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羽球技术——击球练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19 18:40:19 2002) , 转信

 1、发球练习

    因为羽毛球竞赛规则只有发球方赢了球才能得分,所以发球实为组织进攻。发球可以
一个人练,也可结合接发球进行两个人对练。

    发高远球练习

    练者在掌握正确的发球动作基础上,既要力求将球发得高、发得远(对方底线附近)
,同时还要注意左、右落点的变化,既要能发到对方场区的底线与边线交界附近,又要能
发到底线与中线交界附近。

    发平高球、平球练习

    发平高球、平球练习时,练者除了要注意球落点的变化,还应使其发球的动作与发高
远球动作保持一致,仅在最后用力时再变化。

    发网前球练习

    在发网前球练习时,练者首先应根据比赛的需要(指单打、双打)选择好站位。如单
打被动时的站位应同于发高球时的站位,双打比赛时的站位则应适当前移。练发网前球时
,一要注意使发出的球尽量贴网而过,二是球的落点应在对方前发球线或稍后,且要有变
化。另在练发网前球时还可安排对手进行扑球练习,这样可提高发球的质量。

2、击高球(高远球、平高球)练习

    空中悬球练习

    用一细绳将球挂在适合于击高球的位置上,反复练习击高球动作,检查击球点以及球
拍的接触面是否正确。

    原地对打练习

    两人面对面站在各自的场区底线附近对打高远球。一开始先练习直线对打,然后再练
对角线对打。在这一阶段练习中,主要以打高远球为主。

    移动中对打高球练习

    较熟练掌握原地击高球动作之后,即可过渡到移动中的对打高球练习,这种练习便与
步法训练结合起来了。

(1)一人固定、一人前后移动的练习。一人在底线固定位置击出高球,另一人则在回击高
球后底线回到中心位置,再重新退到底线回击对方打来的高球。

(2)一点打一点前后移动练习。对练双方在各自击完球后都回到中心位置,然后再各自退
到底线回击对方打来的高球。如此循环练习。

(3)一点打两点三角移动练习。一人先固定在底线某个角上,先后将高球击往对方底线两
个点(直线加斜线高球)另一人通过三角移动,还击球至一个点(直线加斜线高球)。

    两人对打高球的练习方法很多。初学者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熟练掌握原地对打
,然后练习一人固定、一人移动对打,最后再练习掌握两人移动对打。

3、吊球练习

    原地吊球练习

(1)定点吊斜线:练习者固定在右后场或左后场底线,用正手或头顶击球技术将球吊至对
方的右(左)场区网前,对方将球挑回练习者的右、左后场底线,如此往复练习。

(2)定点吊直线:练习者固定在右(左)后场底线,将球吊至对方的右(左)场区网前,
对方将球挑至练习者的右、左后场底线。如此往复练习。

    移动中吊球练习

    在较熟练地掌握原地吊球技术之后,即可进行移动中吊球点练习,这样便可与实战紧
密结合了。

(1)一点打吊一点前后移动:练习者在后场底线吊球后,移动到中心位置,然后重新退回
到底线进行吊球;挑球者挑球后,退回中心位置,然后重新上网挑球。

(2)两点吊一点前后移动:吊球者先后在后场两个点将球吊至对方网前的一个点上;挑球
者者网前点一个点是先后将球挑至对方后场两点上。双方均作前后移动。

(3)两点吊两点前后移动:在两点吊一点的基础上,吊球方增加一个吊球落点。

4、杀球练习

    由于接杀球者一般不易把对方的杀球连续挑到后场,所以,练杀球多采用多球练习。
即一人利用多球将连续发至练习者的后场,练习者先原地进行扣杀球练习,然后再过渡到
移动中点扣杀练习。初学者一般先练正手杀球,待熟练后再练头顶或反手杀球。在练习杀
球时,亦要注意落点和线路的变化。

5、网前球练习

    不论是练搓球,还是练勾对角球、扑球、放网前球、平推球等等,均宜采用多球练习
。训练者通过大密度点练习,可充分体会网前击球动作的感觉。练习时,两人隔网相立,
一人将球一个接一个地抛至练习者一方点网前,练习者用正手或反手技术练习各种网前击
球。一开始原地练习,待熟练掌握各种网前击球技术后,可结合上网步法进行练习。

6、平抽球练习

    两人站在场地中部,用平球相互抽击(直线或斜线均可)。练平抽球时,握拍可适当上
移。

7、接杀球练习

    可在进行多球杀球练习时同时练杀球技术。可以固定杀球落点,让接杀者连续进行防
守;也可两人在半场进行一攻一守练习。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