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omino (生活真好啊),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一篇Michael的文章--关于他打羽毛球的成长过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31日09:17:59 星期三), 站内信件

真实,感人,令人奋进!


附:原文
获奖者:刘晓烽
地 址: 哈尔滨工业大学
E-mail:lxf@dip1.hit.edu.cn
获得奖品:KASON(凯胜)TSF50 全碳球拍一支。
获奖后寄语:
    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年轻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访问了羽球在线

并本着“重在参与”的想法参加了抽奖,选董炯不是猜,而是我认为董炯
作为一个近期一直受伤病困扰的老队员,能获得中国公开赛冠军,并卫冕天王
挑战赛总决赛男单冠军,值得一选!相信大家都还记得96年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颁奖仪式

的那一幕:董炯哭了!因为他输了.从此他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到现在,我还保留

着天王挑战赛第一场他和孙俊的经典之战的录像。我祝愿董炯能够迅速恢复身体,在悉

走上最高的领奖台!
    再说说我个人的羽毛球经历。1994年秋天,那时我上研究生第二年,刚刚从一场大

中恢复,身体异常虚弱。恰好几个平时爱打羽毛球的朋友说打双打三缺一,从此我便和
羽毛球
结下了不解之缘。哈尔滨地处北方,寒冷、风大,不是十分适合打羽毛球,那时的条件
十分艰苦,
在一个高只有3米半、长宽“大概”同羽毛球场大小差不多的地方(学校主楼的前厅),

没有边线,用羽毛球摆;球太轻,用大头针的钉插进球托增加重量;没有钱,用一二十
元的拍子;
为了在室外打,夏天早晨3:00起床(早晨风小),用树作网桩......就这样,打了2年
多,
在这期间每当到了打球的日子,我们早早赶到,擦地、挂网、摆界,总象是有种期待,

羽毛球给我们的感觉是无比美妙的:轻灵、飘逸。我的身体状况也得益于羽毛球在一点
点恢复,
技术上虽然还很粗糙,但我们乐在其中。
        1996年,我们把打球的阵地转移到了哈工大,这里有不错的环境:标准的室内
场地和球网。
从此,我们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最多有时一次打光一桶球,达4、5个小时。
我们的双打技术由于长时间的磨合也越来越成熟了,一个回合有时可以打到十几拍、甚
至更多,
所以每次打球观看的人总是很多,其中包括哈工大的体育部主任关鹏飞老师,关老师是

一个绝对的羽毛球爱好者,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得以进入一流的场馆打球:哈工大邵逸
夫体育馆。
场地由水泥地又变成了地板地(NBA比赛用地板)。一打又是一年。
         1998年,我开始转向单打,因为我发现最终的技术的提高要通过单打技术的提
高来实现。
也就是在这一年,我认识了一个羽毛球高手,初次交手,仅象征性的得了1分!我开始苦
练,
最多一周打5天。同时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邀请这位老师担任我们的教练,并成立了
一个
羽毛球业余爱好者俱乐部,定期活动。在这里,我的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连续获得了两次俱乐部内部比赛的男单冠军。
    光阴冉冉,一晃打羽毛球已经5年多了,羽毛球已经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地融入了我
的生活。
我从一个瘦弱的书生变成了一个老师,手里的拍子由20元一只的换成了300元一只的,
用的球从1元一个变成了3元多的,身边的球友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一切似乎都在变,

但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变的是对羽毛球的热爱!我喜欢那种与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从1平打
到14平,
在加分决定胜负的感觉。羽毛球培养了我坚韧顽强的性格,不到最后一分绝不认输!
羽毛球给了我外表瘦弱但速度力量最佳结合的体魄,羽毛球赐予了我与球友之间的珍贵
情谊!
输赢并不重要,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从羽毛球获得的人生感想。
    现在我担任着哈工大BBS紫丁香站羽毛球版的版主,并将代表哈工大出征6月份举行

哈尔滨市羽毛球比赛,这次获奖,无疑对我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感谢组织者给我的这次
机会,
感谢所有给我帮助的朋友。祝愿中国羽毛球长盛不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ir.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