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mint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hai (shuttlehawk), 信区: Badminton
标 题: 今晚报:痛与不痛--写在苏迪曼杯赛后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24日14:33:01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3月24日13:27 今晚报
中国队在北京时间昨天晚上输在了韩国队拍下,没能连续第五次捧着苏迪曼杯凯旋。
按说,这应该是件令人难过的事,但笔者并没有用“痛失金杯”来形容这次失利。那么,
让我们透过这个结果来看看中国羽毛球队的“痛”与“不痛”。
之所以不用“痛失”,是因为从比赛过程来看,这结果合情合理,完全不会让中国队
当时就有撕心裂肺的“痛”;但站在领奖台上,在陈宏麻木的表情、鲍春来沉重的笑容背
后
,应该是这次失利给中国羽毛球队留下的更沉重的“痛”,它深深地砸在每个人心里。
仔细回想,从出征前到半决赛前,中国队对于对手韩国队都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出
征前,总教练李永波对于韩国队的罗景民是否参赛尚不知情,“我们有理由认为她已经退
役了,或者参赛的话,状态也不可能太好”。到了埃因霍温,看了韩国队的首场比赛,李
永波说罗景民的状态不怎么样。但直到半决赛,韩国队战胜了丹麦队后,罗景民在混双和
女双中连续出场连拿两分,对手的强大才有了轮廓。然而,从决赛中的表现来看,韩国队
的备战绝对可以用卧薪尝胆来形容,否则原本不被中国队重视的李铉一,不会一下子变成
了韩国队夺冠天平上最重要的砝码,老将罗景民也不会保持这么高的水平。而中国队直到
比赛之时才看清了对手——原来他们比我们想像的要难对付得多,原来我们头上的光环那
么容易就消失了。中国队被自己蒙蔽了。因为对对手和自己的认识都不清醒,所以在准备
的时候产生偏差,对困难准备不充足。与其说是韩国队发挥出色,不如说是中国队的掉以
轻心给了韩国队取胜的机会。通过这场比赛,在训练与比赛的衔接、备战的考虑、比赛中
心态的把握、比赛中的变化等方面,中国队都能从对手那里得到很多启示。
不痛,只能是比赛期间中国队短暂的感受,而那痛则是中国队早早埋下的,它会在赛
后更长时间中隐隐发作。霰雪
--
付出最大的努力,寄托最少的期望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2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26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