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d (不要想太多),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谢军为何能第三次称后?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ug 27 12:50:26 1999), 转信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8月26日 19:48 体育参考
从7月30日开始,从喀山到沈阳,历时24天的国际象棋女
子世界冠军赛终于以谢军胜利而告终。谢军以5胜7和3负的战
绩提前一轮结束比赛,第三次荣登棋后宝座,尤其值得称颂的是,
她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能重新夺回世界冠军称号的女棋手。
谢军和加里亚莫娃这次决赛,从成绩上看是谢军赢了,但从
创作内容上看,从比赛对抗的激烈程度看,双方可谓棋逢敌手,
各有千秋,整个比赛几乎自始至终都让人紧绷着心弦。前8局甚
至是如果谢军先赢一局,对手马上就回敬一局,可见争夺之紧张、
激烈。直至看到第14局第38着,谢军伺机兑掉加里亚莫娃的王
后,从此转危为安,转劣为优,这时才敢断定谢军要赢了。
那么谢军是怎么赢的,她赢在那里?加里亚莫娃又是怎么输的,
她为什么会输?
统计双方开局的优劣情况,加里亚莫娃开局占优的有8局,
谢军占优的只有3局,有4个对局是双方均等,可以说在对局
前半盘的较量中,加里亚莫娃是占有优势的。
开局占了优势而赢不到棋,成了加里亚莫娃在这次比赛中挥
之不去的苦恼。从比赛实战情况看,谢军的后半盘力量比加里亚
莫娃强,谢军有四盘棋,即第5、第9、第13、第14局都是在
劣势下反败为胜的,而第1局也是在几乎要输棋的情况下求得和
棋。反之,谢手一旦夺得开局优势,对手几乎就无法翻盘,没有
谢军这样的福气。只有第3局,谢军在局面扑朔迷离的情况下,
由于高估了自己的机会而失手。谢军在后半盘的纠缠中,显示了
强大的中残局实力和善于把握机会的良好意识。
值得称赞的还有谢军的两位教练,他们出谋划策,为谢军每
一局的行兵布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第1局,第
6局谢军开局吃了亏之后,显示出很强的“修理”能力,使谢军
下一回再碰到同样局面便不会吃亏。特别是叶江川,可谓“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加里亚莫娃屡屡占优翻船,很主要一个原因是由于遭遇“时
间恐慌”。她在对弈中,前后阶段用时不够合理,碰到顽强纠缠的
谢军往往就是没有具体操作的时间,以致在要摘取胜利果实的时
刻毛手毛脚的把果子砸烂了。以前她在对其他女棋手的比赛中也
常常碰到这种情况,但失手的比例没有这么大,那是因为谢军是
她遇到的空前强大的对手。已故世界冠军阿廖欣说过“其实一盘
棋可以输三次,开局开坏了,有中局,而中局走坏了,还可以寄希
望于残局。”有人说,这次谢军有好几盘棋都是“捡”回来的,这是
很表面的看法。事实上,自从1996年输给大波尔加之后,谢军的战
斗素质有了相当的长进,她好几次能扭转颓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她思维敏捷,头脑冷静和对弈节奏感强这些优点的帮忙。偶然一、
二次是“捡”三次、四次那就只能说是“强手多幸运”了。而追求
完美主义的加里亚莫娃,在对局用时方面前松后紧,直接的后果就
是虎头蛇尾,她屡次痛失良机也就不难解析了,这是她输棋的一个
致命的原因。
此外,加里亚莫娃和她的“智囊团”还输在过份的从技术角度
看问题,以致比赛谋略不对头。美国棋手菲舍尔有一句名言:“国际
象棋是一场全面的战争”是颇为发人深思的。而这次比赛,各唱各
的歌,双方各执一个开局作“论点较量”成了一个很显着的特色。
加里亚莫娃先行的对局,除了最后一局拿出一朵带刺的“英国玫瑰”
——“英国式开局”之外,其余7盘棋都和谢军较量“西班牙开局”,
虽然从布局结果看,她有四盘占了优势,从技术角度讲并不吃亏,
甚至还稍占优势,但这样去定位开局,对于谢军来说太容易作准备
了。反正谢军执后手应付王前兵都是这么走的,想变也变不了,而
加里亚莫娃本来有本钱、有能力把开局走得更宽阔一些,即使不一
定就能占得开局优势,但可以增加对方赛前准备的压力,加重对手
的精神负担,不知道明天会遇到什么开局。在国际象棋中,心理战
往往是和出其不意地使用开局紧密相连的。棋战中高明的棋手和和
战争中杰出的统帅一样,都会懂得兵不厌诈的道理,能把这种谋略
玩到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程度,令对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加
里亚莫娃能够做而不做,能扬长击短而不为之,令人有过于自负,
意气用事之嫌。
此外,优秀棋手,老练的棋手常常会从对手最害怕什么的角度
去考虑自己的下法。在第6局,第13局谢军面临陌生局面时都被
“考”倒了,加里亚莫娃为什么就不会多一点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自
己的布局选择呢?这也说明她缺乏下对抗赛的经验。
从这次比赛看,加里亚莫娃已从一年前的高峰状态下来了。据
说从去年至今年3月,她整整有7个月的时间没参加过比赛,其中
不参加在亚美尼亚举行的奥林匹克团体赛是由于与俄国棋协意见不
合,但也有她性格上过份自负、过份率直的原因。她不似谢军“有
整个中国的支持”,她是一个孤独的人,连教练也是临时由自己掏钱
包请来的。从这个角度说她是个不幸的人。她在这志在必得的棋后
争夺战中失败了,留给她的除了输棋后失败的苦涩,也许还该从技
术上、心理上和比赛谋略方面作严厉的自我批评,因为以她的才华,
她是完全有希望竞争世界冠军的。
而对于中国,谢军的胜利,除了宏扬国威,还会产生一股强有
力的“英雄效应”,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国际象棋这项“ 人类智慧的体
操”,爱好这项除足球之外的“世界第二运动”。黄民驹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