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pcwth (独翅鸟),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神龙见首又见尾——棋城双杰之一陈松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9日14:22:21 星期五), 站内信件
说陈松顺先生是中国当代象棋王国的一条神龙,毫不为过。抗日时期他去过西南的众多
城乡,解放前后访问过华北、华东的棋坛中心之地北京、上海等地,如果加上他当裁判
跑过的一些城市,还有近几年出访美国、加拿大等国讲学,陈松顺可以说是弈游世界的
第一人。抗战时期他在漫游西南诸城时,战遍众多名棋手,都取得胜绩。抗战胜利后回
到广州,陈是当 时广州的第一号棋手,技压“四省棋王”董文渊一筹。在访问华北的北
京、华东的上海时,也是胜多负少。他在广州和杨官 璘组织的华南队,迎战过华东队、
北方队及华东华中联队,全面告捷,须知这些客队队员都是全国赛中的前列名手!陈先
生的业绩还反映在全力创办中国第一张《象棋报》上,他办报11年,联络棋友,交流棋
艺,汇集棋史,开创棋业,鼓吹棋事,为繁荣象棋事业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为象棋走向
世界作了极大的努力。陈松顺的业绩可谓大矣!
(一)不知不觉长了棋
陈松顺,广东台山广海人,1920年出生,祖父开有“济生堂药材铺”陈10岁进小学
,读至四年级即退学,这和他的经商家庭及父亲、叔父等均爱好弈象棋有关。陈松顺幼
年时,其父陈宏爵常在骑楼底下与人赌棋,输棋甚多,这就引起了少年陈松顺对棋的注
意,终于对象棋有了兴趣。起初和当地的 “棋王佳”对局,需让双马。其时,广海的一
所词堂里常有一些人聚集在那里弃棋,美其名为“橘艺研究社”,陈的叔父陈宏达常带
少年陈松顺去那里看棋。一次,陈向“橘艺研究社” 借得《橘中秘》,对其中的“顺炮
横车对直车弃马局”等,初时不大理解,而按谱行棋,杀法非常精妙,从而使他领悟到
弃子抢先的道理。从此,他对弈棋越来越感兴趣,常常一个人留 在祠堂里,点燃一盏油
灯,解拆其中的全局谱,日积月累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对局水平。他再和“棋王
佳”对局,不但不能再让双马、单马,即使分先,也是陈松顺高出一筹了。 有段时间,
广海街头有个残局摊档,管档的是个老头。棋档旁 的店老板高占要“松仔”(陈松顺的
小名)去破局。陈看了局势,认为可以一试,经过交锋,这个名《商山四皓》的江湖残
局竟被少年陈所破。
1935年,台山县举办全县象棋比赛,陈的叔父陈宏达鼓 励侄儿去参赛,还领他去县
里报名。陈是六十多个参赛者中最 年少的。在比赛中,接连淘汰了几个对手,进人决赛
前,小松顺遇到了获海棋王余质平。余当时仅比冯敬如差二先。经过激烈搏斗,终因实
战经验不足而被余淘汰。陈松顺虽未进人前三名,但因年纪最小且棋艺不错,大会特奖
给他一个银鼎,称为 “神童特别奖”。这一奖更加激起陈争攀棋艺高峰的决心,另一方
面也使他结识了这次比赛的冠军——斗山棋王雷法耀。在以后,雷法耀以师傅身份常常
给小松顺以指点,还寄些对局或残局剪报给他学习。
那段时间,“粤东三凤”之一钟珍游弈安南后归国,也常到台山来设局。由于共同
爱好,钟珍和雷法耀交上了朋友,从而也知道陈松顺其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陈的师傅雷法耀决计去美国定 居,除将斗山镇的“利兴隆
”洋杂货店交给老伙计经营外,还 将培养陈松顺的事托了钟珍。这就开始了钟珍和陈松
顺师徒关系的历史。
由于雷法耀的嘱托,钟珍曾认真给陈松顺以指导,开始时让陈三先,对局后进行讲
解评说。为了磨炼陈的中残局功夫, 吸取各种技艺,钟又叫陈去找冯敬如弈棋,还授以
策略:赢了可以记账,输了则给钱;先行不可走中炮,应赵相,专同他斗中局和残棋,
这样可促使冯用真功夫,学到中残局的本领。由于不断的磨炼,陈松顺的棋艺不知不觉
的又提高了一截,不久,师傅钟珍只能和陈分先下棋了,香港的一些知名棋手,如方绍
钦、吴兆平、何鲁荫等已不是陈的对手,这标志着陈的棋艺已趋向成熟。有段时间,陈
松顺遵师命在澳门弈棋,一次, 陈与平安酒家经理弈棋,党赢得彩金二百银元,按江湖
上的规定,如数上交师傅。这一下钟珍当然满意,但陈松顺却有了想伺机摆脱这种封建
式师徒关系的念头。
(二)神龙遨游棋国
陈松顺早年的战绩,主要在香港和广州两地。在香港时, 他曾和黎子健以“联军”
对抗过“四省棋王”董文渊,取得胜利,又以“联军”的阵容对抗“七省棋王”周德裕
五局,结果弈平,足见陈的棋艺在当时已趋向成熟。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日寇攻占了香港。由于日本鬼子对象棋的排斥,
街头不能开棋档,茶馆无人弈棋,于是,滞留于香港的一些职业棋人顿时陷人困境,如
冯敬如饿 死于球场等。陈松顺因为年轻,侥幸逃离香港,回到故乡,但广海也是一片萧
条。不过,陈在这段时间做了件人生的大事——完婚,但不久,他不耐于乡间的寂寥,
远走内地,过着以棋为生的江湖生活。
在1942年至1945年,陈北上韶关,到桂林,闯柳州,再 西行而贵阳、昆明、个旧、
石屏,走了华南、西南的许多地方。每到一地,就以棋为生计,会战过二三流棋手乃至
庸手,当然也会战过当地的一些“棋王”、“棋圣”等好手。他的这次弈游,对象棋事
业来说,是一种传播和交流,使西南棋界了解到广东的棋艺水平。如他在昆明磨盘山望
海楼,遇上了云南棋 圣杨礼源,这时的杨礼源已是老人,棋艺有所减退,但在昆明 仍
是顶尖的。因陈松顺未用真名字,从被杨让单马开始到分先,赢了杨及其他帮彩者约三
万彩金。对杨来说,这一败一 失,导致了一气一病,竟卧床不起,并且不久竟魂归天国
。这可惹出了“事情”,有人为杨礼源打抱不平而找陈算账,结果,陈送回二万元彩金
为杨医病,杨病故后又赔一口棺材。这件 “陈尘气死杨礼源”的新闻,使陈松顺没有得
到实惠,却长了见识。陈在昆明因逗留时间较长,带动的后进棋手亦多,如有个叫郑智
绵的云南大学物理系学生,一个叫陈德祥的大学生, 都受过陈的指导,有个叫邓鹏的,
后来以房明选手的身份参加全国比赛。
陈松顺在云南的活动,对当地棋艺有很大的推动,因而被尊为大师。在他的影响下
,昆湖电厂成立“昆湖象棋研究会”,并聘陈为教习,后来还安排陈到电厂任会计。在
石屏时,陈还影响着当地的象棋好手,而成立了石屏象棋研究社等。
1948年春,陈松顺从昆明束装东还。回到广州已是面目 全非:老一辈棋手如黄松轩
、冯敬如、钟珍等均已作古;新一 辈如曾益谦获1940年市冠军,李忠海获1947年市第一
,有个既“老”又新的董文渊正在广州、香港弈游。当陈初到祥珍茶楼时,正好碰上董
文渊。根据棋人们的估计,认为陈可让董长先,商定以“加五”搏弈五局,陈以二胜一
负二和占优。这一战,说明陈松顺已是广州棋坛出类拔萃的人物了。董先陈庄以列手炮
弈至残局的实况,陈走象5进7,使董更为被动,这局棋最后董负。
陈松顺的弈游,到了解放初期变成弃访的形式。五十年代初,他单骑闯京师,先在
“三友轩”和北京名手张德魁。候玉山对弈,互有胜负。后来安排到劳动人民文化宫作
公开表演,以张、侯加上谢小然和曹德纯,轮番迎战陈松顺。这是华北棋手和华南名手
的第一 次较艺。第一场陈对张德魁,陈大胜;次对侯玉山,陈以二胜一负一和奏捷;再
时谢小然和曹德纯,因只互弈一局,结果对两人均和。
(三)陈、杨争雄和杨、陈联盟
解放后,人民生活日趋安定,广州棋坛步步走向繁荣。其时,继新秀袁天成之后,
还有一个杨官璘正走向棋艺的高峰。
杨是东芜人,艺成于四十年代后期。五十年代初,杨征战上海,杀败了上海的众多
名手,如“东北三虎”董文渊、何顺安、朱剑秋及旅居于上海的罗天阳、窦国柱等一大
批新、老名手,声望甚高。杨的家乡在广东,广州成了杨以供灼圭约极掂泄。在广州棋
坛,有人倾服陈松顺,有人拥戴杨官璘。拥陈派认为陈的棋艺老练成熟,拥杨派则说杨
的棋风细腻深刻,于是,在广州棋坛,杨和陈的争雄不可避免。在1953年的6月和1954年
的2月,经过二次十局赛,陈员以各负一局小挫于杨,但完全证明杨、陈两人功夫大体相
当。
1956年全国赛,由于每个城市只能派一名代表参赛,杨官璘作为广州的唯一代表,
夺得建国后的第一届象棋比赛的冠军,更加给广州棋坛带来了繁荣,引来了全国各地高
手频频来穗弈赛,开始了陈、杨联盟的岁月。
1957年5月,新科全国亚军王嘉良和北京名手全国第五名侯玉山,联袂访穗,要会一
会广州的棋坛双雄。比赛从5月21日开始,广州以杨、陈双雄应找,每人和对方各下六局
, 结果广州队以27比21取胜,陈、杨为广州棋坛立了大功。与北方队刚结束战斗,华中
、华东联队又来到广州,7月,全国季军刘忆慈和全国第四名李义庭到穗。这个联军,比
起北方队的实力可能还强些。刘忆慈的“仙人指路”开局法出神人化,誉满全国,李义
庭更是一颗灿烂的新星。广州队仍以杨、陈双 雄应找,仍是每人对客方每人六局,结果
是陈得12分,居于 刘9分、李11分之前;为积分之第二,又使广州队取得胜利。 陈松顺
的战绩高于全国季军和全国第五名,可见陈的实力之强了。1958年5月,华东联军又来广
州挑战,广州仍是杨、陈两人应找。客方为上海何顺安和常熟惠颂样,前者为上海第一
名手,1956年全国赛因身体因素仅获第六;后者1957年全国 赛上战平扬官璘,胜王嘉良
和刘忆慈,获第四名。这个客队,实力非凡,杨、陈联军白然不敢稍怠,陈在连挫何、
惠之后,才使广州队多胜二局而保持优势,最后以29分比19分胜了客队。这一战,陈松
顺立了大功。有人戏称,陈是不带亚军、季军或其他名次的‘’陪军”。当何、惠联军
离穗不久,湖北李义庭和沈阳任德纯又来叩广州棋城的大门,这二位都年仅20,可谓小
将,说不定哪一天人突然闪光。广州队仍以杨、陈双雄应找,结果又以26比22分战胜了
“小将联军”。总之,陈松 顺和杨官璘结成的联军,迎战过全国各地区来访的联军,都
取得胜绩,使广州棋誉处于全国的最高位,享有棋城之称。陈作为联队的一员,立功可
谓大矣!
(四)弈赛以外功德事
对于陈松顺来说,“文革”是他弈棋生活的转折点,这以前,他以弈赛为主;这以
后,他以棋事为主了。
创办全国唯一的《象棋报》,这是陈松顺退出棋坛争战后的一大举措。打开自1982
年第1期《象棋报》,到1994年底转刊前都是对开大报,我们可以看到一版是国内外的象
棋要闻,包括大事简讯、赛程报道,间插一些象棋的理论文章;再看二版,是各种大赛
的对局分析和实录,为广大棋友提供棋艺资料;在三版里,则是以残局、排局技艺为主
的阵地,古今中外,精华荟萃,精彩纷呈,是残局技艺的宝库;再看看四版,展现的是
棋史资料的丰硕成果,为棋史宝库揣出一件件珍品,还有一些颇有影响的专栏。
纵观一个月两期的《象棋报》,我由衷地钦佩陈松顺先生,他要为之付出多少心血
呵!不说办报的经费之难以筹措,发行份数和报纸反量的苦心经营,就是稿件来源也是
很大的工作量!陈松顺可以说功德大矣。
陈松顺还出国讲学,为象棋走向世界进行“游说”。在近代象棋史册里,有二位国
手出国访问过,他们是三十年代的 “象棋总司令”谢侠逊和“七省棋王”周德裕,前者
以爱国募捐为目标,后者以传扬中华精湛棋艺为宗旨,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八十年代后
期,陈应加拿大华人棋联组织的邀请,出国讲学访问。到达温哥华时,天虽下着雨,仍
受到“中华文化中 心”近百人的欢迎,其中还有洋棋迷呢!为了在讲学之外和更 多的
棋人交流,陈还和“中化文化中心”联办了象棋擂台,设六盘全局另加十盘残局,由陈
任台主,全局擂台还可酌情让双马,形成了热烈的气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陈还应美国“美东象棋会”的邀请,去纽约访问。在拉瓜地亚机场,受到美东象棋
会谭正、刘德强等先生热烈欢迎。讲学设在华埠包厘街华人联合会,由“美东”会员陈
忠对香港新秀陈灵辉赛棋,陈现场讲解,听众一致反映分析深透,引申广博,指陈得失
,比喻生动。
--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5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