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hai (冷酷冷静沉着,信心决心恒心),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转帖]我所看过的描写天王时代最精彩的一篇文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pr 16 16:48:14 2006), 转信



青梅煮酒论英雄!(作者 雪山)

 

中国羽毛球队前不久夺得汤,尤杯。再次阴阳同盛。网上的老球迷们都不约而同地
聊起了当年的"四大天王"。回忆起当年的辉煌。历数梁海量,汤仙虎,侯加昌,林
水镜,韩健,栾劲。。。。但做为唱着"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光荣属于
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而成长的一代人,要说起"天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杨阳,赵剑
华,弗罗斯特,熊国宝,苏吉亚托了。

青梅煮酒,不能不先夸夸老对手林水镜。林球技超群,生得也是相貌堂堂,英气逼
人。一手头顶劈杀的绝活更是势大力沉,角度刁钻,堪称独步天下。

印尼的华人,为反华政府所逼,身份证上都不能用中文读音的名字,唯林水镜(Li
em SwieKing)是个例外,这恐怕不能不说是林在羽毛球界的地位使然。而林的辉煌
生涯也确实当得起名字中的这个KING字!

林家对故国始终无法忘怀,水镜喜得贵子时,孩子的祖父特意赐名"伟汉",取"伟大
汉人后裔"之意。

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的长期分立,同样使得巅峰时期的林水镜,没有更多机会论剑
天下英雄。暮年之际,林水镜和苏吉亚托双双杀入世界锦标赛的决赛,没有中国强
手挡道的林水镜竟然意外落败,未能染指桂冠,令多年拥趸唏嘘不已。此后逐渐淡
出男单一线,偶尔打打双打,直至退役,终于没能一圆美梦。 不知道封刀多年的林
水镜近况如何。

梁海量就更老了,那时七十年代叱咤羽坛的人物,八次全英赛冠军,但1981年,面
对中国队第一次冲击汤杯的挑战时,负于栾劲,而韩健战胜林水镜,最后中国首夺
汤杯。那时,梁已经三十出头,这以后,梁就退了。但就男子单打成绩来说,后来
还没有人能够超过梁海量。栾劲成名作是击败了八届全英赛冠军印尼梁海量,为中
国首夺汤姆斯杯,后来击败弗罗斯特为中国人夺得第一个全英赛冠军。韩健名气和
成绩稍微超过栾劲,但由于后来和同时代另一位大侠陈昌杰(好像还有杨阳)在九
十年代统领二流队马来西亚"调转炮口,轰倒长城",在汤杯上一举击败不可一世的
中国队,而成为中国"罪人",但今天看来,若心胸大度从另一个角度想,这何尝不
也是为中国羽毛球争了"光彩"。

栾劲在81年汤杯赢的梁海量,韩健赢林水镜,82年胜弗洛斯特,为中国拿到第一个
全英赛冠军(这是最重的一个大奖赛,当时份量相当于世锦赛)但栾与弗交手胜的
不多,韩于弗差不多各半,好像还稍微有点儿略势,韩对林则稍有优势。

韩健一次与林交手,本来牛皮糖战术已生效,林本来体力不支,已堪堪要败,但当
时却逢体育场漏雨,比赛暂停,却让林缓过来,将韩击败。林,韩二人倒是两位互
相很尊重的对手。 

弗罗斯特

那是天王中的天王.

丹麦天王弗罗斯特,身高臂长,球风优雅。好球技,好风度!该王技术全面,加上
头脑冷静,发挥稳定,对中国选手胜率极高。是天王中最难对付的高手。弗老全盛
在欧洲作战几乎所向披靡,赢得大小冠军无数,但是对在东南亚比赛时遇到的湿热
气候多有顾忌,水平常常要打折扣。弗和韩,栾是一个时代,属于七十年代末和八
十年代前期达到巅峰的。论实力,弗确实排在韩,栾之前,尤其对栾,输的很少,
但1982年栾为中国获得第一个全英赛冠军却是击败的弗,当时弗老几乎揽尽大赛金
牌,独缺世锦赛的冠军。他最好的机会是在加拿大的世锦赛上打入决赛,对手是自
己多次战胜的老将韩健。前两局平分秋色,决胜局弗以八比三大比分领先换边,就
在金牌唾手可得之际,韩健竟然旋风般连夺十二分。极度失望的弗天王默默地擦干
脸上的汗水,静悄悄地离去...... 记得后来读过韩健写的一篇得了运动员征文特等
奖的回忆文章,文章里韩对弗天王的球技观察的那般的细致,对天王的风度是那般
的钦佩。真是惺惺相惜啊。

栾与弗交手胜的不多,韩于弗差不多各半,好像还稍微有点儿略势,韩对林则稍有
优势。但后来,杨阳,赵剑华打弗洛斯特就有些随便打了,一是弗年纪大了, 主要
还是杨,赵二人的天赋明显超过了栾,韩,弗,林这些前辈。整个八十年代后期是
这两个人的天下,当然,没有女子李,韩那末大的优势罢了。

中国三巨星(杨,赵,熊)成熟以前最可怕的对手就是他. 韩健,栾劲时代的中国男单实
力只能算一流。他们没有林水镜颠峰时候的水准,也没有后来苏吉亚脱,佛洛斯特的
实力。后两位才是真正的超一流。弗罗斯特比杨,赵起码大了五岁以上。我个人以
为,论天赋,弗罗斯特和赵剑华是八十年代以来最出色两位。

弗罗斯特最NB的时候,有一年在欧洲每战必克,唯独在他最看重的全英赛决赛上被
赵剑华嘁哩喀喳打得找不着北。输球后气得立刻收拾包袱,抛下队友独自回国了。


谁都记得那个87年世界锦标赛,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羽坛四大天王在半决赛中狭路
相逢。1号场地上,杨阳仅用20多分钟即解决战斗,以2比0轻取苏吉亚托。2号场地
的结果却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本来预测的天平是倾向于赵剑华的,可他缺乏打多拍
的准备,猛攻不下后引起急躁情绪,连连失误,终于以0比2输给弗罗斯特,痛失决
赛权。比赛下来,他坐在运动员休息室里仰天长叹,连说:"可惜,可惜,太可惜了
!"

听到弗罗斯特进入决赛的消息,丹麦队沸腾了。须知,年过30的弗罗斯特已经在各
类比赛中夺魁 200余次,唯独没有拿过世界冠军,他把这次比赛视作他的最后一次
机会。虽说还有与杨阳的最后一战,但丹麦队所有人都认为那王冠八九不离十要属
于弗罗斯特了。领队先生讲了几条根据:弗罗斯特为这场决斗准备了整整一年,他
比杨阳有经验,对赵剑华一仗又打得那么好,过去与杨阳的交战成绩是五胜三负。
只可惜领队先生忘记了一点,那五胜是在早期,三负可是在最近。 决赛结果:2比
1,杨阳胜。他的精采表演把所有在场的人都征服了,连丹麦的领队也夸奖道: "今
晚弗罗斯特的失利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杨阳打得太好了,实在太好了!"弗罗斯特
本人也这么认为,只是在感情上,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无论他的妻子怎样
用亲吻和细语来抚慰,仍禁不住泪珠滚滚。他带着终身的遗憾离开了北京。弗罗斯
特在1991年的世界锦标赛上第二轮以1比2负于苏联的非种子选手安特罗波夫后即宣
布退役,他终于未能一尝世界冠军的滋味。

 

苏吉亚托

除了林水镜,很多华裔在印尼本国的高手当中也往往担当领军人物。到八十年代,
三代老贫农,跟儿正苗儿红的,土生土长的印尼后生娃---苏吉亚托,初出茅庐便在
世界锦标赛击败天皇巨星林水镜而夺冠,从此跻身天王之列。然而没多久就在汤杯
决赛上被啼声初试,年仅十九岁的杨阳打得满地找牙。那个惨劲呀,我肯定苏"天王
"至死也不会忘了那场球的啊。从此后,苏某人得了恐杨症,几乎逢杨便输。大概是
四大当中最名不附实的一个。八十年代国际羽坛中国风太盛,印尼多少有些青黄不
接,天王里给苏留一席之地多少算是给这个传统强国一点面子。苏好像也获得过单
打比较好的名次,但战绩和实力无法和杨,赵相提并论。苏比杨,赵大些,但比韩
,林,弗他们要年轻。

 

中国三巨星

杨阳大伙说得多了,说有一个杨阳时代也不过份。记得当年的《新体育》杂志说过
这么一档子事:杨阳十几岁时个头仍然十分矮小,自己非常担心。不知听谁说的上
上吊能长个儿,就把自个儿挂门框上了(真是挽套伸脖自挂东南枝的路数)。幸亏
是未遂,不然当年四大天王就改三缺一了。

论成就,毫无疑问,杨阳最大。 杨和赵都是江苏队培养的。当时江苏队有着著名的
三剑客,杨阳,赵剑华,杨千里。三位还都是左手将。三盘单打,就轻易地拿走全
国冠军。记得杨千里也曾在国家队,但后来他的位置被熊国宝占住了。熊的天赋不
如前两位。大器晚成,防守反击是韩健之后最出色的。熊进攻略强于韩,防守稍弱
于韩。

话再说回来。杨初出茅庐是83年,当时中国汤杯卫冕战,杨第三单打打得苏吉亚托
"满地找牙",一点儿脾气都没。从此世界羽球步入杨阳时代。

论天赋,赵是百年一遇的天才,但论成绩,没有人可以和杨比拟。说明什么?体育
比赛和一切事情一样,天赋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而杨阳的球是快加狠,看过他收拾
苏吉亚托的球迷,因该有这样的感觉:看杨阳的球,爽!杨以稳定出名,对羽毛球
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

赵剑华,杨阳到了国家队成了绝对主力,赵剑华被世界羽坛称为最有天分的运动员
,赵剑华,赵老虎!劈杀速度比杨似乎更要凶狠和刁钻,以疾如流星的扣杀、快速
多变的球路以及杀伤力极强的隐蔽性动作著称。但稳定性稍差,后来又是那场著名
的胸膜炎,又休息很长时间,竞技水平受了些影响。

赵剑华打球聪明,落点精确。有时就过分了,挑网前球非要使球滚网而过。赵天王
的杀球,击球点高,角度尖,速度快,即便对方是高手也防不胜防。比赛中常常看
见的情景是"叭"的一声球落地,对面的弗罗斯特们还在满世界找球。但是天王往往
对落点的追求过于完美,界内是三公分,界外也是三公分。手风顺是天下无敌;手
风背的时候关键处几个失误就痛失好局。

赵天王出道时,留着小胡子,球衫不掖进球裤,惹了争议。这事要是放在现今,就
不算个啥了!没准儿还是作为有个性而大为推崇呢!君不见,如今这几位新秀,有
竖衣领的,有脱衣光膀子的,行军礼的,把吃黄牌不当回事的,不都被捧成有个性
吗?小弟弟们迷得一塌糊涂。足可见,世风日下。赵的胸膜炎是一个原因,训练比
赛质量,斗志不如杨是另外一个原因。赵天王命运多舛,数度病魔缠身,当时和杨
天王又成一时瑜亮,但比起弗罗斯特来仍算幸运得多。在世锦赛上演出天鹅之歌时
,终成善果。总算没有抱憾终生。

赵颠峰时候的表演相信所有羽毛球迷都会记得,八个字总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看他打球就是享受。

应该说刚出道时,杨,赵和弗还是互有胜负,后来弗再老些,就根本顶不住了。后
来再加上熊,八十年代后期直到九十年代初,基本就是中国三驾马车的天下。 这三
驾马车成为八十年代后期国家队的三保险,加上李/田二位的双打,使中国独霸汤杯
到九十年代初。羽毛球首进奥运会已是九二年,中国那一代羽球天才都已奔三十开
外,过了巅峰状态,很可惜未能在巴塞罗纳得手,冠军竟被无名小辈印尼魏仁芳得
走。 可曾记否,一年前小魏在和赵天王争夺世锦赛冠军时是何等狼狈,我记得当时
小魏是频频在网前叹息。

国内众多名将功成身退后都前往南洋淘金。这当中韩、杨、陈等人协助马来西亚雄
起一时,风流快活,而赵剑华独自流落新加坡。95年友人曾在新加坡举行的当年国
际羽联大奖赛总决赛上见到赵天王。当时的中国男羽正值低谷,董炯等人只能坐壁
上观,进入决赛的是阿迪和佐戈。面对场上这两个不入流的角色,赵天王怅然无语
......

赵天王平日里很看重叶钊颖,那次比赛女单争冠的又正好是叶钊颖和移居瑞典的孙
小青。叶的比赛能力是差一些,输掉首局后手足无措下场后竟然哭得梨花带雨。当
时她的教练李玲蔚也没脾气,只好带她走到看台下无人之处好言相劝。赵天王也走
过去大加鼓励,好歹最后叶还是拿下了比赛。

如今倒是能经常听到赵天王的带着乡音的比赛讲解,受欢迎的很。祝福赵天王。

 

 


--
  如果将英语的26个字母由A到Z分别编上1到26的分数,
  你的知识(KNOWLEDGE)只能得到11+14+15+23+12+5+4+7+5=96分
  你努力工作(HARDWORK)也只能得到8+1+18+4+23+15+18+11=98分
  只有你的态度(ATTITUDE)才是左右你生命全部的1+20+20+9+20+21+4+5=100分

一生只做一件事,耐心等待,坚持不懈,相信早晚会有收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33.7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