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围棋:有意输棋怨谁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Mar 21 14:09:48 2000) WWW-POST
http://sports.sina.edu.cn 2000年3月20日 17:33 体育周报
中国围棋名人战无疑是我国最高规格的围棋赛事之一,13年来,不仅发现和培养了一
批批围棋新锐,对促进我国围棋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今年有64位专
业棋手参加的名人战预选赛却出现了有意输棋的消极现象,尽管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且
一般是地方棋手所为,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思索。
作为主办单位,当然想将这一传统比赛办得有特色。如本届名人战就体现了向青少年
棋手倾斜这一特色,除国手及部分省市等级分相对靠前的棋手外,近一半是国少队有潜质
的小棋手。小棋手们初登大雅之堂,手不容情,像武汉籍的景石二段竟将华以刚八段斩于
马下,大多地方五至七段棋手均栽在这些后生手下,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名人战爆冷门
的消息。从培养少儿棋手的角度看,这种效应正是主办单位所期待的结果。
能够应邀参加名人战预选赛的地方棋手是幸运的。只不过客观上因经费原因,主办单
位提供给他们的条件是每盘出场费400元人民币,交通、食宿等一切自理。同时被邀请参
加名人战、NEC赛的棋手尚有回旋余地,那么只是5号报到、6号参赛的棋手,从时间、精
力、经济等方面考虑都不划算,故少部分人确无心恋战。当然作为专业棋手,这不应该成
其为他们输棋的理由,输棋主观上总有不足,有意输棋则更是万万不该。
培养少儿棋手无可非议是当务之急,但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职能部门也切莫顾此失彼
,尤其是别冷落了地方棋手,他们同样在各地为培养、输送少儿棋手默默奉献。虽然我国
围棋市场开发刚刚起步,但总体上地方棋手的日子是非常艰难的。中日围棋擂台赛那些年
,我国曾有过不少头衔的比赛,地方棋手均有用武之地,随着棋赛的减少,特别是围棋项
目告别全运会,地方棋手大多在为生计发愁,连著名女国手芮乃伟都为衷爱的围棋四处漂
泊,可以想像各地专业棋手的处境。
职能部门只有下大力改革,把深受人们喜爱的围棋运动尽快地全面推向市场,为高水
平的棋手和大量少儿棋手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有志于献身这项事业,才是我国围棋
运动良性发展的根本。 叶华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4.19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