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d (andy),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千年老二俞斌终成霸业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20 15:31:49 1999), 转信
在23年的围棋生涯中,俞斌屡屡与冠军无缘,却常常和亚军
难舍难分。这次登上第九届亚洲杯电视围棋快棋赛的冠军宝座,是
否意味着他对自我的突破?
在国家围棋队中,好人缘的俞斌绰号最多:鱼头、儿童团长、
宝贝、洗衣机……一个绰号便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千年老二”俞斌围棋九段终于不甘人后、一跃而起!
在1997年5月15日落幕的第九届亚洲杯电视围棋快棋赛
上他连闯小林光一、李昌镐和王立诚三关,令人信服地登上了冠军
宝座。以此骄人战绩,他不仅成为第一位在此项赛事上称王的中国
棋手,而且也是对他自己的一个重大的突破。真可谓不鸣则已,一
鸣惊人。
说来奇怪,今年刚好步入而立之年的俞斌,在围棋界虽然成名
较早、名气不小,但运气一直不佳。在此次成功之前,20余年的
围棋生涯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重要赛事,他仅获得过第九届
新体育杯围棋赛冠军,其他比赛一直和冠军无缘,却常常和亚军难
舍难分,因此棋界戏称他为“千年老二”。就连俞斌自己在第四次蝉
联全国个人赛亚军后也自我解嘲地说:“这几年冠军走马灯似地换,
而我‘老二’却总是不动窝。”
突破自我
来自浙江天台的俞斌,7岁便开始学棋;12岁进入国家少年
围棋队;1982年被定为三段;1991年又晋升为九段。论棋
力,俞斌早已步入了一流棋手的行列。
也许属羊的缘故,俞斌给人的印象是两个字:平和。平和的俞
斌不仅在围棋队人缘极好,而且在新闻界人缘亦极好。记者们对俞
斌的评语是:作为一位九段高手,俞斌没有丝毫的霸气、傲气,没
有半点架子,更没有古里古怪的嗜好、习惯、忌讳,难能可贵。
棋如其人。围棋行家介绍,俞斌的棋下得聪明,但少有出格之
举,也少有惊人之着,总体风格与其性格一样,也是那两个字:平
和。平和的风格决定了俞斌的棋局是:比他差的,他很少输;比他
强的,他很少赢。
平和为人,这是长处。平和下棋,是不是长处呢?说不准。行
家的评价是:俞斌有很多次眼看冠军就要到手了,结果却又丢了。
这或许有棋力未到火候的因素,但主要的因素不在棋力。平和的俞
斌,缺少一点关键时刻刺刀见红、生死搏杀的血气方刚。
如果行家的评析有道理,那么俞斌此次在亚洲杯电视快棋赛的神
勇表现,是不是正标志着他已逐步突破自身性格的局限呢?人们拭目
以待。
绰号最多
国家围棋队人人有绰号,俞斌可谓绰号最多,诸如“鱼头”、“儿童
团长”、“宝贝”、“洗衣机”等等。
“鱼头”自然是由他的姓氏衍生出来的。每逢俞斌有重要的对外赛
事,中国棋院的食堂里人们会相互提醒:“今天可别吃鱼头哦”。
俞斌在棋队里与小一辈的常昊他们相处得很融洽。小弟弟们找他拆
棋、摆棋,他二话不说,很耐心很认真地一步一步走,指出此着之妙,
那着之臭。因而,常昊等后起之秀私下里常说:从俞斌那里学到了不少
东西。每当常昊他们几个新秀在重大比赛中获胜后,常常都要叫上俞斌
一起庆贺;他们外出游玩时也都愿意邀俞斌同去。于是,俞斌又有了“
儿童团长”的绰号。
常昊、王磊、周鹤洋和邵炜刚等聂马六大弟子近来接连在国内国际
大赛上获胜,外界都把功劳归结于聂卫平和马晓春两人,说他俩带徒有
方。而棋院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要强调一句:俞斌以及少年队教练
吴玉林功不可没。
“宝贝”这个绰号,则缘于俞斌机智活泼的性格。有他在,无论是
在气氛紧张的观战室,还是在激烈争论的研究室,都会传出愉快的笑声。
气氛沉闷时,便会有人感叹:“宝贝”怎么还不来?太寂寞了。
“洗衣机”的外号则是根据俞斌的棋风得来的。他下棋时酷爱实地,
一上来老是先捞空。捞空之后,大龙必须做活,而“大龙做活”在日语
中的发音开头是洗,于是“洗衣机”的外号就叫开了。
电脑专家
俞斌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玩电脑。在这之前,他曾经喜爱过弹吉他
和钢琴,然而这些爱好都不能与他对电脑的热情相提并论。
早在1983年时俞斌就接触过电脑。因为他父亲就在统计局研究
电脑。但那时他对于电脑编程知识还不甚了解。
进入国家队后,俞斌发现队里有一台电脑没人管、没人用,就接手
摆弄起它来。1988年他开始学习DOS,并慢慢摸索用电脑编制程
序。由于他天生脑子活,加上肯学,电脑在他手中搞出了名堂:他编
制的程序能在比赛结束后20分钟便打出完整的棋谱!
他编的程序还在围棋大赛秩序编排工作中大显威力,使排序效率
大大提高。过去,段位赛编排工作是一项令人头痛的事,算高低分非
常繁琐,常常要花一整天时间;四轮一算,大家等着计算结果再抽签。
自从用了“俞氏程序”,算分编序工作就简单轻松多了,一轮一抽签,
非常管用。现在中国围棋协会实行等级分制度,其计算采用的也是“
俞氏程序”。
“俞氏程序”还在围棋谱的电脑排版上大显身手,被围棋报刊普
遍采用。这种挂在北大方正排版软件上的程序,在围棋出版业的应用
上大有前途。
俞斌还搞了一个庞大的围棋资料库,每年都输入数百局棋谱。这
些棋谱按比赛类别、棋手等分门别类,管理井井有条,查找检索非常
方便。
可以说,俞斌利用电脑服务于围棋的贡献,当今任何人也无法与
他相比。为此,国家体委训练司还曾专门发文表彰俞斌。
对于电脑,俞斌也把它看作自己的一项事业。但电脑和围棋相比,
他认为:“我可以放弃电脑,但我绝不会放弃围棋。”
*注本文摘自《时代潮》杂志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