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d (andy),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狐狸和刺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20 15:35:24 1999), 转信
---马晓春和李昌镐之比较及其他
*狐狸知道许多事情,而刺猬知道一件大事;狐狸能耍十八般
武艺,而刺猬精通一门绝技
一位学者曾将历史上的作家和思想家分为两类,一类是狐狸型
的,一类是刺猬型的。“狐猬知道许多事情,而刺猬知道一件大事。”
前者的特的心态,生命是不是太沉重?的确,李昌镐似乎未曾经历
过天真烂漫的童年,很早的时候,父亲就把他交给了曹薰铉。从此,
他的命运便与围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并且,他的生活中只有棋,
他不但是以下棋为生。而且是在下棋中生活,棋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内容。当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时,在局外人看来就不免有些单
调甚至为之悲哀,甚至投以莫名其妙的同情。然而,李昌镐根本不
需要这种同情。下棋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之所以选择这
种生活方式,是因为这种生活方式含他准输;对于比他弱的棋手,
他准赢。套用足球界的一句时髦话,可以说马晓春是赢了该赢的比
赛,也输了该输的比赛。第三届应氏杯四分之一决赛,马出入意料
地完败给了赵治勋九段,当问及原因时,马的回答是执黑贴八目负
担太重。看来他是一开始就做好了输的准备。浪漫总是脆弱的,诚
如赏心悦目、富有激情的荷兰足球每每在严肃理性的德国“装甲车”
面前一筹莫展一样。
多年前,藤泽秀行先生说过:“50年后我们这些人的棋都将被
后人遗忘,唯有武宫正树是不朽的。”这既是对武宫的欣赏,更是对
棋界弥漫的因循守旧、不求革新之风的忧虑和批判。但类似赞语大
概是不会给李昌镐的。
*注:本文摘自《围棋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