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亚运折射羽球规则四大盲区 喝水擦汗均有漏洞可寻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Dec 12 10:38:18 2006)

  印尼男双选手艾尔文激动地冲到主裁判面前,直指场边大屏幕的回放:刚才艾尔文那
一记扑球在慢镜回放根本就没出界!但主裁判顽固地支持司线所认为的出界误判,所幸的
是他们最终赢得了比赛,没有酿成冤案。 

  与上届在韩国举行的釜山亚运相比,本届多哈亚运羽毛球比赛的执法显然要公正得多
,但裁判的错判、误判依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并不是裁判主观上的偏袒,而是新规则
的部分条款在客观执行上让人无所适从。

  误判,改还是不改

  记得上届釜山亚运,东道主选派的裁判群起偏袒韩国引发“罢赛风波”,负责直播赛
事的韩国电视台也心领神会,对“问题球”绝不重播慢镜。单说这一点,便能看到本次多
哈亚运的主旨还是客观公正的,直播时不会故意隐去“问题球”。但由于西亚羽球裁判力
量不足,本次亚运会的很多司线都是临时培训而成的,虽有客观执法之心却无公正裁决之
能,因而引发了很多争议,也将“主裁判该不该改判”的问题摆到了桌上。

  旧规则不支持改判,也酿成了很多“司线”变“私线”的现象,这在新规则中得到了
改进,增加了“允许裁判在确认司线员明显错判时否决司线裁决”的文字。就本次亚运会
而言,有的裁判就根据现场大屏幕重播的慢镜头进行了改判,那本文开头那位裁判拒绝改
判的做法是不是就违背了新规呢?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新规则有关改判的规定如下:“临场裁判人员对其所分管职责内事实的裁决是最后的
裁决。除非裁判员确认司线员明显错判,则裁判员应否决该司线员的裁决。”前一句源自
旧规则,后一句是新加的。从字面上说,这一规定显然前后矛盾,既然明确司线员的裁决
是“最后的”,便不应该随后又有被否决的可能。那当裁判遇到司线判出“问题球”时该
不该改判呢?根据新规则,可以说改或不改都是对的,又或者说都是错的。

  球,换还是不换

  “双方运动员都同意换球,这主裁判怎么还不给换呢?”多哈亚运羽球赛的电视直播
中,有的解说嘉宾借此发问揶揄本次亚运的裁判水平,却不知主裁判在遵规执法,不懂得
新规则的其实是嘉宾自身。

  换球,在使用旧规则时期所受限制确实比较模糊,有的球员亦通过换球、擦汗、喝水
等蓄意打断比赛,以争取休息或打乱对手节奏。为此,新规则专门增加了一段文字———
“如果双方运动员都希望换球,裁判员只有在确认球已损坏时,才允许换球”,以杜绝那
些另有用心的换球申请。

  新规调整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使用后很多运动队都指出其不实用,甚至有碍公正。高
水平运动员对球的质量好坏非常敏感,但羽毛球由于制作工序较多,单靠肉眼观察是很难
判断其质量好坏的,必须在击打过程中根据其飞行去感觉。当碰到一些球体没有损坏但飞
行不佳的球时,运动员提出换球,坐在高椅上的裁判只靠肉眼观察很可能拒绝,于是运动
员再三说明,裁判又再三拒绝,这样一来既影响了双方的正常发挥,又违背了新规则保证
比赛连贯性的初衷。

  汗,擦还是不擦

  同样了为了保证比赛的连贯性,新规则专门对擦汗进行了限制:“如果不使比赛中断
,可允许运动员擦手。如果场地需要拖抹,拖抹结束前,运动员应在场区内。”

  过去,擦汗确实被经常利用来打断比赛,可如今改制后,很多人诟病新规则管得太死
。大赛采用的塑胶地板比一般的地板更具弹性和摩擦力,但一旦滴上了汗水,运动员打滑
受伤的几率又远高于一般地板。本次多哈亚运气温高而且赛程排得非常紧密,三块场地几
乎在被不间断地使用,上一场打完地上的汗还没干,下一场的汗又滴上来了。球员提出擦
汗吧,经常被裁判以中断比赛为由拒绝,提出拖地吧,负责擦汗的司线只掏出一块小毛巾
(而非通常比赛用的大型吸汗拖把),场地打滑现象此起彼伏。

  出于运动员健康的考虑,多哈亚运因为特殊环境下本应在擦汗问题上网开一面,但偏
偏新规则为防比赛中断对此管得特别严,那究竟是擦还是不擦呢?这显然已经不仅仅是裁
判应该考虑的问题。

  水,喝还是不喝

  既然谈到擦汗,自然而然要说到喝水的问题,但很不幸,新规则对喝水的限制比擦汗
更严———“只有在允许的间歇期间,才允许运动员到场边喝水。”

  如果说擦汗在不打断比赛的情况下运动员还可随时申请的话,运动员喝水按照新规则
就只能在每局比赛打到11分或者结束后才被允许。有队医指出,这种保证比赛连贯的做法
其实是以运动员的健康作为代价的。羽毛球运动的剧烈程度超过很多项目,对运动员的耐
力和爆发力都有极高的要求,因而参赛后体内很快会出现缺水。尤其是实力相当、对抗激
烈的单打,从第一局的下半段开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补水,体内的缺水很容易转化为脱
水,进而引发运动伤病。更应该指出的是,羽球运动员的身体因为全场都处于一种剧烈运
动状态下,确保健康的补水方法应该是少量多次,而这,恰恰被新规则严格禁止。

  和前面几个问题比较,喝还是不喝其实已不仅仅关乎新规则的缺陷问题,而且已经关
乎新规则的人道问题。可以说,羽球新规则改动过大而且在颁布前缺乏足够的可行性论证
,经过近一年的检验证明是有缺陷的,国际羽联假如不及时加以弥补,受到各方的诟病就
在所难免。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9.124.2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