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hai (成功是一种心态),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ZZ)羽毛球技术提高的几个误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2 08:47:23 2005), 转信

我不是高手,也不是老鸟,只是在没有球打的时候去思考怎么去打球
希望我想到的对大家有帮助,想得不对的,希望各位高手指教。
    羽毛球的技术在离开初级阶段以后,需要做的是将技术全面化,细腻化,而在提高自身技术能力的时候,可能有人陷入了一个误区,而阻碍了自己的技术进一步提高。技术的提高在那几个方面需要留意的。从我自己的感觉,简单的分析一下。
    一,技术陷入“使用率”,而不全面。
    关于这个使用率,我解释一下就是在羽毛球运动中技术使用的效率。大家可能都非常的有体会,在打羽毛球的时候,后场的高球,吊球,杀球,网前搓,挑等几项技术是使用的最多的,也就是经常使用的。简单的说,上述的几种技术的使用率,高于其他的一些技术。
    而我们平常在练球的时候,是不是将自己的主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些方面呢?
    但是,上述的几种技术,不是羽毛球技术的全部。例如,反手的技术也是相当重要的,下手球的技术是过渡球的关键。当一些朋友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上述的一些技术的时候,似乎忘记了球场的变化,需要我们能熟练的掌握各种的手上,步法上的技术,来面对各种变化。例如,我们不能将上网的步法简单说成三步上网,尽管,很多时候上网的时候都是使用三步。但是上网步法的关键在于调整身体,球拍与球的距离!球与身体,球拍的距离不同,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步法,步幅来调整,而不是统一的都是三步。
    将羽毛球技术简单的单一化,只是学习,练习常用的技术,所造成的后果,只有技术不全面,存在缺陷,难以进一步的提高。
    二,技术运用单一
    这点和上面说的相似,但是所谓的技术运用单一,指的是在有意或者无意当中,只运用一种技术,而缺少变化。
    例如在接头顶位置高球的时候,每次都是回高球,正手位置接低手球的时候,总是放直线等等。
    一方面,可能是自身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变化,另一方面,则是自身技术水平未能达到多球路的变化。
    当自己的回球具有局限性,规律性的时候,很容易被对手捕捉。
    例如对手逼得自己使用正手低手接球得时候,而自己放直线网前的已经被对手看清,不去变化,就等于送死,即使自己回网前的球有一定的质量,但是对手早早等在网前,只会让自己更加被动。
    再如,头顶位置,每次都使用头顶击高球,假如对手连续的用平高压迫自己的头顶,自己而不去变化,都是回高球,自己的身体重心会自然而然的偏向头顶的位置,正手区将会出现空挡,被对手轻易进攻。
    所以,需要自己在技术的运用中变化,而前提是自身熟练掌握各项技术。
    三,盲目追求高质量
    对球的质量要求,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盲目的追求一拍过去,就让对手毫无还手之力,盲目的要求自己的球都是压线,擦网,那些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技术,而回球的质量高,需要自己娴熟的技术,提高球的质量,其实也是提高自己技术的程度。但是追求不是盲目的。
    因为球的飞行,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当需要提高自己对球落点控制的时候,需要考虑周边的环境,以及自身通过长期锻炼的手感,自身对球的控制的感觉。
    想着打出一个高质量的球,使得对手马上出现机会球给你,或者直接送分,这样的想法只会让自己在多拍的相持中心理具有更大的压力。
     特别是自己的失误增多,或者手感不良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提高球的质量,而是先将球打进场区。
    打出更高质量的球,而不要想着这球就一定将对手打死。失误增多的时候,把对球质量的要求降低。
    四,盲目学习起跳杀球
    只要喜欢看比赛的人都知道,男单比赛中,双脚高高跳起的杀球真的是很帅,而且威力极大。但是,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去学会这个技术呢??
    我个人觉得,双脚起跳杀球不适合业余爱好者,去练习双脚起跳杀球的时间,不如去练劈吊点杀。
    需要自己去承认的是,业余爱好者和专业球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掌握程度上的差距,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小。
    各位看官可能没有见过业余球员在打球时候,因为自身身体素质,或者技术的一些小小的偏差,导致的高难度动作中受伤的情况。我的一个师兄就是在起跳击球落地的时候,拉断了左脚踝关节韧带。当时省队一个退役的球员就在我身边。他指出我师兄是一个小小的技术细节没有留意,而导致悲剧的发生,而且本身的身体素质不能承受这个动作。
    起跳杀球本身是高难度的技术动作,需要很好的协调能力和力量,业余球员自己去练习,很多时候,根本发挥不了双脚起跳杀球的威力,而且增加自己受伤的危险。
    欣赏是一回事,但是自己需要不需要又是一回事,业余球员,最好还是最大程度的避免受伤。其实真的需要起跳去杀球的话,单脚起跳已经足够了。
     五,迷信器材
     现在的器材五花八门,你的技术发挥真的需要一只专业球拍吗?一只所谓的进攻型球拍真的能让你的进攻提高一个层次吗??
    手握神刀,就能成为刀神了吗??
    不是,当然不是。
    器材帮助技术的发挥,但是想着好的器材就能有好的技术,那是不可能的。传说中的偷懒拍,也不能让你偷懒多少,关键,还是看自己的技术发挥。
    器材的选择,还是一句话,适合自己的就好。
    要是真的觉得需要一只好拍子不如干脆就直接s002或者ti10(不是话买广告,而是比喻),然后专心去练技术好了。 
 
 

--
  如果将英语的26个字母由A到Z分别编上1到26的分数,
  你的知识(KNOWLEDGE)只能得到11+14+15+23+12+5+4+7+5=96分
  你努力工作(HARDWORK)也只能得到8+1+18+4+23+15+18+11=98分
  只有你的态度(ATTITUDE)才是左右你生命全部的1+20+20+9+20+21+4+5=100分

一生只做一件事,耐心等待,坚持不懈,相信早晚会有收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33.7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