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tianjiaoQ (¢瓶中沙こ), 信区: Bowling
标  题: “集中营”里保龄球手们 短暂集中高手孜孜不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n  4 20:02:21 2005), 转信

    早晨6点20出操,上午8点30至11点30训练,中午不到三个小时的吃饭、午休时间,下午2点30至5点30训练,晚上7点30开总结会和上技术理论课,10点30睡觉。这是一张典型的国家队训练时间安排表。然而这样的作息对于国家保龄球集训队的队员来说,只存在8天。当8天的集训结束以后,他们都将回到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开始原本的工作,开始自主的训练。

    作为一项短暂集中、业余开展的非奥项目,保龄球所受到的关注度不可与奥运项目相提并论。没有国家队,只有集训队;没有专业队指导,只有业余性训练,保龄球手平日的训练似乎很难保证,但是凭着对保龄球的热爱,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保龄球高手们一直在保龄球这条道路上孜孜不倦的前行。

 张晔:睿智的领路人

    首次参加全国比赛就获得全国冠军,首次参加亚洲比赛又获得亚洲冠军,曾获得亚锦赛个人金牌的球手张晔笑言:“我这辈子算是和保龄球结下不解之缘了。”

    从1996年大学毕业开始接触保龄球,到现在已有将近十年的打球生涯。作为国内男子最顶尖的高手,张晔对于自我训练有着别于他人的安排:“集训队里强度的确很大,回到地方肯定难以维持这样的训练水平。不过,我是那种打球求质量不求时间的人,尽管每天打不到5局,但是我所要做的就是保证训练的质量。”

    在学校主修工商企业管理的张晔对保龄球这项运动有着独到的见解:“虽然打球的花费都要自己承担,但这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就我个人而言,理论如何联系实践,并给他人以科学性的教导,将是我以后主攻的方向。”

 米忠礼:最年长的新人 

    大家都亲切称他为“老米”,因为年过40的他是队里最年长的队员。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的老米面对比自己小不止一轮的年轻队员,总是很谦虚,他说:“我的球技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所以还要向他们多多学习。”

    褪去集训队员之外,老米还有一个和保龄球密切相关的身份———延边保龄球协会会长。此次集训,老米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自己的技术:“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带动延边保龄球运动的发展,使这项运动能够在群众中普及和开展起来。”

 张玉红:迷恋保龄的妈妈  

    去年亚锦赛全能第二名的张玉红在谈及如何接触到保龄球时,不禁笑了起来:“我的这个初衷肯定与众不同。我老公本来就是个保龄球爱好者,我怀孕期间就经常看他打球。当我生完孩子,发现自己比以前胖了许多,就想去健身减肥。我老公就建议我去打保龄球,谁知,这肥没有减下来,但保龄球却再也离不开了。”

    孩子现在已经8岁了,张玉红有些惭愧,由于自己经常练球和比赛,很少能够照顾到家里。不过她说家里都很支持她打球:“他们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行动上都对我很支持,每当有比赛,他们都会抽空去助阵。其这中,不但我老公是保龄球爱好者,我公公也是,现在连孩子都是我的球迷。”说到这里,张玉红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李婷 王向娜
--
                   ◎                                                       
                     ╲   不曾拥有的东西永远不会失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有时  顺其自然  原本不必苛求什么        ┆happy┆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9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