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tianjiaoQ (Roline之超级FANS), 信区: Bowling
标 题: 释球方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r 29 13:57:58 2005), 转信
主题:The cash is on the delivery
出处:Bowling Digest, August 2002
作者:John Jowdy
译者:青竹
强大的释球是每个认真的球员梦寐以求的技术之一。对少数幸运者,它是天赋才能;而对其他绝大多数球员,它只能通过明智的抉择和艰苦的练习才能得到!
PBA中的许多球员拥有强大的释球技术,他们的球威力惊人,能风卷残云般滚过球道,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一切球瓶,有一种必胜的气势。
例如,图片明星Robert Smith,其站位大约距左边沟左侧5或6块板,他投球时能使观众大气都不敢喘,只见球飞过边沟,穿过6号箭头,劲弯45到50英尺直到第4或第5块板的转折点,最后呼啸入袋。
同他类似的球员还有一些,比如Brian Himmler, Steve Hoskins, Dave D'Entremont和 Rudy Kasimakis等,他们都是这种不惜力量追究“超大”角度打法的球员。
但是,强大的释球并不是用你给了球多少的旋转和爆炸般力道来衡量的!强大的释球同样是
Peter Weber和Chris Barnes等power stroker型球员以及pure stroker球员如Brian Voss和Mike Aulby等等的标志动作。
无论如何,仅有强大的释球并不能确保成功,这一点在强力型打法球员的比赛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些强力型球员常常给球施加紊乱的力量却不能控制球的反应。在多数时候,强力型球员在比赛中,不是被“撑死”就是被“饿死”。过多的旋转并不是获得更高全中几率的金钥匙,这一点与现今流行看法完全相反。
从长远来看,stroker打法比强力型打法更有效。Stroker型打法球的旋转中等,释球更精确,而强力型打法球的旋转极多,球要经过15到20块板以极端的角度入袋。虽然强力打法爆炸般的力道颇具观赏性,但释球不够优雅,很容易失去击瓶效果,经常留下烦人的10号瓶,顽固的9号瓶,难缠的7号瓶,莫名其妙的4号瓶以及令人发毛的7-10分瓶。更有甚者,如果球道尾端留有球带油(oil carrydown),导致尾端有一点滑溜,那么强力打法的大曲线击球就更危险,经常留下PBA中最难堪的2-8-10分瓶,使强力球员垂头丧气,信心尽失。
那么,一个强大的释球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简单地说,大拇指要干净快速利落脱离球孔,同时球的整个重量要转移到手掌和其他手指上。强大释球的根本就是这里的重量转移,而不是你给了球多少旋转。球旋转的多少是由球“发射”到球道之前手和手指的位置决定的!这也是强力打法,强力stroker打法,纯粹stroker打法以及直线打法的区别所在。
不同的手位决定了球的行进路径,钩动方式以及入袋角。如果你是右手球员,那么在后摆最高点时,你手指位置越靠左,则球入袋前的旋转越强。这种能产生最大旋转的方法在Jason Couch,Steve Hoskins, Amleto Monacelli, Rudy Kasimakis以及 Weber等全中大师的比赛中极为常见。
球员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增加释球的力道。在这方面,有些球员有天赋能力,更多的球员要靠坚持不懈的苦练。
一些成功的一流PBA球员如Del Ballard Jr., Barnes, George Branham, Marshall Holman, Jason Hurd, Jeff Lizzi, Mike Miller以及业余高手如Bob Benoit, Bob Spalding和Bob Vespi等使用 “内扣和塌腕(cup and collapse)”释球方法。这种方法,手腕内扣,手成杯柄状,球置于手的后部;塌腕释球入道。
不管是何种释球方法,手的理想位置都在球的下方。许多球员有天赋,在前摆的过程中甚少费力或不费力就能保持这种手位不变;其他球员则没有这么幸运。如果没有这种天赋,就需要经过明智和艰苦的练习才能保证释球时手位于球的下方。
各种指导手册中提供了许多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最古老的一种是保持你的手掌心朝向天花板。〔有许多教练喜欢另一种方法:在后摆的最高点,大拇指就脱离指孔,前摆直到释球点。还有一些教练会建议你在整个下摆的过程中,保持前臂始终朝向目标,或者夹紧腋窝直到释球点。
Jim Stefanich,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就成功地使用了“夹紧腋窝”方法。他能够在腋下夹一块毛巾,并保证在整个下摆过程中毛巾不掉下来。
上述的每一种方法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都是成功的技术,不过,并没有一个适用于每个人的固定方法。
虽然如此,对这些方法,我还是想在鸡蛋里挑一些骨头。因为我是自由摆臂的“顽固的鼓吹者”,因此我认为,上述所有的技术都会使肌肉紧张,从而阻碍流畅的自由摆臂,至少在理论上如此。
为了保持平滑流畅的自由摆臂,我设计了一个方法,能够使你保持手位在球的下方,而不会损害自由的钟摆。在钟摆运动中,其末端的重物是靠重力和动能来绕固定点来回摆动的。在自由摆臂中,重力和动能来源于钟摆最低的点和最重的点:球和手。
为了避免在摆臂过程中肌肉用力,我设计了“无名指导引(ring-finger lead)”法。这种技术,所有的运动都始于摆臂的最低和最重部分,不需要手臂部肌肉的运动或用力。
该技术如下:后摆到最高点后,保证球完全靠重力下落,不要拉球,只用无名指引导球下摆,无名指始终在中指前面,直到释球点;在释球点,无名指大约在6点或7点钟方向,大拇指快速离孔,手从球的底部旋转1/4圈到球的侧面,大约在3点钟方向,然后向外释球。注意,大拇指在前摆的过程中始终不要朝下,更重要的是,在延伸动作中,大拇指不要转到手掌内侧,理想的情况下,延伸动作完成时,大拇指应直立朝上。
不管你释球时手位如何,所有释球都必须在下摆最低位置附近,而且要深屈膝,向外释球。
不管水平如何,很少有什么技术能比精妙优雅的释球更令人向往了。强大的释球是某些球员的天赋才能,但是对绝大多数球员来说要达到目的,却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只要你有心,苦练加巧练,结合其它最新的技术和我的无名指导引释球方法,终有一天,你会拥有人人艳羡的释球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9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6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