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ichael (晓风),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昔日双刹均已成家,羽毛球女双少了“温柔一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1月22日08:59:1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昔日双刹均已成家,羽毛球女双少了“温柔一刀” 
 

------------------------------------------------------------------------
--------
 
    用时仅20分钟,葛菲/顾俊便以2∶0将东道主选手湛栩彬/吕萍芳挡在了8强
门外。同样是这块场地,同样是20分钟的用时,九运会羽毛球女双2号种子杨维/
张洁雯也同样轻而易举地迈进了8强的门坎,其中第2局居然令对手1分未得。

  然而,同样的兵不血刃,同样的一边倒,带给观者的却是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
。前者使出的像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玉女剑法”,后者则像是挥舞着程咬金的板斧


  葛菲、顾俊于奥运会后双双离开了国家队,各自建立了家庭,训练强度、体能
状况与奥运会前无法相提并论。尽管如此,两人的表现仍可用精彩二字来形容。尤
其葛菲的网前技术、绝佳意识、调度能力,依然是无人能及。她与羽毛球似乎已融
为一体,时不时递出“温柔一刀”,让人禁不住拍案叫绝。而杨维、张洁雯及黄楠
雁、魏轶力、黄穗这些新生代女双好手,虽说也都有了世界冠军的经历,但那种猛
砍猛杀的打法,让人感受到了力量,却少了些美感。

  对于这一点,中国羽协官员陈跃也有同感。他说,中国女双有一批实力很强的
选手,像高?/黄穗、杨维/黄楠雁、张洁雯/魏轶力3对组合都是有实力在奥运会
上夺金的,加上目前国外并没有女双强手冒出来,我们还能保持长时间的领先地位
。“但像葛菲/顾俊这种顶尖式人物,或者说偶像式人物还很难产生”。说到这里
,陈跃笑言:“媒体都把葛菲比喻为双打奇才,既然是奇才,就是可遇不可求的。
说实在话,现在想再找出个葛菲,恐怕比培养出一位世界冠军还难。”

  葛菲式的选手的确难求,但当今羽毛球发展潮流才是产生猛砍猛杀打法的根本
。随着羽毛球比赛越来越趋向于快节奏、高速度,队员的力量、跑动及两人间的队
型组合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与“四大天王”时代重技术、重战术意识的路数大不
一样。如今的女双选手大多是强壮型,也算是顺应了这一潮流。陈跃认为,正是体
能在比赛中所占比重的增加,为比赛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譬如说,近段时间
大家体能状况相当,又都没有葛菲/顾俊那样的基本功、意识做保障,就只能看场
上的拼劲,看临场发挥了。可能这次是这对选手拿冠军,下次冠军又成了另一对”


  “爱拼才会赢”,中国羽毛球队对此感悟颇多,这也是中国女双能够一直领先
世界羽坛的法宝。但九运会女双比赛刚猛有余而智谋不足的趋势也是事实,像葛菲
/顾俊这种刚柔相济的组合越来越少。力量化是当今女双的发展趋势,但羽毛球毕
竟是项以技术为基础的运动项目,同样的重杀,却能因出手的时间,力量的掌握,
弧度、线路及落点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结果。如果能够一剑封喉的话,又何必抡上七
八板斧呢?如果大家体能相当的话,最终还得靠技术和意识制胜。龚智超、龚睿娜
能够在团体赛中拿下双打的1分,恰恰诠释了以柔克刚的精妙之处。

  多名世界冠军的亮相,令九运会女双比赛人气很旺。但少了葛菲式“温柔一刀
”的中国女双,总让人觉着不是味儿。 

--
*** 不以物喜 不以己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7.24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