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iard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violetear (月雅), 信区: Billiards
标 题: 欲言又止话软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22日12:37:29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序言
之所以在题目中用了欲言又止这个词,是因为这篇帖子,大不同于"瞄准篇",可
以畅所欲言.
第一, 这篇帖子的目的,是在识别软件方面,给大家一点帮助,可是一些使用软
件的特征,一旦我在此揭破了,他就可以刻意避免,反而是帮助了他.
第二, 在我看来目前很多软件的水平还是很低的,如果我在此历数软件种种优
劣, 大有可能为编写软件者提供了思路.
第三, 很想举些例子, 说明哪些有名的高手其实是用了软件,表现出什么样的
特征.又怕是自己功夫不到,其实是冤枉于他. 但不写出来又终觉不爽.
不管怎么说,挑挑拣拣, 还是成一篇文章吧.
第一节 联众台球软件综述
其实本人拿到手过的软件,少之又少. 很多软件都是要花钱买的, 傻瓜才去花
这钱. 对软件的研究, 主要是依据计算机图形图像的知识,加上 一些软件的技术文
档和说明文档, 还有就是观看软件使用者打球. 事实上我并没有专门研究的意图,
只是自然而然的有些体会,与大家分享罢了.
软件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
主要在旧版台球时期。功能单一,操作复杂,特征明显. 这个时期的软件, 只有
单独瞄准的功能. 它们用用鼠标去套目标球, 来为目标球定位. 然后进行计算,把
鼠标移动到可以入球的位置. 这就产生一个大劈叉的动作, 特征十分明显. 有一些
可笑的软件, 连入哪个洞都要用鼠标去指。另外, 由于鼠标套球往往不准, 软件的
精度也是不高的.
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台球改版前后。 这个时期的软件,主要解决了为单个目
标球定位的问题。 也就是不用套球了。可能这是被联众改版逼出来的吧? :) 只
要将鼠标放到差不多的位置, 软件就可以自动修正它到正确的入球位置,而且移
动过程可以是逐步的。而且这类软件由于不用套球,已经可以打三秒球了。这样从
理论上来说,就无法百分百地确定对手是用了软件了。
这类软件还是存在着固有的缺点:
第一,目标洞底的位置在软件中是固定的。而有一定经验的球手都知道,打中
袋的时候,往往要根据洞口的边和球的边来瞄准。根据入球路线不同,洞底位置实
际上是变化的。因此,使用这类软件,打中洞不如打底洞准。
第二,它的理论根据,还是圈瞄,而既然是圈瞄,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误差。
(参见我写的联众台球理论研究 - 瞄准篇)。一些大角度的长球,它就可能打不进
,或者是碰边进。这倒反而提供了一些迷惑性,让人觉得使用者仿佛并没有使用软
件。
成熟阶段:
这个阶段是以魔镜的出现为代表的。据我所知,最近又出了一个“天衣”,功
能不在魔镜之下,而舒适性和隐蔽性更高。这类软件,在技术上解决了两个问题:
可以一次为多个目标球定位以及线瞄。这两个技术突破的结果,是软件有可能为任
意一杆击球,显示桌面所有球的走向。这样,理论上可以打任意次数的翻袋和勾球
,以及传球。使用者可以模仿碰库进球,甚至可以模仿无数次碰撞后偶然的进球,
这对于识别软件来说,无疑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展望:
现有的软件,还不能判断在加偏杆和不同力度击球的情况下,球的运动轨迹。
然而,这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需要高中数学和物理的知识。我相信将来
一定会出现可以走位的软件。那个时候,广大玩家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第二节 识破软件
看了以上我自己写的综述,我自己都觉得要判断软件真是一件难事。有时候我
也确实不想去较这个真了。不过已经有的体会,还是写一些出来。
第一, 对目前一些流行说法的评论。
1 球球空心入袋,是软件。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别忘记了,用第二和第三
类软件,也经常可以打出碰库的球。
2 走位不如准度,是软件。 这个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个人认为,有些人走
位就是不如准度,他是被冤枉的。而另外有一些人,用的是瞄准软件,但他却是个
走位高手。
3 打得快或者慢,可以判断是否软件。以前经常有人说打得慢是软件,要用3秒球
来考验它。其实从第二阶段起,软件完全已经可以做到3秒出球。现在又有人说打
得又快又准是软件。我想既然现实中可以出现奥沙力文这样的“火箭”,那网络台
球打得快也许也是正常的。不过打得快应该比打得慢更加可疑。
4 打进匪夷所思的球,是软件。 我想魔镜和天衣的使用者还是少数吧,根据误差
传递的理论,绝大部分的软件精度,还是做不到三库四库,或者三传两递的进球。
第二, 使用软件的特征
使用软件的特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自觉出现的,如
果被点破,他可以刻意避免。第二类,是无法避免的。
第一类:
基于文章开头交待的原因,我在这里不想详细叙述第一类。不过我正在考虑把
这些特征收集以后,建立一个模型,最好是制作成软件,给大家共享。只要启动此
软件,可以显示对手的嫌疑度。有高手愿意帮我的可以跟我联系,我想这是一件很
有趣的工作。
第二类:
这些特征不是明显的,也不是看一两个球就能看出来的。
1、走位的策略。软件使用者由于可以保证打进高难度的球,因此他的走位策略
,是使走位失误的风险小,而入球失误的风险大。而真正的高手打球,会在这两种
风险之间选择适合的平衡点。这个是软件使用者难以回避的特征。但是也需要较高
的水平去判断他。
2、软件使用者会有意失误一些不重要的球,但是会打入难度很大的关键球。仔
细观察他,一个高手在关键球和非关键球上的失误率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是一个
软件使用者在关键球上的失误率要明显低于非关键球。
3、中袋的失误率大于底袋。这条主要适用于司诺克,因为16球的中袋实在是太
容易进了。在司诺克中,一个高手认为中袋和底袋一样好打。但是一个软件使用者
会表现出中袋上的弱点。
我判断别人是否软件,是综合看他。曾经有一个司诺克的红木和我打球,两类
特征都表现了好几个,用的就是综述中的第二时期的软件。他还不自知,以为自己
的软件很先进,别人看不出来,还在那里做高手状, 实在是可笑可笑。唉,16球
也有好几个用魔镜的。这些“高手”啊。。。。。。。
--
55555555555大学时光白白浪费了,没有半点成就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98.21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