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tianjiaoQ (¢瓶中沙こ), 信区: Bowling
标  题: 滑行的老爷钟──谈出球时机的掌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l 28 10:17:35 2005), 转信

不断学习才会有好的表现 
怀抱热情才会有好的结果 
两者兼备才会赢得比赛 
──作者:Rolf Gauger 




虽然已经很难得见到所谓的「老爷钟」,我想大家脑海中都对它的外型有个印象,如果没有印象 的话就请参考下文图解吧。相信很多保龄球玩家应该都听过以下的老生常谈:正确的手臂摆荡要 像钟摆一样,由球的重量来提供摆荡的力量与速度。手上抓着保龄球做摆荡动作的确很像钟摆, 物理原理也相同,所以许多教练在示范手臂前后摆动作时,都会特别强调:让球带动手臂,而不 是用手臂去带动球。 
也许你认为老爷钟里面有弹簧或其它电子装置去控制钟摆,但摆槌的重量仍然是钟摆的主要动力 来源。更明确一点,就像小朋友荡秋千,一切的摆荡动力都不假外求,完全由秋千底部的重量产 生。 
保龄球理想的摆荡弧线 好的手臂摆动除了要像钟摆一样自然之外,另一个重点就是要求协调性与准确性。以整个摆荡弧 线来看,将出球点定在弧线的底部,或是很接近底部的位置,对球员是很有帮助的,我一直都非 常认同John Jowdy所提出的出球原则:「低而长」。 
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在最近的保龄球比赛场上,那些曲臂式打法选手(cranker)很少赢得巡回赛的 头衔,而直臂式或直臂强击式打法(stroker or power stroker)的选手却成为赛场上的常胜军。 
这种情形大致上由几个原因所导致,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曲臂式选手以往所拥有的优势,在现今的保龄球环境中已经不复存在。以往曲臂式打法在木质球道,配合旧式设计的保龄球的确在侧旋有其优势存在;但随着球道材质、球体材质、球心设计、球道油质及落油方式等等新科技的问 世,以往的优势几乎被抹煞了。但相对的,曲臂式打法的手臂摆荡,反而很难套入钟摆理论之 中,也就是很难做到前述自然摆荡的要求。 
另一个原因,则是曲臂式打法的选手为了要有效的曲臂放球,助走的最后一步必须牢牢站住,不能有滑步,因为滑步会让曲臂放球的效果减低。可是大家可以想想看,目前职业好手几乎都采用滑步,这个潮流也跟名教练Jowdy所主张的不谋而合。另一方面,曲臂式打法对手肘与手腕的扭 转,有一定程度的潜在危险,许多很年轻的曲臂式选手已经需要动手肘手术,甚至有些年轻选手 因伤没有办法再打保龄球。我甚至认识一个年轻保龄球高手,才19岁就动了3次的手肘手术,原因就是他不愿意放弃原有的曲臂式打法,重新练习直臂式打法,最后他在转入职业联盟之前结束了 他的保龄球生涯。 
也许有些人会质疑像Amleto Monacelli与Robert Smith这两位选手,他们不也是采用曲臂式打法 吗?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他们的手腕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动作,但是这两位选手事实上采用的应 该属于强力直臂式打法,而不是曲臂式打法。证据就是他们有采用滑步的动作,在不同的球道情 况下,他们会做出不同程度的滑步。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顺带提到球速与侧旋速度的搭配问题。以Smith为例,他之所以可以拥有相当惊人的侧旋速度(他的侧旋速度几乎是联盟顶尖),主要是因为他同时拥有相当快的球速。即便如 此,他仍然采用了降低转速的钻孔方式(Sarge Easter drilled ball, 中指孔很浅),以免侧旋过度。其实就算在PBA选手中,球速跟不上侧旋速度的也不乏其人,像Bob Vespi与Kelly Coffman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的表现会日渐平凡的原因,就是球速跟不上日渐增加的侧旋,但又不愿意降 低侧旋速度。Coffman曾经是侧旋最强的选手,甚至达到600rpm的水准,但是他却从未拿过巡回赛的冠军。 
简单的比较 
有许多选手问过我:如果出球要低而长,那摆荡的弧形怎么会像一个钟摆呢?如果送球的动作有 一段向前平伸出去,弧形的底部不就变成平的?没错,如果这样去想的话那的确不太像。 
为了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我采用图示来解说,图1所表示的就是简单的钟摆弧形路径,钟是固定的,钟摆正在摆荡,从后摆的最高点往下行进。图2的钟情况类似,钟摆正要经过摆荡的最低点,只不过让钟同时往前滑行,如同掷球者最后一步的滑步动作一样,这时候钟摆的摆动路径会变 化,摆动的顶点变平了! 
----------------- 
图标框内部文字 
图一 最后一步到达摆荡最低点 
图二 低而长 延续动作 钟摆因为滑步的关系,让摆动的最低点延续得更长,但是钟摆的支撑点(掷球者的肩膀)却是 固定的。 
----------------- 
顺带注意到,图二的钟摆最后是往下方送出去,这就好比是掷球者弯曲膝盖降低高度一样。所以最后我的结论就是:送球的过程要低而长,是靠滑步与膝盖站姿达成,而不是改变肩膀位 置,在摆荡的最后将整只手往外伸出去。 
可能有人会问:将手尽量伸长有什么不好?这不是把球送得低而长的最快方式吗?其实不是手伸长不伸长的问题,而是肩膀位移的问题。往往掷球者将手臂尽量往前伸的时候,肩膀就跟着伸了出去,造成整个躯干的不平衡,以致于影响了准确度。 
另一方面,肩膀的过度前伸也会造成上半身前倾放大,于是放球点与最后一步的脚跟位置差距也会放大,让原本摆荡的造成的离心力分散。最佳的放球位置还是在摆荡的底部,这样离心力是最集中的,球以些微朝下的角度向球道送出,而不是先往上浮起来再落下。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掌握送球时的离心力更加重要,透过离心力的帮助,球的旋转力与能量可以达到更加完美的状态,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时候,旋转力愈强,能量愈大的球愈可以抵抗击瓶过程中的偏斜因素(球瓶撞 击、球道影响),全倒的机率就会更高;平常打中全倒点还残留7、10号瓶,多半就是因为球的旋 转力与能量不足所导致。 
(顺带一提,一般提及的旋转力会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指保龄球透过制造商的设计,以改变重心或以其它方式所增加的旋转力;另一个就是掷球者本身透过手指或手臂所赋予球的旋转力,本文 中所提及的旋转力则是指掷球者所赋予球的那个部分。) 
确实执行低而长的好处 以上说了这么多,主要就是强调滑步在现今的保龄球环境下的重要性,透过滑步,球员可以很自 然的作出低而长的掷球轨迹,不需要移动肩膀,也不用损失准确度,同时可以掌握最好 的离心力。 

掌握离心力的出手时机 
了解上述的东西之后其实还不够,最后还有一个重点:时机(timing)的掌握。也许各位的老师或教练曾经指导过你:出球的瞬间将球拉或弹(lift)出去是必要的。会这样想的原因,主要是认为最佳的出球时机是在走步的结束脚停止在犯规线前,同时手臂的摆荡也在最低点的那个时候。 以这个较老的观念来说,球员必须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手臂摆荡位置目前在什么地方,而出球的 时机就正好在整个摆荡的最低点,就是之后马上就要朝上摆荡的那个顶点。如果在这个时候将球 放出,很自然的手臂会受到球接下来要往上摆动的轨迹所影响,连带的会产生拉或弹的感觉。 
而在本文所说的低而长的送球过程中,最佳的时机却是稍微提前一点点,也许是几十分之一秒或 是百分之一秒,大约在球抵达结束脚的脚跟时,尚未抵达摆荡最低点之前的一瞬间。要掌握这个 时机当然也需要练习,掌握正确的推球时间与顺畅的助走过程,但是比起之前的老观念,这个方 式却比较容易掌握得到正确的时间点。 
而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在结束脚滑步停止了之后,会又跳出一点小碎步,那代表摆荡太快,导致 球拉着人跑。许多练习了很久,分数却仍然很低的玩家,就是犯了这个毛病却不自知。 

结语 说了这么许多,相信「低而长」的重要性大家都能了解,适当的助走则有助于达到这个目标,像 钟摆一样的肩膀与手臂摆荡也必须牢记;当然,这些特征也是目前锦标赛中赚大钱的选手的共同 特色。套用BTM创办人Bob Summerville的一句话:旧的钟摆摆荡概念是:往后,往下,然后上 拉。新的概念则是:往后,往下,然后平滑的伸展出去。 
本文译自BOWLING THIS MONTH 
特别感谢Derrick Lc提供 

--
                   ◎                                                       
                     ╲   不曾拥有的东西永远不会失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有时  顺其自然  原本不必苛求什么        ┆happy┆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201.29.25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