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俞斌的成长历程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Mar 23 09:20:22 2000) WWW-POST


 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度过
  曾两次荣获“新体育杯”冠军、“亚洲杯”电视快棋赛冠军的围棋高手俞斌九段,新

伊始,又打进了第4届LG杯世界棋王战决赛,在前两局中,与韩国的刘昌赫战成一平。

  俞斌不但棋下得好,而且会电脑、日语、英语,能弹吉他、钢琴。最近,我们走访
了他的父母。俞斌父母说,家教的秘诀没有,但可以谈谈他的成长过程。
  俞斌的父亲俞慈伟,曾任浙江省天台县统计局局长。母亲许杏元当过老师,后来做
统计工作。
  俞斌出生于1967年4月16日。出生后他就被送到位于天台县水南村的外婆家,直
至7岁才带回城关上幼儿班。外婆家比较穷苦,断奶后没吃什么营养品,只是每天给他
喂酱油粥或咸菜粥。3岁时,有一次被妈妈带到学校,中饭是豆腐佐餐的蕃薯粥,俞斌
高兴得手舞足蹈。
  俞斌父母说,那时将孩子寄养在外婆家,是因为我们要工作,没法带孩子,并不是
为了培养孩子刻意这么做的。但是让孩子从小过苦日子,能磨练他们的意志。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
  俞斌7岁回城关上幼儿班时,姐姐上二年级,在学珠算。不知什么时候他从姐姐那
学会了打珠算百子。这一举动,引起了父亲的注意。从此,父亲开始教他下象棋。想不
到,他进步神速。后来,父亲将这件事告诉了在体委工作的金正铨。金正铨听后,马上
动员俞斌的父亲教俞斌学围棋,说这是一条出路。因为按当时的规定,俞斌姐弟两个,
至少有一个要上山下乡。如果一个有出路,另一个就可以留在身边,这样两个人都不用
上山下乡了。于是,俞斌父亲决定让俞斌学围棋。前三个月,夫妻俩在家里教,后来,
俞斌就读的城关二小成立课外兴趣小组,该校的老师叶声榕把俞斌拉去下围棋。过了两
三个月,叶声榕发现,俞斌的悟性出奇地好,已经不让子就可以对弈了。叶老师和俞家
商议,决定请叶老师的高足王修田(现是业余六段)当老师。自此以后,王修田每天晚
上和星期天到俞家教棋,一连教了三年,分文不取。1976年俞斌代表天台队参加省里的
比赛,荣获儿童组冠军。1978年代表台州队参加成年组比赛,又取得第4名的好成绩。
11岁时俞斌就进入省队,15岁入选国家队。
  谈起这段经历,俞斌父母说,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无私的帮
助。除了天台的许多热心人外,在省队,陈忠水、姜国震、居伟钊、孙国梁等人都给予
了俞斌无微不至的关怀。
  家庭教育,身教重于言教
  在谈到家庭教育时,俞斌父母说,我们夫妻俩对工作十分负责、投入,几乎年年都
是单位里的先进。生活上却十分节俭,家里做饭的煤球、煤饼都是自己做,这对孩子影
响很大。两个孩子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穿短了加长,穿破了加补丁。俞斌姐弟俩放学
回家后都干家务活,扫地、洗碗、烧火(拉风箱)、烧简单的饭菜、做煤球、洗衣服、
拔草等。俞斌去杭州学棋时,爸爸送他四个字:“艰苦奋斗”。在杭州期间,要求他每
周给家里写一封信,说说学棋、学习、生活的情况;父母每星期回他一封信,勉励他百
尺竿头求再进一步。后来家里装了电话、买了电脑。联系就更方便了,每星期,俞斌总
要打两三次电话,询问父母的身体状况,汇报棋艺是否又有长进。
  俞斌父亲在年近半百的时候开始自学电脑,居然还做过计算机专业大专毕业生的实
习辅导老师。在父亲的影响下,俞斌也自学了电脑,并且成了电脑围棋高手。当年聂卫
平在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过五关斩六将”,使中国队最终坐上了王位。国家体委
把一台电脑奖给围棋队,因为俞斌已自学了电脑知识,于是围棋队就把管理电脑的事儿
交给了他。
  当时的电脑里装了一套由商家提供的棋谱管理程序,因为是外行编制的,很不实用。

俞斌重新编制了一套可靠实用的围棋软件,大家都认为这套软件比原来的那套好多了。

  初获成功,俞斌信心大增。1992年,围棋队的电脑升级后,俞斌改编了原来的棋谱
管理程序,使功能更加丰富,操作更加简便,可以很快查找到需要的信息。从此,围棋
队在每次围棋赛结束后,都用这套软件将比赛棋谱打印出来,然后送到传媒机构。以至
于后来《围棋》、《围棋天地》等刊物都用这套软件直接出图进行编辑。
  电脑还成了俞斌得心应手的信息处理工具,和增长棋艺的良师益友。几年来,他把
精彩对局的棋谱分门别类地输入到数据库中。在重大比赛之前,从电脑中调出对手的详
细资料,研究对手的棋风、特点和行棋思路,这无疑为他战胜对手带来益处。
  1997年3月初,身在北京的俞斌代表中国棋手,通过互联网与在日本棋院的小林觉
九段展开了一场厮杀,开创了国际网络围棋比赛的先河。
  俞斌父母认为,家长和老师要教会孩子学习方法,而不一定要孩子死记硬背多少东
西。因为只有教育孩子如何学习,待到他主观上想学习时,他就有办法学好。俞斌初中
毕业后就专心学围棋,但后来他学什么都得心应手。比如日语、英语,妻子是日语专业
毕业生,在俞斌面前,有时还自叹不如。他的吉他也弹得不错,常在月下自弹自唱,其
乐融融。
  俞斌父母说,除了学习方法,还要教育孩子学会如何做人。现在国家富了,家庭生活

好了,为了让子女多学一点儿东西,有的家长不惜花钱请老师,但却往往疏忽了思想品
德“营养”的注入。俞斌能在围棋道路上成功地走出来,除了天斌、名师指教外,与他
有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观分不开。
  对于孩子的选择,父母既要尊重又要当好参谋
  在俞斌的成长过程中,有多次关键性选择。第一次帮助俞斌选择了围棋之路。第二
次,帮助俞斌跳级。俞斌在上四年级的时候,想跳级。对于俞斌这一想法,老师非常慎
重并到俞家征求意见。后来根据俞斌的学习情况,他们尊重了俞斌的意愿,破例让他跳
入五年级,后来他竟然考入了县重点中学。第三次是在初中升高中时,他以高分升入了
杭州一中。面对以后上大学还是下围棋的关键选择,为此父母来到了杭州,在了解俞斌
的想法后,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最后支持俞斌选择下围棋。第四次是俞斌入选国家
队后,曾有一段时间分心旁骛,转而热衷于牌类、吉他、电脑,而在围棋上下的功夫不
够,因而在那段时间几无建树。1987年,俞斌参加了第9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赛前
雄心勃勃想夺冠军,结果竟输给日本今村文明七段,只获亚军。这一次的失败,将俞斌
唤醒。从此,他又埋头钻棋,终于扬名棋界。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9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