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d (andy),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马後桃花马前雪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l  7 15:28:06 1999), 转信

http://sports.sina.com.cn1999年6月10日00:25曾经沧海

马小输了,输给新婚燕尔、不在状态的常昊。占了大半盘的忧势,
马小被人翻盘是有一点可惜。有人说他是现今小李一人之下万人
之上的副帅,为他大报不平,我就不感苟同。

我看马小的棋,还没有那麽高的造诣。无可否忍,马是天分很高
的棋手,五年以前,他正是靠的这种天分,一马当先,成为中国
棋士登上世界棋赛颠峰的第一人。记得当时有文章吹捧这位怪才,
说他不是用功型的棋手,业余生活非常丰富,还谈得一手好钢琴。
或许他真有过目不忘的鬼才,还有一点异想天开的妙智,一部三
十六计与围棋还真算得上入木三分,颇得孙吴子的用兵精髓。但
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马小後来的每况愈下,正是他自视太
高的结果。

天分,可以带来成功;但天分,又往往是守业的大敌。人们常说,
棋手分为均衡型和实战型。我觉得,这太笼统,不如说是三类:
工夫型,这类棋手思路缜密,没有大起大落,偏重实地。这类棋
手的代表是赵治熏,小林光一,以及正在转变风格的小李。飘逸
型,这类棋手往往才华横溢,大局观、均衡感极强,中盘杀力也
很历害。其代表人物象当年的吴清源、藤泽秀行,全盛棋的老聂
和武宫。力战型,算力深厚,棋路很野,象当年的扳田剔刀,现
在的韩国四大天王(小李以前也属此类)。

我最欣赏飘逸型棋风,因为他们的棋,忽而大开大盍,忽而如涓
涓流水,令人回味无穷。

马小的棋,从天分上讲,是可以和吴、藤、聂、武比肩的,但也
许是出身於江南水乡的缘故,他的棋总是秀气有余而力度不足。
他的所谓飘逸,有时候变成了逃跑,哪有一点飘逸的味道?他偏
重实地的棋风更象工夫型棋手的棋,但总是有一点浮澡。这就象
南慕容,小巧腾挪,与北乔峰的豪迈厚壮,还是有一点点的差距。
印象里有一年应氏杯,马小和藤泽过招。藤泽连续几步在五线上
跳、靠、飞、扳,那才是真正的飘逸,那是孤鸿海上来,横池不
敢顾,廖廖几手,全盘一片生气。回头看一看在三线挣扎的马小,
给人的感受则全变了样,那叫哥翁喊上来,是横不敢过,小家子
气。这就是剑客高手与大宗师的差别。以後几年,马小虽然长了
棋,但他的飘逸仍然是有些局限。马後桃花马前雪,这是马小的
棋面临的境地。

那一年聂马争雄,每一局都是聂师付做好中腹,马小颤颤兢兢地
打进去,佼幸治孤成功,棋如其人啊。不好看,不奈看。

至於三十六计,我以为那是个偏门。曹熏玄的扇子是低级偏门,让
人恶心;马小的奇门遁甲要高级些,因为有一些文化内涵。但是棋
才是棋手的生命,浸淫於计谋中,就自落了下乘。所以马小被小李
压得抬不起头,不是棋力的差距,而是剑走偏锋的心态。这种心态,
遇到江南七怪、全真七子这样的"高手"或许有用,但砰到五绝高手,
就不堪一击了。
以马小的天分,想改是不容易了,因为他太聪明,也太潇洒。从前
景来看,我更看好常昊,只要他别走师父的老路。对於快要不惑的
马小来说,他真的能悟道而不惑吗?难!

因为马後桃花马前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ww-post@bbs.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