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d (andy),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林海峰的中国心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20 14:59:03 1999), 转信

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1960年由于车祸伤及头部,不得不提前
退出日本棋坛。这样,日本的优秀棋手坂田荣男九段终于如愿以
偿地登上了霸主地位,一时间除了女子围棋赛的各种头衔外,其余
所有冠军非坂田莫属。
1964年,吴清源唯一的男弟子林海峰,棋艺日渐成熟,终于
获得了向坂田荣男九段挑战“名人战”的权力……时年,林海峰仅
23岁,经过激战不负众望,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名人”。随后,
林海峰又多次获得“名人”、“本因坊”、“十段”、“天元”等大大小
小几十个冠军。
林海峰祖籍福建,1942年生于上海,1946年随父母移居台湾。
10岁时只身前往日本,入了吴清源门下,开始了他的棋士生涯。由
于围棋在日本的特殊地位,作为一名专业棋手不加入日本国籍是有
诸多不便的。各种专业棋手的比赛,按日本棋院规定,不准外籍棋
手参加。为了围棋他加入了日本国籍。但是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血
管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他娶了一位大陆血统的女子为妻。除了围
棋,他最喜欢的是中国文化,《三国演义》他百读不厌,而且中文版、
日文版对照着读。他曾说,从《三国演义》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对
他的棋艺也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前不久,他的长子林敏浩及两个女儿利用暑假前往北京,其“
任务”是领略中国的文化,学习中国的语言,长进一下围棋。兄妹
三人小时候,就经常听父亲林海峰给他们讲《三国》、《水浒》、《西
游记》里的故事,教他们背诵“床前明月光”。为了让孩子们不要忘
了中国,林海峰送长子林敏浩上了学费较高的私立“东京中华学校”,
因为这个学校用汉语、日语授课,也讲唐诗、宋词、元曲。林敏浩
的汉语很标准,不仅不带日语味,连“闽南”味也没有,因为他从
小就有条件学习到十分正规的汉语。
林海峰说:“围棋源于中国,作为中国人的后代有责任把围棋
更发扬光大。”林敏浩作为一名职业棋手是不够格的,但搞普及、
推广没问题。林敏浩高中毕业后,便到东京的一所大学专攻英语,
以便毕业以后到欧美去推广普及围棋。
  这是林海峰对爱子的期望,也是他为围棋发展的一片苦心。
采访中,笔者向林敏浩建议,何不借这次来中国的机会去看看
西安的兵马俑。而林敏浩却摇了摇头说:“那要耽误许多时间,我每
天下午都要下围棋的。”
林海峰的执着和顽强在日本围棋界是有口皆碑的,故有“二枚
腰”(相扑术语,意味有两腰,永远不会被摔倒〕。看来这一精神已
传到了林敏浩身上。

*注:本文摘自《围棋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