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tras (谋杀寂寞),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东方不败吴清源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Apr 24 19:39:15 2000), 转信


东方不败吴清源              ·张远山·  
作为一个超级棋迷,我最崇拜的棋手是吴清源。
  二战初期,在日军铁蹄横扫中国和东亚大陆的同时,华裔棋士吴清源在日本本土上
孤军奋战,仅凭个人之力,在震古铄今、空前绝后的十次十番棋(193
9-1955)中战胜了全日本最顶尖的七位超级棋士:木谷实、雁金准一、藤泽库之
助(先后共三次)、桥本宇太郎(共两次)、岩本薰和、坂田荣男、高川
秀格;并把所有的对手打到降级──吴清源让他们“先相先”或“长先”。不难想象,
当时某些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者面对这一后院起火式的失败感到何等的奇
耻大辱。因此吴清源每赢一盘棋,都有莫大的生命危险。然而,为棋道而战的吴清源,
早已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吴清源的胜利是象征性的胜利,代表道的胜利。
日本的“武士道”其实只是术,“武士道”的暂时胜利不过是术的胜利,注定是要败的
。吴清源的棋士道,才是真正的道。吴清源的东方不败,是因为道不会败。
在我的心目中,吴清源正是中国之道和中国智慧的化身。  吴清源的棋艺所达到的高
度,不熟悉围棋的人或许难以想象,那么看一看吴
清源被对手让“长先”会是什么结果。1928年,年仅14岁的少年吴清源,在北京
被来华访问的日本井上孝平五段让先三局,一胜一负一和。井上回国后将
棋谱送给日本棋界权威濑越宪作过目。濑越一眼看出吴清源是“古今罕见的大棋士”,
立刻派时年20岁的得意门生桥本宇太郎四段来华考察。吴清源被桥本让
先下了两盘考试棋,获得二连胜。于是濑越邀请吴清源赴日深造,并收为弟子。由此可
见“让先”的威力。同一等级的两个超级棋士,几乎是让先者必败,更不
可能在番棋中让对手长先。当今的超一流棋手之间对局,也常常错进错出,而且最终的
胜负往往仅有半目之微,两目以上就是大胜,五目以上无疑是中盘胜,因
为对手不好意思再收单官。借此,我们或许能依稀推测──但肯定无法确知──吴清源
的棋艺达到了何等不可思议的至高境界。
  切莫以为吴清源的对手都不堪一击。不必说前不久刚刚引退的曾经所向披靡的“剃
刀”坂田,即以在1933年与吴清源携手共创“新布局”的木谷实为例,
也是不世出的一代奇才。木谷的弟子中有大竹英雄、石田芳夫、加藤正夫、武宫正树、
小林光一、赵治勋等一大批超一流棋士,木谷弟子获得的段位数总和,前
不久已达到五百段。没有木谷及其众多杰出弟子,日本现代围棋不可能达到有史以来的
棋艺最高峰,而吴清源高居这座围棋富士山的绝顶,令人目眩神迷。
  当今所有的超一流棋手都对吴清源衷心钦服,尤以木谷实的众弟子对乃师畏友吴清
源最为敬若神明,而其中对吴清源的棋道研究最透也最为倾倒的,当属赵
治勋。赵治勋把《吴清源全集》打过三遍谱,书都翻烂了,又重新买一套,开始打第四
遍谱,其虔敬程度就像每日诵读佛经的僧人一样。我相信这也是赵治勋称
霸日本棋坛时间最长的主要原因。赵治勋在《斗魂》一书中坦然承认:“对我影响最大
的棋士是吴清源先生。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地打谱研究吴先生的棋。”赵治
勋认为博大精深的吴清源棋道已经达到了常人不可企及的“玄妙的境界”,这使仰慕者
不仅因其仰之弥高而不得其门而入,更因其永远创新和永不重复而不知从
何处学起。这大概正是吴清源一生仅有一男(林海峰)一女(芮乃伟)两个象征性的记
名弟子的缘故。吴清源虽非两人的蒙师,但他们一经吴清源稍加点拨,立
刻达到了惊人的棋艺高度。在吴清源隐退之后的六、七十年代,扳不倒的“二枚腰”林
海峰横扫木谷门下众弟子,并像乃师一样显示了番棋王者的实力。在十番
棋成为绝响之后,七番棋成为最高番棋,而林海峰不仅是七番决战中出场次数最多的棋
手,并且先后两度对石田芳夫和赵治勋上演了先输三盘再胜四盘的世纪大
逆转。而芮乃伟则在游学日本时经吴清源点铁成金之后,于新千年之交寄籍棋坛新霸主
韩国,不仅年度胜率超越四大天王排名第一,而且前不久更力挫李昌镐、
刘昌赫、徐奉洙、崔明勋后夺得国手战挑战权,并在三番棋中击败卫冕冠军曹薰铉,破
天荒地在男子称霸的头衔战中获胜,被誉为“纹枰铁女”。对不可一世的
李昌镐,芮乃伟的战绩是三胜一负,仅次于“李昌镐克星”依田纪基。  赵治勋认为
,吴清源棋道的真髓是自由精神:“吴先生的棋完全是随机应变
的好棋,没有丝毫破绽。和吴先生对局的人,一定会有无法抵抗的感觉。”赵治勋还特
别指出吴清源的棋与所有其他棋士的本质不同之处:“除吴先生以外,尽
管有那么多具有高超棋艺的一流棋士,厚味的棋在现今却成了主流。我认为过分强调厚
味,就不能正确掌握棋艺。”然而吴清源棋道的特征是根本无法描绘的,
我认为只能用“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来形容,因为“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老子),既然没人能打败他,那么吴清源棋道的边界在哪里,就根本无法确知。
  由于无法直接描绘,赵治勋不得不把恩师木谷实与吴清源作了虽然不恭但却诚实的
比较:“吴先生的棋是现在好→其次还好→再其次仍然很好;木谷先生的
棋是现在似乎不太好→忍耐→不久就全好。吴先生的棋是不断追求着‘现在’的好棋。
而渐渐才好起来的木谷先生是追求‘将来’的好棋。”出于对恩师的尊敬,
赵治勋没有明确点出:如果木谷面对其他棋士,他的棋当然有可能“不久就全好”,但
木谷一旦面对吴清源,就只剩下“现在似乎不太好”了。赵治勋认为,吴清源
的棋“只要失误一步,就会导致无理和过分。对于吴先生,后人也许会有这样的评价:
‘稍有一点无理的味道吧。’其实,正因为最强的着法,最好的手段,一
旦下得过分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被这样评价也并不奇怪。不过吴先生完全是以周密的准
备,作为行动依据的。因为一旦准备不足,立刻就会全面崩溃。由于吴先
生的全盛时期,是站在必须打败不贴目的黑棋的立场上,所以也只有采取这种不留余地
的疾风暴雨的快速战法。”也就是说,厚味的棋是等对方出错的被动的棋,
万一对方不出错,自己的厚味就发挥不了作用,也赢不了棋。而吴清源的棋是争取自己
不出错的主动的棋,只要自己不出错,就一定能赢棋,而且根本不在乎你
的先手之利。然而谁又能不出错呢?只有吴清源才能经常做到。但任何围棋高手只要不
与吴清源对局,那么对手必定会常常出错,所以注重厚味的棋手赢面就大
了。这就是厚味的棋成为当今主流的原因。对于当今世界棋坛,虽然不能说“世无英雄
,遂使竖子成名”,但起码可以说“当今没有吴清源,遂使厚味占上风”。
  围棋爱好者大概不难从赵治勋的比较中看出,当代超级棋士中,与木谷的棋风最相
似的,恰好是有“当今世界第一人者”之称的李昌镐,李昌镐的棋正是
“现在似乎不太好→忍耐→不久就全好”。我的不少棋友都喜欢假设,如果李昌镐与吴
清源对局,谁更强?这一“关公战秦琼”的好奇虽然不太有实际意义,但
从棋道上加以探讨却是可能的。李昌镐的布局,不如“大局观天下一品”的聂卫平等许
多超级棋士。聂卫平与李昌镐下棋,布局阶段总是局面占优,中盘也领先,
但后半盘必出“昏招”而痛失好局。因为李昌镐后半盘的雄浑力量,逼得聂卫平非出昏
招不可。聂卫平在李昌镐那里一再尝到布局大优且中盘稍优还赢不下来的
滋味,就进入了怪圈,自信心受挫,方寸大乱,最后对其他棋手也大出昏招,李昌镐就
这样成了结束聂卫平棋士生涯的终极杀手。
  李昌镐的中盘搏杀力,也不如“天下第一攻击手”刘昌赫等人,不时被刘昌赫中盘
击溃。基本没有布局和中盘优势的李昌镐,唯一的致胜法宝就是后半盘。
由于他的后半盘太强,所以对手即便在布局和中盘领先不少,也往往没有信心赢下来,
后半盘也会像聂卫平一样大出昏招──马晓春、常昊等许多棋手皆然。李
昌镐布局略亏,中盘战再求稳走厚,实地就落后较多,到大官子阶段开始反击,东捞一
点便宜,西捞一点便宜。如果对手不太强,李昌镐在大官子阶段已把形势
逆转。如果对手很强,大官子结束他还是落后,就要靠最后的小官子,再东捞一点便宜
,西捞一点便宜,最后以微弱优势赢下来。因此李昌镐刚刚崛起时,所有
输给李昌镐的棋手都误以为自己差一点完胜,忿忿不平地暗中嘀咕着“要不是最后那个
官子……”殊不知“最后那个官子”恰恰是与李昌镐对局的必然。李昌镐
的每个手下败将,一开始都以为“最后那个官子”能够避免,等到发现李昌镐的大部分
对手都无法幸免,才终于明白“差一点完胜”纯属错觉。然而这一正确的
“明白”比之错误的“差一点完胜”更致命,这一“明白”导致世界棋坛进入了李昌镐
时代。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李昌镐的对手因为担心后半盘被残酷收刮,不
得不奢望在布局和中盘领先更多:既然中盘领先五目不够,那就争取领先十目,既然领
先十目不够,那就争取领先十五目。但正如赵治勋所说,“一旦下得过分
就会谬以千里”,即便是吴清源,也只是追求最高效率,而非“过分”。李昌镐的布局
和中盘仅仅比最高境界略差,而决非很差。他的对手妄想在布局和中盘领
先更多,当然过尤不及。由于过分,反而在布局阶段已经落后,中盘更要拚命,更过分
,结果中盘就输了。所以吴清源能够战胜木谷实,不让对手在“忍耐”中
迎来“不久就全好”;现在的其他棋手却因为“过分”而难以战胜李昌镐,频频让李昌
镐在“忍耐”中迎来“不久就全好”。
  不过李昌镐的后半盘优势基本上仅限于慢棋。他现在有志于做中、日、韩所有世界
性围棋比赛的“全冠王”,我认为他极有可能成为慢棋的全冠王,但他要
拿到“亚洲杯电视快棋赛”的冠军,可能性极小,几乎没有机会,他甚至常常连决赛都
进不了。因为无论大小官子,目数多少和先后顺序都要算得极精确,相当
花时间,快棋没时间细算,所以遇到擅长搏杀、精于算路的快棋高手,就能把布局和中
盘的优势保持到终局,不让李昌镐在后半盘逆转。
  目前唯一在慢棋中不怵李昌镐的是依田纪基。他保持了对李昌镐七连胜的骄人战绩
(最近又一负一胜,总比分八胜一负),原因仅仅在于,他不会因为李昌
镐后半盘较好而在前半盘用力过度。所以他能把前半盘的优势平稳保持到终局,即便后
半盘被李昌镐追近一点差距,但他大抵能在终局时把前半盘的优势保持一
点盈余。然而依田的前半盘算不上当今世界最好,比如就未必比马晓春好,更没有聂卫
平好,依田只是没有“恐李症”,而其他有“恐李症”的中日棋手,其实
是帮着李昌镐把自己打败。但李昌镐的棋道造诣虽然远逊于吴清源,总体上还是合于道
,这是他在缺乏吴清源式巨人的当代棋坛大放异彩的主因。悟透棋道,也
可悟出人生之道。我认为吴清源的棋道要旨是“完美的和谐”,而李昌镐的棋道要旨是
“均衡的渐强”。由于大部分读者对吴清源的棋不太熟悉,所以不妨把李
昌镐的均衡棋道与为文之道略作比较。有的作家布局(构思)平庸,中盘(初稿)也不
行,但大官子(调整初稿和段落增删)和小官子(文字推敲和最后润色)极
好,就能写出好文章,甚至成为文章大家。勤奋型作家,往往前半盘的功力深厚,四平
八稳,很少出错,但不会修改,后半盘没有精妙的收官手段,结果难以写出
真正的名篇。才子型作家,往往布局不好,中盘也不稳定,但后半盘才气横溢,妙手(
妙句)连发,时有光彩照人的新手乃至鬼手。他们也许没有名局和名篇,
但这种棋手可以仅凭一个鬼手而载入围棋史,这种作家也可以仅凭一句名言就青史留名
。由此可见,即使是写文章,也宁可像木谷实、李昌镐这样后半盘比前半
盘好,而不能像后期的聂卫平和现在的马晓春那样,只有前半盘好。像吴清源那样通盘
皆好,“现在好→其次还好→再其次仍然很好”,则是千百年难得一遇的
事,无法强求。聂卫平和马晓春,都是前半盘较好,后半盘略差,所以都不是李昌镐的
对手。聂卫平布局最好,中盘略逊,但官子比较马虎;马晓春布局稍差,
中盘略好,但后半盘的韧劲尤其不够。不过聂卫平在全盛期足以击败李昌镐,马晓春就
不行。常昊总体都不错,与李昌镐比较像,属于均衡型棋手。细微的差别
也有,常昊前半盘还是比李昌镐稍好(好一目),后半盘稍差(差两目),如果常昊前
半盘发挥得特别好(假如好了三目),常昊就有可能赢。
  不过这些分析比较已落到了术的层次,而吴清源的棋道却完全超越了这种可分析的
技术层次。不妨再以吴清源首创的雪崩定式为例。这个定式的某些变化,
许多棋士都公认不利,但吴清源却在正式比赛中屡屡尝试,而且越是重要的比赛,越喜
欢试用新手。有人觉得奇怪,问他为何如此冒险。吴清源说:“还有些演变,
没有研究透彻,或者未必不利。其所以必须在重要比赛场合试用,乃因为只有真剑决胜
,全力以赴,才能窥前所未窥。”正是这种置胜负、名誉、利益于度外的
纯粹求道精神,使吴清源终成空前绝后的划时代巨人。与之相比,不少当代超一流棋手
一旦碰到重要比赛,必拿出自己最有把握、最熟悉的布局和定式,这与吴
清源的境界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也正如大部分作家,一旦成名,他就不敢轻易改变风
格,因为一来缺乏自信,二来患得患失。而对吴清源来说,如果下棋本身
没有创造性,赢棋就毫无价值。如果没有创造性,他根本就不愿下棋。所以首创“新布
局”和无数“新定式”的吴清源,对“定式”和一切现成招数的看法是完
全自由开放的,他认为,“在围棋盘上,尚不知道的手段像海一样,即使一百年、二百
年连续使用过、研究过的定式,也会出乎意料地展现出新天地。对此表现迷
惑、吃惊,作为一个喜爱棋艺的人将会受到质疑。欢迎新手,敢于应战新型,是保证在
棋盘跃动年轻的新鲜血液的好事。对于未知的手段,不宜敬而远之,而应
致力于未知手段的创造。”正是这种永远创新的自由精神,使吴清源虽然远离赛场多年
,但他的围棋思想却长期指导着现代围棋长达近一个世纪,并且必将更长
久地影响世界棋坛的未来发展。  吴清源的围棋精神,已经使他远远超越了一个争胜
负的棋士,而体现出一种
极其充盈丰沛的人格。我认为,吴清源完全称得上是二十世纪的世纪伟人,他是古老的
中国之道和中国智慧的最新化身。正如吴清源自己所相信的,围棋之道是
世界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他认为,把围棋之道发扬光大,足以推进世界和平,创
造和谐美满的新世界。
                        二○○○年三月七日
--

有的人用恋爱来谋杀寂寞     结果变成失恋的高手
有的人用喝醉来谋杀寂寞     得了偏头痛
有的人用工作来谋杀寂寞     最后光剩老板一个
有的人用睡觉来谋杀寂寞     噩梦没停过
我嘛       hehehe.....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2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