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d (不要想太多),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平平淡淡才是真--访梁伟棠九段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Aug 19 12:53:39 1999), 转信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8月18日 18:54 体育参考
结识梁伟棠已有几年,一直想同他好好聊一聊棋界中的人和
事,但却苦于没有恰当的机会。新近梁伟棠如愿以偿地晋升九段,
这便给了我们一个“借口”。于是周末晚与梁九段相约“手谈茶
吧”,话题自然从他晋升九段一事开始。
记:首先祝贺您晋升九段。对职业棋手而言,从入段那天起,成
为九段恐怕便是刻意追求的目标,不知您对此有什么体会?
梁:不知不觉中与围棋相伴了二十多年,说来好笑,自己
能成为职业棋手纯属偶然。读小学时,冯曼老师在我们学校
(现荔湾华侨小学)办了一个围棋班,我和廖桂永都是学员。也
许是在围棋上多少有点天赋吧。我12岁进了体校,15岁进入
省围棋集训队。我们这一代棋手大多是10来岁开始学棋的,那
时比较单纯,觉得能够下下棋也不错。然而,一旦以围棋为专业
或者职业,的确是很苦的,尤其是你自认为用了功而又出不了
成绩的时候。老实说,我自己曾有过放弃围棋而从事其他工作
的念头,许多职业棋手恐怕都有过这种念头。但要割舍围棋真
不是件容易的事。
记: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内外棋战的成绩更能反映棋
手的水平,加之实施了等级分制,传统的段位制可以休矣,你
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梁:任何职业棋手都不可能一辈子都奋战在棋战第一线。
事实上,围棋职业化体制的运行需要大量从事管理、教育、普
及等工作的人才,段位作为一种技术等级和荣誉称号,仍然有
存在的意义。
记:据我所知,您83年进入国家围棋队,在北京生活了十
年。这一时期您在国内棋战中较为活跃,也取得过一系列好成
绩。相比较而言,近几年的战绩明显差了许多,这是否与回到
广东有直接关系。
梁:在国家围棋队的十年的确是一段难忘的时光,也是自
己在围棋上用功最勤的阶段。决定从国家队回省队有许多原因,
一方面,在北京呆了十年,虽然用功、吃苦不少,但终究没能
在国内棋战中问鼎,感觉能学到的东西已学到,不能学到的东
西再呆几年也未必能学到,因而希望换一个生存的环境。另一
方面,家庭问题也是一个因素。但我对这一选择并不后悔,因
为参加棋战不是也不应是棋手唯一的使命,能够做的事还很多。
记:现在有许多著名的棋手都开了“围棋道场”,您是否也
有这样的打算?
梁:实不相瞒,当初从国家队回来时便有这个想法,广东
也有不少朋友热心此事,但目前条件似乎还不够成熟。
记:目前在广东队,每年的对局数大概是多少?作为职业棋手,
您觉得要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和水平,每年多少对局数较为适
中?
梁:近几年的对局数我没用心统计过,每年不会低于四十
局吧!至于每年维持多少对局数较为适中,恐怕也是因人而异的。
目前中、日、韩棋界都是这种状况:成绩越好的棋手对局数也
就越多,比如像常昊。对年轻棋手,多参加比赛能够丰富实战
经验。但对我们这样的棋手能否维持和提高水平与对局数的多
少关系并不大,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对局的时候是否也把精力
放在棋上。二、三十年代日本的许多著名棋手每年的对局数不
过二十来盘棋,据说秀哉本因坊一年难下几盘正式的对局,不
也保持较高水平吗?
记:今年国内开始实行围棋甲级联赛,广东队也是参与的
队伍之一,您怎么看待这一比赛。
梁:主客场制的围棋甲级联赛是探索围棋市场化的一个尝
试,我想它的着眼点在于普及和推广围棋,使之有更多的爱好
者和支持者,毕竟职业围棋直接或间接地靠棋迷来养活。至于
有人说这一赛事为地方队的棋手提供了更多的对局机会,我想
倒是其次。但如何搞好主场比赛,各队都在探索之中。
记:这让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广东的职业围棋水
平在全国也算中等偏上的,但业余围棋水平却不尽人意。历届
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赛,广东几乎都是名落孙山,您认为原因
何在?
梁: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历史地看,广东围棋的群
众基础较之江、浙、四川等地要薄得多,象棋却刚好相反。按
照许多人的想法,广东经济发展位居前列,许多体育项目也开
展得很好,业余围棋活动也应火爆才是。但围棋有它的特殊性,
不好一概而论。不过近几年情况已有很大的改观,广州市陆续
出现了许多下棋场所就是一个例证。当然,要赶上围棋发达地
区,我们大家都还需要努力,尤其是作为围棋工作者来说更应
如此。
记:对我们来说,围棋是一种业余爱好,但于您却是一
种职业。不知您有什么业余爱好。
梁:我业余爱好主要是看书,这十多年,自己也的确看了
不少围棋以外的书籍。古人说:功夫在棋外,我的确有这样的
体会。这使我对围棋的理解更为全面和成熟,那是不能单靠比
赛成绩来衡量的。如果说这就是所谓围棋的境界,我觉得现在
自己的境界比呆在国家队时要高。除看书外,很多时间就是给
报刊写东西,有时也和朋友去唱唱卡拉OK,打打保龄球之类的。
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围棋,您认为围棋这东西
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好处,是否会教自己的孩子学棋,甚至
让她成为职业棋手。
梁:我觉得围棋让我深知什么叫“挫折”,因为它的胜负是
严酷的。对于生活环境优越的独生子女,围棋无疑能磨炼一个
人的意志,当然围棋肯定还有其他的益处。至于自己的孩子是
否学棋或成为职业棋手,那就随缘吧。但至少我不会反对自己
的孩子去当职业棋手,如果她真有围棋天赋的话。
不知不觉中与梁九段聊了三小时,“手谈茶吧”也要关门了。
原打算借此机会摆上几子让梁九段指点指点,看来只好等下一次
了。刘远明 美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