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羽毛球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及髋、膝、踝关节屈伸肌力量分析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Dec 11 09:56:39 2004)
摘要 应用2900能量代谢测试仪和BiodexⅡ等速测力系统,对福建省羽毛球运动员的有
氧能力及下肢三大关节屈伸肌力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国内外优秀选手比较,该
队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并不低,但无氧阈摄氧量值较低;双侧同名屈伸肌峰力矩差值偏大
,踝关节屈伸肌比值偏高,肌肉快速起动速度较慢,以及肌肉力量耐力较差等。
关键词 羽毛球 有氧能力 肌肉力量
羽毛球是一项时间长间歇短竞争激烈的运动。随着近年来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
的对抗性大大增强,一场高水平的比赛往往超过100 min,因此运动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有氧
代谢能力及良好的无氧代谢能力。除此之外还需保证运动员各关节肌肉力量的协调发展以
利运动技术发挥,避免运动损伤。本文通过对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肌肉关节力量的测试和
评价,寻找运动员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避免训练不足或过
度训练,保证运动员有良好的体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1 对象及方法
福建省羽毛球男队19人、女队21人。年龄12~26岁。应用2900型能量代谢测试仪,采
用逐级递增负荷法,测试运动员的最大耗氧量(Vo2max)、通气无氧阈(VT)等指标。应用Bi
odexⅡ型等速测力系统测定运动员下肢髋、膝、踝关节的双侧屈/伸最大力矩、爆发力、肌
肉快速起动能力、总功及抗疲劳能力等指标。综合评价运动员的生理状况和运动能力,并
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教练员。
2 结果与分析
2.1 羽毛球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对男7名、女17名羽毛球运动员进行最大摄氧量等测试,结果表明福建省羽毛球运动员
男子最大摄氧量平均为3.49 L/min,每公斤体重摄氧量平均为60.66 ml/kg.min;女子最大
摄氧量平均为2.66 L/min,每公斤体重摄氧量平均为53.29 ml/kg.min。见表1。
表1 福建省羽毛球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等数值
性别 人数
年龄
(岁) VEmax
(L/min) HRmax
(b/min) O2Pmax
(ml/b) VO2max
(L/min) VO2max/KG
(ml/kg.min) VT
(L/min) %VO2max
(%)
男 7 14.1 121.70 188.75 17.75 3.49 60.66 1.43 65.9
1.6 16.77 6.89 2.06 0.49 3.86 0.38 5.8
女 17 14.8 87.84 186.14 12.00 2.66 53.29 1.27 63.5
3.6 14.15 7.93 1.41 0.37 4.19 0.37 8.3
由于目前的比赛日趋激烈,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肺功能,较高的有氧代谢能力
是优秀运动员必备的先决条件。以上的测试结果表明,福建省羽毛球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
值并不低,与国内外羽毛球运动员比较,他们的最大摄氧量处较高水平(表2)。但比较通气
无氧阈值,可以发现福建省运动员无氧阈摄氧量值明显低于参加92年大比武赛的中国羽毛
球运动员。福建省羽毛球运动员通气无氧阈值男子平均为1.43 L/min,占65.9%;女子平均
为1.27 L/min,占63.5%。而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的通气无氧阈值男子平均为2.63 L/min,
占73.9%;女子平均为1.95 L/min,占74.7%。由此可见福建省羽毛球运动员的肌肉氧利用
能力比较低,因此必须加强高强度的训练,提高无氧阈值,增强比赛能力。
表2 国内外羽毛球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比较
组别 性别 人数 测试年限 VO2max VT %VO2max
(L/min) (ml/kg.min) (L/min) (%)
中国 男 8 1978.7 4.13 60.37
男 8 1985.11 3.72 53.6
女 10 1985.11 2.45 40.3
男 10 1992.2 3.556 52.81 2.626 73.9
女 15 1992.2 2.546 42.75 1.945 74.69
丹麦 男 10 1977 4.34 58.3
女 8 1977 2.78 49.4
瑞典 男 1970 3.74 55.6
女 1970 2.54 46.9
印尼 女 7 1980 2.33 40.9
2.2 运动员髋、膝、踝关节屈伸肌肉力量分析
力量是运动员有效完成动作的基础,身体各部位肌肉力量的协调发展是运动技术的基
本保证。因此了解运动员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力量状况,有助于教练员及时抓住运动员力量
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训练,防止由于肌肉力量发展的不协调而导致的技术动作实效性
差或关节肌肉的损伤。对17名羽毛球女运动员下肢3关节肌肉在绕额状轴作屈伸运动时的向
心收缩力量进行了测定(表3)。
表3 下肢3个关节测试速度设置(°/s)
测试速度 髋 膝 踝 测试次数
中速 240 240 120 15
快速 360 400 180 15
2.2.1 运动员下肢3大关节屈伸肌力量比例(表4)
有关的研究表明,关节屈伸肌力量的比例不当,不仅会影响运动能力的发挥,还容易
引发相关的肌肉拉伤。正常成年人髋关节肌向心收缩时,屈伸肌峰力矩的比率男性一般在
112%~116%左右,女性一般在125%~136%左右。而对腿部蹬伸技术要求高的竞技项目运动
员,该比例要小些,因为其伸髋力量要比一般人强;膝关节肌向心收缩时,屈伸肌力矩的
比例一般人在50%~60%左右,而优秀运动员可达80%以上;踝关节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但
也有资料表明,一般运动员足背屈与跖屈的比例约为32.16%±10.03%。
从我们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羽毛球运动员髋、膝两关节屈伸肌峰力矩比值基本上在
正常成人或一般运动员比值范畴内,但踝部屈伸比值偏高。而该比值高并不意味着足背屈
力量强,是因为足跖屈力量弱。17名运动员双侧足跖屈肌峰力矩平均仅为18.32±6.75 Nm
。
表4 运动员下肢3个关节屈伸肌峰力矩比值
关节 例数 屈伸肌峰力矩比值(%)
髋 34 107.13±34.48
膝 34 76.71±20.25
踝 34 76.03±32.43
表5 运动员左右肢同名屈伸关节肌峰力矩差值比(%)
关节 例数 屈肌 伸肌
髋 17 9.89±7.52 14.78±13.99
膝 17 12.54±11.11 6.59±4.04
踝 17 14.77±9.20 13.80±12.01
表6 运动员下肢3个关节屈伸达峰力矩的时间(ms)
关节 例数 屈肌 伸肌
髋 34 292.06±77.45 247.94±81.01
膝 34 297.65±36.02 266.77±46.89
踝 34 155.29±95.73 256.77±112.46
表7 运动员下肢3个关节屈伸肌工作疲劳度(%)
关节 例数 屈肌 伸肌
髋 34 -8.53±29.92 -51.49±81.85
膝 34 -4.64±35.36 -2.01±25.90
踝 34 33.71±15.75 40.66±32.37
2.2.2 运动员左右肢同名肌力量均衡程度
羽毛球是一项对下肢肌肉力量要求很高的竞技运动,因此除了应注意关节前后肌肉力
量比率外,还必须重视左右同名肌力量的平衡问题。有研究表明,两腿同名肌力矩相差值
应在10%以内,否则不但肌肉易受伤,关节也易受损。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使差值趋向
正常化。
我们的测试结果表明,羽毛球运动员下肢3个关节左右同名屈伸肌峰力矩差值的百分比
,除屈髋、伸膝外,其余均超过10%。由于教练在羽毛球步法训练中比较重视蹬地上步的训
练,而且这种训练多为“左右开弓”,因此双侧屈髋、伸膝的力量比较平衡。但其余多数
左右同名肌力量失衡,这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隐患,应当予以重视。
2.2.3 运动员下肢3个关节肌肉快速起动能力
从表6可见,羽毛球运动员足背屈时肌肉发力时间最短,平均为155.29 ms,其余肌收
缩达最大力矩时所用的时间大都在250~300 ms之间,说明肌肉起动速度较慢。这与教练员
反映的运动员场上起动能力差相符,它与踝关节力量较差有关。虽然教练员认为很注重运
动员的踝关节力量训练,通常以双摇或单摇跳来加强踝关节的力量,但效果并不好,因此
有必要改变训练方法。
2.2.4 运动员下肢3大关节肌肉力量耐力
肌肉工作疲劳度=(肌肉前3次做的功—最后3次做的功)/前3次做的功*100%。该指标反
映某个关节屈伸肌抗疲劳的能力,即力量耐力。该数值越小(最好是负值),表明肌肉力量
耐力越强。
从表中的数据可见,羽毛球运动员髋关节伸肌的疲劳度最小,即抗疲劳能力最强。而
踝关节肌的抗疲劳能力最弱。
3 总结
通过对福建省羽毛球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等测试,发现福建省羽毛球运动员的有氧能
力的基础较高,但无氧阈值与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相比较低,说明肌肉氧利用能力低。髋、
膝、踝3大关节肌肉力量测定的结果也表明,他们的肌肉力量耐力较差。因此训练中应当加
强高速度下的有氧供能能力。另外从3大关节肌肉力量测定中也反映了运动员普遍存在的一
些问题,如:左右肢同名肌力量差异太大;肌肉快速起动能力差;肌肉力量耐力不足,尤
其是踝部肌肉的力量耐力特别弱。这些对于羽毛球运动员来说均是致命的弱点,在运动中
主要表现为起动慢,移动能力差,后劲不足等。而且易造成运动损伤。
作者单位:(福建体育科学研究所,福州 350003)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