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ok (600601),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芮乃伟赢的幕后故事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Feb 24 20:44:17 2000), 转信
发信人: xhs73 (通脱自喜), 信区: News
标 题: 芮乃伟赢的幕后故事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Feb 24 10:39:12 2000)
刚刚传来最新消息, 乃伟在今天结束的韩国国手战中以二比一击败曹薰铉获得国
手称号。
‘感慨万千’这个词好象已经被用滥了,但这则短新闻给我的震撼,还真只有这个
词最合适。所以,虽然有走俗手之嫌,还是要把它搬出来用一用。
要理解这则新闻的份量,还得从几十年以前说起。
围棋虽然源于中国,但直到二十多年以前,围棋第一国却不是中国,而是日本。甚
至有日本棋手到中国,不让两子就不肯下的故事。后来,先有陈祖德,后有聂卫平逐渐
打开了突破口,情况才有所改变。到八十年代,中日围棋擂台赛,江铸久五连胜,聂卫
平六连胜,中国队赢了头两届,算是把中国拉到了与日本对抗的地位(不过,总体实力
还是有一定差距)。这种对抗局面刚刚拉开,又冒出一个韩国。而且韩国队是后来居上
,世界冠军几乎全落入他们的手里。他们的顶尖棋手李昌镐更是以天下第一人的面目傲
视群雄,到了人见人怕的地步。我们的第一国手马小春甚至有被杀得十连败的纪录。现
在大家习惯上说围棋是中日韩三国鼎立的局面,而事实上这个鼎是很不对称的,重心完
全偏在韩国一方。迄今为止的围棋世界冠军,除了马小春早年拿了两个外,其余都落在
韩国的李,曹,刘三棋手之间。现在还没完的LG世界杯,半决赛时又是这三位再加中
国的俞斌。可见韩国棋手之厉害。韩国的国手赛是他们历史最久的比赛,也是最受重视
的比赛。芮乃伟以客座棋手的身分,过关斩将一路杀下来,半决赛时淘汰掉了不可一世
的李昌镐,决赛中又在三番棋中击败曹薰铉。如果说单淘汰有相当的运气成分的话,三
番棋则是真实力的较量。
芮乃伟赢棋的消息传来后,围棋爱好者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BBS上到处
是一片欢呼声。加上芮乃伟一周前刚拿下兴仓杯女子世界冠军。有人说芮乃伟是千禧年
围棋第一人,还有人说她替中国的男子出了气,恰如中国女子足球进世界杯决赛一样。
在这一片欢呼声中,中国的官方报导是“韩国棋院中国籍棋手芮乃伟...”,这名字
前面的一串修饰让人觉得不是一般的别扭,这里面的故事又要扯回到十多年以前。
芮乃伟是中国培养出来的棋手,是世界第一个女子九段。他的丈夫就是当年中日擂
台赛上五连胜的江铸久。江铸久在八九六四后到美国 一直没有回去。芮乃伟先是到日本
,后来又到美国。因为没有太多正式的下棋机会,全靠教棋谋生,吃了不少苦头。围棋
界称他们夫妻为吉普赛棋手。偶尔有机会下棋还受到不少棋外的压力。比如应昌期先生
邀请他们俩参加应氏杯世界赛,就受到中国棋院的抗议,甚至因此而全体弃权。再比如
乃伟在日本想参加女子比赛,就受到日本女棋手的反对,说是她太强,抢了她们的饭
碗。如此等等,他们的生活一直处于这种不稳定状态,甚至有一段时间几乎没有棋下。
直到去年才由吴淞生介绍加入韩国棋院当客座棋手。从韩国棋院来说,他们也考虑过芮
乃伟的到来回抢走他们几乎所有女子比赛的奖金。但他们从长远打算,只有靠 乃伟这
样的强手来冲击才能使他们的女子迅速成长起来。相对于日本棋院来说,韩国院算时走
了一步好棋,虽然损失一些实地,但却取得了厚势。这种厚势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显示
。刚刚结束的兴仓杯女子世界赛,从前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女棋手全军覆没,进入
决赛的是芮乃伟和韩国十五岁的小棋手赵惠莲。
日本棋院从经济上考虑,中国棋院从政治上考虑,只有韩国棋院才是从围棋上考虑
,哪条路更好就不用我们多说了。
据说 乃伟在日本时跟吴清源学所谓‘二十一世纪围棋’,以前觉得这只不过是一
种新闻炒作,现在刚过千禧年就男赛女赛双双报捷。看来这‘二十一世纪围棋’还真有
那么点味道。吴清源这样一位世外高人,又再一次表现了他对围棋的领悟能力。好象华
山的风清扬,随便指点令狐冲几招就可以让他摆平八方。
想讲的故事还很多,但手已经累了,以后再说吧。
--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insun.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