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hai (你的青春究竟值多少?!!),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转帖]黄综翰:我的风羽路-改与不改之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an 3 11:07:59 2005), 转信
上个世纪70至90年代,由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实力太过强大,对手都不堪一击,导致比赛的质量不高,而且时间很短,往往在30至35分钟,甚至是25分钟内,就结束一场没有看头的比赛。
但是,看回今天的比赛,无论场数、参赛球员、赛期、场地和赛事都跟那个时代一样,为什么时间会被拖长?对于这个关键问题,我觉得完全是因为今天世界各国的水平已经拉近。
今天,一场在30分钟内结束的比赛,已经非常罕见,以我个人的经验,2局比赛需要接近1小时,3局需要大约1小时40分钟。
对于国际羽联建议取消交换发球权、像乒乓一样以21分为计分,我认为可以伸缩性处理,无论是分组赛或淘汰赛,可以在初赛阶段以乒乓计分制度决胜负;但到了关键阶段如半决赛和决赛,应该续用现有的15分计分制度。
在开始阶段,一般上竞技水平并不高,都是种子球员碰上实力较低的对手,但是在接近最后阶段"打回原形",才能体现整体竞技水平。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据我所知,乒乓赛在初赛阶段采取5局3胜,但到了半决赛和决赛,就改成7局4胜;道理不谋而合。
我认为,若为了减少比赛时间而就此一律采用乒乓计分制度,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至于场上球员的穿著,虽然这几年赞助商,已纷纷在服装上做出一些改进,力求增加比赛的可观性,但还是有许多发挥空间。
我觉得现在的穿著还是很保守,可以在设计方面动脑筋;不过,必须考虑一些思想观念的问题,一来羽球以亚洲国家为主,而亚洲人比较保守;二来观众已经习惯球员现有的穿著。如果改变以后太过花俏、鲜艳甚至性感,恐怕观众一下子接受不来。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
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
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
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一生只做一件事,耐心等待,坚持不懈,相信早晚会有收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33.7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