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d (andy),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把整个身心投在黑白世界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l 22 12:28:29 1999), 转信

--记我国围棋史上最年轻的全国冠军 

在当今中国的围棋天地里,人们在关心正在走红的常 
昊的同时,也将视角投向了一个17岁的少年--邱峻。 

虽然邱峻只有四段,但他已拥有让人眼亮的佳绩:去 
年在全国围棋个人赛上以10胜1负一举夺冠,成为我国围 
棋史上段位最低、年纪最轻的全国冠军,并取得了参加今 
年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的资格。随后,他又力挫 
刘小光等名将,夺得了由我国举办的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 
赛的参赛权。一个当时年仅16岁的少年,在短短的时间内 
与两项世界大赛结缘,这确实难能可贵。 

见过邱峻的人,都把他当成小孩子。因为邱峻一脸孩 
子相,见人总是怯生生的,毫不知晓成人世界里的客套与 
应付。去年底,在北京举行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第 
一、二轮时,邱峻穿着一件“童装”跟随着父亲邱鑫(著 
名围棋教练)出席开幕式时,正好与日本名将依田纪基同 
乘一个电梯,依田到会场后便对中国翻译王谊说:“我刚 
才看见一位‘爱好者’带着他的小孩赶来参加开幕式,那 
个小孩真可爱。可惜我这次不是种子选手,明天就得比赛 
,否则我会让你把他叫到饭店里,和他下盘指导棋。他这 
么一个小孩,再厉害也得让个二、三子。”等到抽签时, 
依田见邱峻也冲上台去,不解地问:“刚才我说的就是这 
孩子,他冲到台上去干什么呢?”当别人告诉他邱峻是去 
抽签的,他以为听错了,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下 
次世锦赛如果碰上他,我一定会很知趣地先摆上‘两个子 
’”。 

“苦”棋风的由来 

邱峻把整个身心都投在了黑白世界里,对棋的痴迷很 
像李昌镐。邱峻的老师俞斌认为,邱峻的棋风非常苦,但 
胜率相当高。不论大小赛事,邱峻的棋总是下到最后。春 
兰杯与崔明勋那盘棋他拼了8个多小时,这在其他人是很 
难做到的。 

邱峻所以在棋盘上吃得起苦,与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是分不开的。10岁那年,他代表上海参加全国团体赛时, 
其母给带队的谢裕国教练一些钱,让他在需要时给邱峻买 
点东西吃。因为邱峻不知这件事,在回上海的船上,该吃 
饭时,谢裕国问他吃不吃?他想自己没带钱,不能乱花别 
人的钱,就忍受着饥饿坚决不吃。结果到上海时,他已经 
两三顿没吃了,但他一声不吭。 

1997年在太原参加段位赛,在比赛休息日,父亲带他 
去打保龄球,以调节一下情绪。外面的天气非常热,父亲 
邱鑫专拣有树荫的地方走,可他却在烈日下,父亲问他为 
什么不在凉快的地方走,他说:“一个人条件好了,棋就 
练不下去。我要练好棋,就要吃苦。所以,要锻炼自己吃 
苦的精神。”在这方面,印象最深刻的是1997年的全国团 
体赛。在去四川参赛的火车上,邱峻扁桃腺发炎,急得邱 
鑫赶紧找出消炎药给儿子吃,但连吃3天仍不见好。没办 
法,只好去医院,医生建议输液。每天一大早,邱氏父子 
赶到医院,从8点半输液输到11点半,回到旅馆11点50分 
立即匆匆吃饭,然后赶到赛场参加12点半的比赛。连续输 
了5天液,赢了5天棋,其中包括赢了邵伟刚、常昊等著名 
棋手。后来,连俞斌都害怕了:“青霉素是不能多输的。 
”裁判长吕国梁回来对人说笑话:“每天看着邱峻去输液 
,带病在赛场上与人比赛,心里真不是‘滋味’,但是他 
去输一次液,赢一次,每盘都搏到到晚上7点多。” 

勤奋出天才 

邱峻每次比赛,都要用上7至8个小时,难得的是,在 
这漫长的赛程中他从不分心,这种专注态度非一日之功。 
在邱峻11岁时,他就与父亲讨论过怎样才算天才。 
邱鑫说:“天赋加勤奋等于天才。”邱峻说:“主要 
靠勤奋,我相信铁杵磨成针。以前有很多例子证明,小时 
候风光一时的神童,长大后就销声匿迹了。我将来能战胜 
李昌镐。”邱峻还说,邵伟刚与他们一起讨论时说:“勤 
奋也是天才的一部分。”这句话得到很多棋手的认同。 

邱峻的用功,还表现在他对棋的孜孜不倦和忘我的追 
求上。俞斌带徒弟有个规矩:下完棋复盘。以前邱峻还不 
具备参赛资格,俞斌每次给常昊、丁伟复盘,他总是悄悄 
地站在一旁,一站就是3个小时。在国家少年队里,几乎 
没有一个能像他那样从头到尾看别人复盘,这也成为后来 
俞斌收他为徒的一个原因。 

每次全国比赛,俞斌规定晚上7点半开始复盘。邱峻 
下棋盘盘磨到最后一个结束,下到吃晚饭时是常事。有一 
天,邱峻到晚上7点15分才结束比赛,他一看时间,饭也 
没吃,就去复盘。父亲邱鑫让他先吃饭后复盘,邱峻就是 
不吃,及时赶到俞斌的房间。结果邱峻那晚复盘到晚上1 
0点半才回来。那次,与俞斌同住一个房间的中国棋院围 
棋部朱宝训四段感慨地说:“邱峻每天在赛场拼7个多小 
时,回来后再复盘3到4小时,这样的人,不出成绩才怪呢! 

持久战的奥秘 

别看邱峻年纪小,他的心气非常高。 

邱峻很小便开始研究李昌镐了。在围棋界曾流传着李 
昌镐的一个绰号“石佛”的来历的故事。说在李昌镐比赛 
时,有一位日本记者花了几个小时拍了整整两卷,等冲洗 
出来一看,都是一个表情。于是,对李昌镐的少年老成,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等等的议论成了中国棋坛的一个话题 
。而邱峻认为,李昌镐的成功是因为注意力集中,“石佛 
”故事就是最好的注解。 

一段时间内全神贯注容易做到,但要在整天的棋赛上 
都全神贯注,一般棋手做不到。为了做到这一点,邱峻花 
了三年时间磨练自己的意志力。 

在胜负游戏里,一般已经输定的局面,输者总是早早 
离开棋盘。可是邱峻偏偏“不识相”,即使无可挽回的棋 
,他也要死缠硬磨拖到最后,弄得队里的棋手对他这个做 
法很有意见。 

其实这里面有个典故。邱峻12岁时看父亲打坂田荣男 
的棋谱,很着迷。坂田荣男是个在十目数悬殊的情况下也 
不肯认输的日本棋手。不知怎的,邱峻看着看着,忽然幡 
然醒悟,从此明白下棋应该是拼搏到底的道理。 

几年后,邱峻为那次幡然醒悟作了解释,要下棋,就 
要拼搏到底。这有两点好处,一可以作为一种训练,二是 
即使输,也要让对手出身汗。现在看来,这种顽强确实收 
到一定的效果。首先,邱峻确实在大训练量中磨练出来; 
其次,谁都知道与邱峻同台对弈要赢棋的话,不到吃晚饭 
是不出结果的,因而棋手们都害怕在比赛中碰上他。这样 
,邱峻在无形中给对手造成一定的压力。 

去年12月24日,春兰杯开赛前夕,邱峻与好友胡耀宇 
下训练棋,一下就下到晚上7点半。其实,他俩下到6点钟 
时,教练吴玉林曾去叫他们吃饭,让他俩吃完再下。可他 
俩正在兴头上,哪里肯吃饭。像这样的训练,对于邱峻来 
说已是家常便饭。经过这种长期坚持不懈的磨练,培养了 
邱峻打持久战的本领。 

生活,对于邱峻来说,除了棋还是棋。他有很多常人 
看来很可笑的理论:从不穿新衣服,因为“棋还这么臭, 
穿好衣服要被人笑。”从不买好吃的,是因为“吃了好的 
就想更好的,档次上去了,棋就上不去。”……如此等等。 

从6岁学棋起,邱峻就一陷而不能自拔,无论是寒风 
酷暑、雨电雷雹,即使生病,也没缺过一节学棋课。 
也许,我们能从他的成长里找到李昌镐的影子;也许 
,哪一天我们会去探寻他成功的奥秘。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