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uhpdx (我是大侠我怕谁),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决战当湖之滨 (二)(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pr 14 12:06:16 2002) , 转信

而中国棋院的5人名单却迟迟不能敲定。各地棋迷纷纷出谋划策,有的说要请烂柯山的仙人
来参赛、有的说《儒林外史》里的那个王太很厉害。而网上评选出中国古来十大高手分别
是:唐代的顾师言、宋代的刘仲甫、明末清初的过百龄、周懒予、清代国手黄龙士、范西
屏、施襄夏、当代棋手聂卫平、马晓春、常昊。

    中国棋院对网上经由三千万棋迷评选出的这十大高手非常重视,决定5人名单就从这十
大高手中选拔产生。上述7位古代棋手分别经由时空转换器来到现在的北京城,一时观者如
堵。此7人都不愧为独步一代的国手,心理素质极佳,处变不惊,对身外世界的巨大变换丝
毫未显不知所措的迹象,棋院外列队欢迎的高段棋手们暗暗佩服,心想若没有这般“泰山
崩于前而目不瞬”的修养,如何能面对波澜翻覆变化无常的棋局呢!

    选拔赛采用双败淘汰制,用时不限,为了公平竞赛,当代棋手与古代前辈对弈时还是
依座子的规矩,对当代棋手来说,无非是下几局对角星而已,并不吃亏。7位前辈都极谨慎
,略显拘束,但一到赛场见到楸枰与黑白子,就好比将军见到骏马、剃头匠看到长而乱的
头发,技痒难熬,个个喜上眉梢。

    选拔赛第一局由顾师言对阵常昊。赛前人们普遍预测常昊在布局阶段便能取得领先优
势,因为现代棋手比之古代棋手进步最大的就是布局理论,岂料顾师言大局观极好,眼界
空阔,有泱泱大唐气象,屡屡祭起“镇神头”,筑起中腹势力。反观常昊却斤斤计较于边
角的得失,虽然实空领先,但全局大势却有利于顾师言。如此看来我们的围棋史也应改写
,着眼中腹的“宇宙流”决非千年后的日本武宫正树首创,而是始于唐代国手顾师言。也
许是首次参加这样重大的赛事精神紧张的缘故,常昊发挥失常,中盘战吃了大亏,虽然在
官子上捞回不少便宜,无奈前半盘落后太多,最终执白以一子半告负(按古棋规则,白棋
先行不贴目),爆出首轮比赛最大的冷门。

    赛后顾师言身穿唐代九品官服与棋迷见面,有记者问:“顾大人对常昊这位年轻棋手
有何看法?”

    顾师言道:“顾某当年与扶桑王子对局,第36手‘镇神头’一子解双征,那扶桑王子
苦思良久无良策,自知非吾敌手,随即认负。小常与那王子相比,风度稍逊。”言下之意
是说常昊没有早早地认输。

    首轮其他对局的结果是:范西屏中盘胜刘仲甫、施襄夏九子半大胜周懒予、马晓春2又
3/4子胜聂卫平、黄龙士中盘胜过百龄。

     首轮比赛有不少花絮,棋迷们最津津乐道的是施襄夏与周懒予。周懒予落子极快,似
乎不假思索,而施襄夏每落一子都要想老半天。周懒予下过一着棋之后就在赛场里东张西
望踱方步,与棋迷亲切交谈,不摆国手的架子。有一棋迷刚好在书店里买了一本莫言的《
檀香刑》,周懒予借过来翻阅。这局棋下了两天,周懒予一边看书一边下棋,下到后来见
局势不利,才忘了看书,然而已回天乏力了。输棋的周懒予倒也看不出有何沮丧之意,还
书给那个棋迷时胜固欣然输可喜地说:“这书不好看,坏了人的兴致,兄台能否为我另寻
他书?”

    聂卫平首轮败北后,向棋院提议由38岁时的聂卫平来下后几盘选拔棋,理由是现在的
聂卫平大脑缺氧严重,没有“氧立得”那是寸步难行。棋院领导原则上同意了,但考虑到
如果让时空转换器转出38岁时的聂卫平,那么当今世上岂非就有两个聂卫平了,会不会造
成无法控制的后果?于是去征求发明家的意见,发明家说只要这两个聂卫平不要相互见面
就无妨。

    38岁的聂卫平果然骁勇,第二轮轻取老将过百龄,使得过百龄成为十强战中第一个遭
淘汰的棋手,被提前送回三百年前。

     紧随过百龄之后被送走的是北宋国手刘仲甫,在激烈的中盘绞杀之中他不敌周懒予,
这次周懒予手中的书是《聊斋志异》,这本书在周懒予那个时代是看不到的,蒲松龄那时
还是个小孩子,周懒予真是幸运,能读到还没有写出来的书。周懒予精妙的着法令刘仲甫
频频长考,为他赢得了很多看书的时间。

    在胜者组中,黄龙士中盘挫败顾师言、范西屏2子半击败马晓春。施襄夏与常昊本轮幸
运地轮空。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7.1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