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男子单打打法的发展概况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Apr  1 22:02:34 2005)

    1.50年代前的传统打法特点是,讲究技术性,但速度不快,强调控制球的落点稳而准
多是运用高球、吊球技术,吊球慢而贴网,高球又高又远,球速慢.靠手法控制落点,通
常称为“慢速四方球”打法。当时欧洲的代表人物是柯普斯,亚洲则是曾4次在全英锦标赛
夺冠的马来西亚选手黄炳顺和庄友明。

    2.杀、吊上网的快速打法制服了慢速四方球打法由于亚洲羽毛球运动的崛起,国际羽
坛便出现了欧、亚间的实力竞争,亚洲选手为了对付身材高大,击球有力,技术全面的欧
、美选手,根据亚洲人灵活性好的特点,开始尝试在打法上以快制慢。首先是以马来西亚
选手黄德福为代表,其打法是增强下压意识。随后,王宝林以加快移动速度,左场区用头
顶技术代替反手击球,在50年代初被称为“全攻”型打法。直到1959年印尼选手陈友福以
吊、杀上网的快速打法制服了传统打法,夺得全英赛冠军。

    3.快速打法的全面突破——中国在60年代,以“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开创
了“快攻”的新局面强调手法动作的一致性、突变性和快速性,在技术上创造了平高球、
快吊、劈杀,以及网前搓球。步法上则强调提高移动速度和保持快速的能力,如垫步、并
步、蹬跳步的相继问世,以及专项步法训练的创新,为快攻打法打下了扎实基础。当时的
代表人物,如汤仙虎、侯加昌是属于快技、快吊结合突击的打法;方凯祥则是擅长杀、吊
、劈结合快速控网的打法。当时还有防守型打法,它的代表人物为张铸成。

    4.“快速和进攻”打法开始被各国选手所重视在中国快攻打法的影响下,首先是印尼
在60年代的中后期出现了一些快攻打法的人物,如哈托诺(梁海量),在杀、吊上网的打
法中发展了劈杀的配合,曾在全英赛中8次夺冠,当时被称为“羽坛球王”。继后,70年代
后期又涌现了好手林水镜,后场双脚起跳扣杀上网是他的特点。他在1978.1979年拿下全
英赛冠军。印尼队也着重发展不同类型的快攻打法,如原印尼汤杯赛主力单打翁振祥是采
用平高球压底线,结合贴网吊球的拉、吊突击的打法。这些快攻打法的发展,使印尼队从
1958年起至70年代末共7次夺得汤姆斯杯,以先进的快攻打法主宰了国际羽坛。

    70年代欧洲运动员也在原有打法上加快了进攻速度,从而又构成了对印尼的威胁,如
丹麦队的考普斯运用了网前假动作,破坏对方进攻节奏,又加强了拉、吊技术的进攻性,
尤其是发展了重力扣杀,使他在1960年又夺回全英冠军,并保持其冠军地位长达7年之久。
以后又出现了丹麦的普里和菲明道夫,他俩分别在1975、1977年击败了“球王”梁海量而
获全英冠军,可见“快速、进攻”的打法已被国际羽坛的强国所重视和运用。

    5.70年代后期男子单打的打法特点是以控制对方的后场为主如何制服林水镜快速下压
控网的全攻型打法,已是人们考虑的主要问题,其办法就是加强防守能力,再则是控制底
线,不让他发挥下压上网的特点。为此,当时亚洲和欧洲的选手们普遍着重于控制与反控
制全面技术的提高,都是在保留自己特长情况下全面发展。

    当时的代表人物有丹麦的弗罗斯特,印度的普拉卡什,马来西亚的米士,中国的韩健
、栾劲,印尼的林水镜和苏吉亚托等。弗罗斯特的打法特点是技术全面,控制和反控制的
能力很强,他原先是采用下压进攻,后来发展为打后场控制底线,以控制落点结合突击,
他既能应付亚洲的快攻打法,本身又能打快攻,也能打守中反攻,因此运动寿命最长,于
1982年还夺得全英冠军,成为80年代的“四大天皇”之一。印尼的林水镜也改变了单一的
杀上网打法,向拉、吊结合突击转化。苏吉亚托的特点是后场反控制能力很强,经常是以
自己的四点打对方的后场两底线来控制压底线为主,并发挥各自的特点。

    6.强调变速突击,注重时机、效果、落点与战术的变化,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特
点中国选手杨阳和赵剑华,前者是快速调动而后者是先声夺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变速突
击能力很强,表现在后场两侧起跳突击下压和抢网组织进攻,给对手造成极大威胁,都挂
上了80年代“四大天皇”的荣称。

    叨年代男单的优势地位转向印尼,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的运动员如魏仁芳、阿迪、佐
戈、蔡祥林、阿尔比等人,与他们相抗衡的还有马来西亚的拉锡·西迪克,中国的吴文凯
,以及丹麦的劳力森、拉尔森,瑞典的奥尔森。欧洲选手利用自身高大、有力,已从控制
底线的打法转向强调进攻、突击发球抢攻、以下压控网为主的打法。亚洲选手更着重利用
自身灵活而抓技术的全面和突击技术,打法以拉开结合变速突击为主。尤其是印尼选手后
场起跳变速突击下压,速度快、落点刁、威胁大。

    总之,世界男子单打打法的演变是从慢速四方球打法一速度的突变和强调进攻,形成
快速进攻打法时注意全面技术提高,形成在快速前提下压底线的打法对发展成变速突击打
法。目前更注意在全面技术基础上,加强绝招技术的掌握,提高质量和变化,使进攻具有
更大的威胁力。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修改:·ersy 于 Apr  2 12:04:36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0.69]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