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hai (安下心来搞科研),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ZZ)国外双打专著""双打的取胜之道"(连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Aug 18 09:44:18 2005), 转信

双打的取胜之道

作者:JACK DOWNEY

第一部分:双打概论

第一章:双打中的基本要素

战术及进攻的指导原则

双打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双打中的回球原则

双打的逻辑架构

第二章:双打中的基本构成情况

图表:

后场球的处理

中场球的处理

前场球的处理

第三章:双打中的基本构成情况的论述

图表内容:

后场球的处理

中场球的处理

前场球的处理

第二部分:关于双打的详细论述

第四章:男双及女双

简介

双打攻防站位

进攻站位

后场球---前后站位的攻击队形

中场球---半场的攻击队形

前场球—前场的攻击队形

防守站位

防守的站位方法

不同位置,靠前,巨中,靠后,对角的防守

总结

第五章:双打中的分工及任务

双打中选手的职责

后场击球选手的任务

前场击球选手的任务

后场站位选手的任务

前场站位选手的任务

例子:主动防守被动防守,直线攻,场地中间的攻击,场地两侧的攻击,全场攻。


第六章:发球及接发球

发球

发网前小球

发快速平高球

发平快球

发后场高球

从发球取外角发球

接发球

接发各种发球的站位

第七章:混合双打

混合双打技术

发网前小球处理的变化

女选手发球给女选手

女选手发球给男选手

发高球处理的变化

女选手发快速平高球给男选手

第三部分:双打临场的表现/发挥

第八章:临场表现

两人的配合

个人的发挥

临场表现/发挥的元素

技术/体力/心理

第四部分:教练及练习

第九章:准备活动及训练时间

放松练习

如何进行拉伸活动:颈部,身体,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速度练习

步伐练习,腿部爆发力练习,肩部柔韧性练习,快速手上动作的练习

力量练习

双脚启动/单脚启动的练习

灵敏度性练习

斜向移动的步伐练习

全面的移动练习

第十章:练习部分

技术练习

攻击方面的练习:1)攻击2)中半场情况的处理

攻防练习

发接发的练习

战术训练

前言

“双打的取胜之道”这本书主要是向读者详尽的解释在双打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及处
理方法,同时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实战水平。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男双,女双以及混双的范围,是目前唯一一本以双打为主
要内容的专项著作。

对于本书还未出版的原因,笔者认为在双打中有太多的变化,所以无法在一本书中
将其全部概括。次观点在我与英国著名的双打选手交谈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认可。


在双打中各种情况及变化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而实际上的情况看上去还要复杂得
多。

我们在看双打比赛的时候,选手在不断的移动调整中回球,来回球的速度很快。  
    看起来我们要把场上发生的情况搞清楚并分类分析是很困难的,

但实际上这并不难做到。

我们可以把各种情况分解为简单的情况并配合图示,相信如果你看过本书的第一部
分,就会有相同的看法。

本书的第二部分专注于双打的详细论述,而且还有专门论述混双的一章。

第三部分是关于临常的表现和发挥的。

第四部分提供了很多双打的专项练习方法来帮助读者提高技术,速度,灵敏性的水
平。

另外我在写这本书时,是用简单的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的,所以建议读者将书
通读一遍,然后再细细研究书中所写的你最可能遇到的情况。 对于那些想一上来就
有所收获的读者,可以选择先阅读第一部分和第四章。

另外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本书都是以右手选手做为范例来讲的

2.      本书中的“他”返指双打选手,包括女选手

3.      在图表中有一些符号

实心点代表攻击方,空心点代表防守方,实心点带箭头代表选手在场上的移动,箭
头代表选手移动的距离,X 代表球在场上的位置。---  ---   ----代表球的线路。


最后感谢各位读者以及为本书提供帮助的各位朋友。


--
  如果将英语的26个字母由A到Z分别编上1到26的分数,
  你的知识(KNOWLEDGE)只能得到11+14+15+23+12+5+4+7+5=96分
  你努力工作(HARDWORK)也只能得到8+1+18+4+23+15+18+11=98分
  只有你的态度(ATTITUDE)才是左右你生命全部的1+20+20+9+20+21+4+5=100分

一生只做一件事,耐心等待,坚持不懈,相信早晚会有收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33.7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