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trike (哈哈,我终于会打大HOOK了), 信区: Bowling
标 题: PBA赛制的变迁(原创)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Feb 3 14:57:12 2006)
续关于PBA-献给紫丁香Bowling(又名:关于我了解的PBA)
有人和我说:PBA选手的实力其实都差不多,心理+状态+运气=胜利~~~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
我觉得:现在是可以这样说 心理+状态+运气=胜利~~~ 因为现在的比赛方式通常是PK制。
而过去的赛制则应该是:实力+心理+状态+运气=胜利~~~ ,实力更应该排在最前面,更恰
当些。
因为PBA赛制经历了改变。
过去,每次event,比赛轮次很多,而且从第一轮的分数就带入后面。
每一轮大约只会淘汰选手的后25%。比如48进32,32进24,24进16...这样(有点像超级女
生,呵呵)[而不会是像现在这样,32/1,16/1,4/1,然后就剩4个TV final了]。
每一轮次都是带着比过的全部局数的总成绩排名,这样实力型选手不会因为某一轮
发挥欠佳而使名次有太大的下滑。也就是说你前面打得好,对后面各轮的排名很有帮助。
每一轮的成绩都很重要。
是否可以管这种叫“排名制”,而目前的则称之为“淘汰制”。
目前,只有像美国公开赛这样的major赛事,还采用排名制的方式。
而绝大多数的常规赛事中普遍采用的是“淘汰制”。即64进32之后
采用7局4胜的match play 方式产生前16,前8,前4,一次淘汰50%,而且是面对单一的对
手(没有round robin 轮转PK,没有红利)。然后进入tv final一局定胜负。
这种match play 方式(7局4胜或5局3胜)是02-03赛季才开始的比赛方式
比赛回合轮次减少了,三下五除二就出来了Tv final的4个人,偶然性极大。
这种赛制,WRW在网站是说过,表现最优秀的的球员不一定能赢到最后。
这种7局4胜的match play 的regular event,64进32时无论你14局总分平均分有多
高,无论你排名第几,只要一个“7胜4 Match” 没打好,就over。
即使你在32名中 原本排名第一!或者即使你14局打了14个300分!!
这样即使match play前你是排在32的选手,只要爆发,一样可以获得title
因此会使更多得球员有机会拿到title。
有一些拿了很多title的现役老球员,对现在的方式很不爽。
好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是“游戏规则的变化比球道上油量变化的10倍还多”
目前,U.S. Open 和 ABC Masters这两个major 赛事中没有使用新的(7局4胜、5局3胜)
赛制方式;
邀请赛Japan Cup好像也不是match方式,(今年的dick weber open采用的也不是)
所以,当你在PBA主页上用Bowler vs. Bowler查询时,就查不到上面几种比赛的数据,
也查不到01年以前的战绩。
因此Bowler vs. Bowler并不能反映一个球员对另一个球员的胜率,或者叫两个球员之间的
实力对比。
只有完整的胜率才能说明谁厉害,一次两次输赢不代表什么
采用新比赛方式3年来,还是带来了不同的效果。
在查看WRW,和parker bohn iii 的数据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就是parker 在新赛制后成绩严重下滑,进TV数量锐减,title也很难拿到;
而WRW却接连拿了几个老赛制方式的major title,进TV还是不少,
可是match play方式的title不多。
觉得他们应该很怀念过去 的方式,呵呵。
这种“7局4胜的单轮淘汰制-single elimination”增加了偶然性。
对paker bohn iii影像挺大,不光从近3年数据上看,从今年pba每周的event中也可以看到
,他在前面(指64进32的两轮资格赛)表现得一直是很优异的,可是却不能保证走到最后的TV show。
而从前(02年以前)的常规event,采用的大约是“排名制”那种方式,所以实力型选手会
一个赛季TV final 很多很多次,拿很多次title(达5个、7个之多).
现在只有爆发型选手可以那样了,如上个赛季的Tommy Jones,4个 regular title,
但拿的数量也不会那么多了。
实力型(稳定型)选手则可以拿major,像上个赛季的Patrick Allen.一个冠军,两个亚军。
新赛制下,很难再有Parker Bohn一年拿5个title、WRW一年拿7个...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两种比赛方式还有一个不同。就是就是 "TV final进行的方式"不同。
排名制,由于前面的成绩是累加到后面的,所以好的球员可以很多轮排名第一,
一旦某一轮攀升到第一,就有可能直到最后一轮,占据第一的宝座。而且排名制
TV决赛采用梯级挑战的方式,因此排名第一的人更容易捍卫自己的位置,从而获
得title.
梯级挑战,就是进入TVfinal 几个人(4-6个吧,好像通常是5个,japan cup是
6个好像)是采用梯级挑战的方式,确定谁第一,类似我们的精英赛,这样原始
排名第一的那位就只需要捍卫一局胜利即可。有时候,梯级挑战的第一轮,是
后三名一起打,最高者向上挑战,这点和我们的精英赛还不一样(另两人按各自成
绩排出先后,只按这一局的成绩排名还是加上前几轮的算总分,我没有去看细究)
而新的淘汰制,进入TV的4个人,没有名次先后,半决赛,决赛两轮单局淘汰赛,
谁都得连赢两人才能最终问鼎。
我觉得就是这种方式,是parker bohn iii成绩下滑的原因。即使进了TV 还要
过两关呢,而不是仅捍卫一场胜利。更何况,他match 方式的PK就还不是很习惯,
进TV final的机会本来就少。
这点差别,使PBA的title分布呈现了均匀化的趋势,这一点从球员在改制前后
进入TV final的次数也可以验证。
major赛制中还有USBC Masters,原来是ABC Masters。它采用“两次淘汰制-Double Elimination Match Play”,就是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你可以输两次match,输一次match你还有机会争夺title.输了两次match play,你的名次就确定了,你的比赛就over了。
而且它不是7局4胜那种match play ,每一轮match play是每人打三局比总分。
这种方式也使,真正最强者留了下来。
Denny's World Championship和Dexter Tournament of Champions这两个major event
是本来就采用“淘汰制”的,分别在后半部分采用7局4胜和5局3胜。
也许PBA正是把这两个原来major的方式移到了现在的regular event中。
PS:个人觉得PBA的梯形落油其实更有利于弧线球出入袋。并不一定就比我们的简单落油难
打。因为打出高分可以提高PBA的观赏性!PBA得以更好生存。他们的梯形模式决不是为了给比赛增加难度的,只不过落油长度变化多一些罢了。以后再不对球馆落油机不能落PBA模式而耿耿于怀了。
在没有系统资料的情况下,个人理解的,不排除有凭空想象的内容,清凉解。
还有,告诫自己以后尽量不要发文了,太多正事要做。
strike@Lilac原创
2006.2.3 14:29
--
我已经是大HOOK了:)
就等膝伤痊愈!
※ 修改:·strike 于 Feb 18 23:42:05 修改本文·[FROM: 218.9.205.6]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10.49.10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