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oes (从头再来),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我的老师赵南哲8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May 31 15:35:09 2000) , 转信


(八)

京城棋院是老国手和一般围棋爱好者经常出入的一个场所。赵南哲在那里结交了很多人。
其中一个就是新义州的服装商金时生。两人虽然是第一次碰面,对弈一局后又变成十
年知己,关系也就渐渐熟起来,一天,禁不住金时生的劝说,赵南哲就去了趟新义州。

有道是“到处有青山,处处有棋客”。新义州那边的棋迷听说金时生把朝鲜第一位职业
棋手赵南哲请到了新义州,心下里赞羡不已。于是大家就忙着装备隆重的欢迎会。他
们觉得新义州没什么好的东西拿来招待赵南哲,于是就请他到鸭绿江对面的安东饱食
了一顿牛肉。当时,由于“大东亚战争”爆发,物资匮乏,朝鲜国内难得吃上一顿牛
肉。

赵南哲今天去金家,明天去赵家,到处都受到爱好者的热烈欢迎,自己也得以欣赏八道
江山美丽的风景。虽然日子过得悠悠自得,但由于战争的爆发,人心一天天惶乱起来。
新年一过,青年人都被征召到徒有虚名的“报国军”去参军。

赵南哲再次回到智一山的父母身边,过着隐居生活。战况象西下的夕阳,日本侵略者一
步步败下阵来,所以宪兵部队就疯狂地征召青年人参军。虽然自己没犯什么罪,但作为
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实在不愿意过这样苟且偷生的生活,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加入征
召的行列,成为一名预备役士兵。

一天,赵南哲从全州返回智一山的途中,路过距离智一山两公里的山麓南边向阳住着一
户人家。他下意识地走进院子,突然眼前一亮,被院里的情景深深吸引住了。

院里有一位头带蝴蝶结的少女,正在翻晒着满院的稻谷。下午的阳光照着她的红上衣,
美丽的脸庞被映照得象熟透的好苹果一样,显得更加可爱。

“世上有这么漂亮的女孩啊!……”赵南哲的胸口突突跳个不停。虽然那时人们仍然恪
守“男女有别”的旧传统,但此时的赵南哲被她深深吸引着,丢了魂魄似的望着她。少
女看到陌生的男子这样不礼貌地盯着自己看,羞的她急忙跑回房里去了。

赵南哲对这天仙般的少女着迷了,竟然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

“我要娶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为妻。”

以前他疯狂地迷恋围棋,做梦都没想过娶媳妇。然而在看到这个女孩的那一瞬间,仿佛
是“前世姻缘”注定了似的,他突然产生了这种想法。

赵南哲是小儿子,于是他先把事情前前后后,一五一十地讲给母亲听,请母亲帮他提亲。
母亲和父亲赵凤九商量后,觉得正式求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是偷偷看上人家的,所以羞于出口。第二,人家是当地家产300亩的富有人家,怎么
会舍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穷棋手呢。

当时,人们视体面为生命,如果这样莽撞的去求婚,一旦被拒绝的话,整个家族就大丢
脸面。所以他们绝不会那样做。父亲的态度如此这般,赵南哲不言退缩,坚定求婚信念。

“天无绝人之路”。经过多方打打听得知,女孩的父亲是一个笃信“孔孟”的儒教徒,
更巧的是她的父亲和哥哥都是个大棋迷。

“好极了,天助我也!”于是赵南哲只身踏上了求婚之路。赵南哲采用的是“曲线求婚”
战术。现在,每当赵南哲想起当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津津乐道。由于女孩子的父亲、
哥哥都是围棋迷,赵南哲更加坚信自己所学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接近他们。

和预先设想的一样,女孩子的父亲、哥哥非常欢迎他。象他们这样的棋迷都把职业棋手
看作如神灵,如今见到赵南哲,别提有多高兴了,感谢还来不及。

下过一盘棋后,大家就象是十年知己,随便聊天说话,非常亲密。这样一天天,三人的
关系就亲近了起来。

为了使自己的“曲线求婚”的策略成功,赵南哲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和女孩父亲、哥哥
的对局、复盘中。有时还故意下成平局,以激发他们下棋的兴趣。

一切进展顺利,“曲线求婚”战术没过多久就大获成功。反过来到是女孩家积极督促举
办定婚仪式。当时父母之命是至高无上的,因此赵南哲轻松得偿所愿。

赵南哲如愿地娶了那个头戴蝴蝶结的女孩为妻。那是1945年5月一个鲜花盛开、绿草
成茵的春日傍晚。新郎23岁,新娘19岁。结婚仪式不象现在大多在白天举行,有的
还要举行新婚蜜月旅行。当时的仪式是按照朝鲜传统仪式进行的。傍晚时分在新郎的
庭院里,一对新人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进入洞房。这就是应验了当时的一句谚语,
在黄昏时候送女儿出嫁才是“婚”。

洞房花烛的第二天,赵南哲看着称心如意的新娘,仿佛是摘到了天上的一颗星星。想到
这里,他同时又有点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她。他也为自己利用下棋的方式达到结婚的
目的而感到有些愧疚。

赵南哲这些愧疚都是毫无意义的。新娘不但容貌美丽,心地善良,甘心情愿把自己的身
心全部奉献给自己的丈夫,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做一个贤内助。师母崔忠顺的这种品
德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记得60年代在仁岘洞时期,每年春节,我们这些弟子们都
聚集在老师家里,连续三天三夜吃住,师母总是面带微笑,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

“仁岘洞申请书师母的那种风范再也见不到了,已经成为追忆”。金鹤镇教练感慨地说:
“赵南哲先生能在这片土地上开创如此灿烂的围棋文化,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很大
程度是得益于师母的无私帮助和奉献。”

赵南哲沉浸在幸福之中,日子不知不觉间过了将近100天。这一天是1945年8月15
日,朝鲜从日本统治下解放了。全村响起了惊天动地的“万岁、万岁”的欢呼声。赵
南哲也禁不住和大家一起高声呼喊。

在欢呼之余,赵南哲感受到更多的孤独、烦恼。他在仔细分析日本的情况,另辟蹊径。

“虽然日本战败了,但日本仍然是一个强国。日本把围棋作为一种健康的娱乐活动普及
到社会中,大大提高了公民的涵养。”“我应该做的是使人们明白通过学习围棋可以提高
人们的精神素养,围棋作为健康的大众娱乐活动,应该发展成为有益于国家的文化事业。”

经过深思熟虑,赵南哲踏上了“围棋报国”的开拓之路。

赵南哲老师的岳父崔锡洙老人是一个大户人家的独生子,也是一位传奇人物。30年代他
是新闻报道中的焦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二十岁刚出头他把父亲送给他的田地和房
屋都分给邻里贫穷人家,分文不取。他父亲非常生气,以儿子精神不正常为借口诉诸法
律,要收回分发出去的田地和房屋。

崔锡洙说:“我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人生来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有人一直生活在贫穷
里。”结果崔锡洙胜诉了。

崔锡洙老人也是韩国围棋界一大功臣。他把女儿嫁给赵南哲,不仅使他有安定的生活,
而且在围棋事业上也支持赵南哲。在他晚年的时候他还为幼儿围棋教育东奔西走。权甲
龙6段就出自这个幼儿围棋教室。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附件: (0 字节)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