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rk (大蘑菇),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天涯棋客(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26日11:14:0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连载:天涯棋客(一)
芮乃伟
----------------------------------------------------------------------------
----
初学围棋
下棋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我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下棋的,那是1974年,我在上海市南京西路第二小学读
书。弟弟芮乃健比我小一岁半,上三年级。爸爸妈妈让我们学棋,并不全是为了让我们
益智健脑、陶冶情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我们将来的生活。因为当时青年人中学
毕业后郡要上山下乡,他们就考虑让我们学点东西,如果学得好,也许就可以因此而留
在城里。
就算是去了农村,也有机会出来比赛,没准还能回家来看看。
所以,爸爸妈妈一直在寻找,看看有什么东西适合我们学的。
我们刚开始学的是打乒乓,花了不少的精力,还到静安区的一家乒乓球训练馆去练过。
可能是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后来便逐渐停了下来。爸爸妈妈还买了小提琴让我们拉,最
后也不了了之。
爸爸喜欢下围棋,经常在家里和朋友还有我舅舅下棋,我虽然常常看他们下棋,可是看
不懂。这时,爸爸又有了新的想法:既然这姐弟俩没有什么别的才能,那就试试下围棋吧
。
就这样,爸爸开始教我们关于围棋的一些简单的下法和死活。一开始他要让我们十儿个
子。其实爸爸水平也不高,老是点三三。我记得他让我们九个子,就点三三,到最后要
是我有一百十个子,他就算我赢。我们家有一张玻璃桌面的台子,下面压着一张纸画的
棋盘,我和弟弟历健在上面摆眼,他做一个眼,我做一个眼,做了满盘的限。因为那时
我们刚刚学会,棋要做两个眼,所以我们做了满盘的眼。
爸爸教我们下棋是在1973年底,到1974年初的时候,爸爸打算把我们送到外面的训练班
去学下棋,那样正规些,提高也更快。正好1973年以后,上海恢复了很多围棋训练班。
我们家所在的静安区体育俱乐部也有围棋训练班,爸爸到处找朋友托人。那时候要进围
棋训练班学下棋是很难的,记得是先找了教国际象棋的老师,然后由国际象棋老师再把
我们介绍给教围棋的老师,真是费了不少周折。
那是一个下午,爸爸领着我和弟弟跨过了一条马路,来到了静安区体育俱乐部,找到了
围棋训练班。围棋班设在一幢老式的旧楼里,门槛很高,当我迈着一级又一级的台阶朝
围棋班走去的时候,心里怯怯的。走进教室,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大棋盘,上面钉
了很多钉子,不像现在的磁石棋盘。黑子白子都是大铁片,中间有个洞,可以挂到钉子
上去。我觉得那个棋盘比我后来见到的所有棋盘都要大,可能是我那时太小的缘故吧。
当时,尤伟良老师和章照原老师都在教室里,他们都很瘦。尤老师戴着眼镜,章老师虽
然没戴眼镜,但看东西很费力。第一次见面,我很想向老师显示自己会下棋,就指着大
棋盘急不可耐地说:“这黑棋是死的!”我以为老师会很惊讶,可是名师只是轻描淡写
地说了一句:“这黑棋当然是死的。”我当时指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图,那七八个子一个
眼也没有,还自以为是。老师让我和弟弟下了试验棋,根据我们的成绩,把我们都定成
了二十二级。就这样,我们留在了围棋班。
围棋课一周三次,每次下午三点到六点左右,我和弟弟一放学就去围棋班。我们都觉得
下棋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所以每次去围棋班都兴致勃勃。在围棋班,先是老师给我们上
课,在钉满钉子的大棋盘上做各种图,讲解棋谱,然后让我们一群孩子捉对下棋,赢得
多了就升级。
那时我在学校里很不自信,因为二年级就开始戴眼镜,而且性格内向,有些孤僻,感觉
上和同学们合不来,特别自卑。
而在围棋班里,我就放松多了,因为下棋赢了就是赢了,是一种不用怎么说话就能找到
快乐的游戏。不像在学校,没有什么人愿意和我说话、跟我玩,所以我觉得在围棋班特
别有意思。我在那儿呆了两年。小的时候只是觉得好玩,长大以后才发现,那真是一段
特别愉快的时光,那种愉快是我在学校里所从来没有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rw.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9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