廷这个名字带给她们的滋味却各有不同。尤其是96奥运会之后的这八年间,由于王莲香、方洙贤的淡出,张海丽的几经沉浮,唯一能对中国女单霸业构成威胁的就只有马尔廷!这几年间,与马尔廷交手的战绩如何往往是中国队衡量队员的第一标准!也正是因为这个拦路虎的存在,同时代的几位中国高手的命运才会如此不同!如果说99年的哥本哈根,在前面的苏迪曼杯中翻盘逆转,占尽了心理优势的戴韫在最后的女单决赛中苦战告负,痛失这一生最好的登顶机会,只是为马尔廷与几位中国女单高手的恩怨拉开大幕的话,这出戏无疑在悉尼上演了高潮:难以摆脱阴影的戴韫在半决赛中以被马尔廷赠零蛋的耻辱方式黯然告别国际赛场,也让另一场半决赛成为了中国羽球史上最令人回味和咀嚼的“同室*戈”!一向在内战中有压倒优势的叶钊颖速败于龚智超,其原因也许仅在于她对马尔廷的战绩和球风克制上不及龚……虽然龚智超最后的胜利使人们忘记了追究和反思,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马尔廷的存在,改变了几位中国选手的命运……

当然不知道如果马尔廷了解这一切的话她会是何种心情,因为她曾毫不掩饰的表达过对叶钊颖的惺惺相惜,甚至最近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她仍然表示自己非常希望再见叶一面。很难解释她的这种特殊感情,如果非要给个理由,我想应该是缘于球风吧。女子羽毛球单打一直以来都是个很奇怪的对战项目,积极主动进攻的一方往往处处受制,而稳守拉吊者却总可以坐等对手失误赢得胜利。这种状况在王莲香时代达到顶峰,一直延续到龚智超的身上!尽管行家们一直都在评价说90年代女子羽坛占上风的技战术打法甚至比之80年代有退步,但是王、龚等人的胜利却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叶钊颖、马尔廷都是这种打法的牺牲品。所不同的是,叶钊颖选择了放弃,而马尔廷却继续坚持。2000年之后,一个更细腻却仍然坚持进攻的马尔廷卷土重来,虽然她还是没能攀上顶峰,但是她的存在,客观上使得新一代的女子顶尖高手,不再满足于轻灵的拉吊,而普遍采用立足于提高自身能力基础上的全面打法!虽然这两种风格的较量并没有高下立现,但是从推动女子羽毛球运动发展的角度而言,马尔廷的功绩不可磨灭!

也许有人认为,与如此多的中国天才球员同处一个时代是马尔廷的悲哀,而她个人对这个问题却很看得开,她曾经不止一次的表示过对中国女单强大实力的敬畏,但她也从来没有失去过和我们作战的信心和斗志,她总是在一次次失败之后作出更有力的还击!很难说是中国选手推着她不断前进,还是她不断的给我们施加压力,总之羽坛因为有她而更精彩!更重要的是,作为羽球世界中难得的偶像级球员,她的美丽、优雅、坚韧,甚至她和盖德曾经天作之合般的恋情,都使得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球员,更像一个推广、传播羽毛球运动的天使!

如今,天使终于要飞走了,除了祝福,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再见,马尔廷,走好,卡米拉,愿你离开竞技场的人生更精彩!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
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
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
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33.7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0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