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rk (大蘑菇),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天涯棋客(五)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26日11:18:1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连载:天涯棋客(五)
芮乃伟
----------------------------------------------------------------------------
----
进市围棋队
我们家只能有一个职业棋手。
1978年底,上海棋社的领导找了我、乃健和华学明,问我们想不想进市围棋队,要我们
回去跟家长商量一下,如果想,他们就跟体委打报告。当时,爸爸妈妈考虑了很长时间
,因为虽然我们学棋有国家的支持、补贴,但如果作为一种职业继续下去,似乎前景并
不光明。不像现在,围棋发展得这么好,作为职业棋手,各方面的环境和条件都不错。

爸爸妈妈偏向于不能两个孩子都做职业棋手,因为很多运动项日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社
会的支持与否,如果社会支持下围棋,那围棋就能生存和发展。可万一围棋作为一个运
动项目中断了,那家里的两个职业棋手根本没法安排生活,所以爸爸妈妈没有信心,认
为专业下棋最多只能有一个,最好都别下了,反正现在恢复了高考,上大学是一条光明
之路。
乃健对这个问题无所谓,因为当时他已离开少体校,考进了市重点市西中学。乃健性格
随和,长得又可爱,邻居朋友都喜欢他,而我倔倔的,长得又不好看,除了爸爸妈妈对
我们不区别对待外,我在其他人那里并不得宠。乃健后来考进了爸爸的母校交通大学,
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以后去了很多地方,现在又回到了上海。看上去他走的路跟围棋已
没有关系,但到底小时候学过棋,读大学时还获得过全国大学生围棋冠军,平时闲暇时
还下下棋。1979年的时候,他还和钱宇平、丰芸等作为小棋手一起访问过日本。和乃健
一起学棋的时候,我觉得有依靠,我们手拉着手一起出出进进,不用父母接送。
因为拉着手走路,还遭到同学的讥笑,稍大一些,他就再也不跟我拉着手走路了。我认
为,如果乃健一直下棋,做职业棋手应该也不错,因为现在围棋发展得相当好。
我那时还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下棋,只是喜欢少体校的环境。如果我不下棋,那就
没有理由留在少体校,势必要回到学校去。原先学校的人我已经不熟悉了,说老实话,
我当时特别不喜欢学校,甚至觉得有点可怕,所以,我坚决要求下棋。在家里,我是个
比较倔的人,想做什么,就一定要做。爸爸妈妈以为我真的喜欢下棋,就同意让我试一
试,不过他们跟我约定,如果进了市队,两年内我还不能参加全国比赛出成绩,那就要
放弃围棋,回来准备高考。
这个条件比较苛刻,因为上海的围棋基础很好,优秀棋手多,而参加全国比赛的名额却
很少,只有两个,一般也就杨晖、马亚兰参加,我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另外,爸爸还
要求我平时要坚持学习功课,我都满口答应了。至于进了市队以后怎么办,没想那么多

1978年12月底,我和曹大元、钱宇平、华学明去上海棋社报到,那时杨晖已进入了国家
队。市队的老师有谢裕国、邱鑫、杨以伦等,他们还兼运动员。
市队不同于少体校了,没有文化学习,整天就是训练下棋,我白天还看看书,以我的学
历,初中都没毕业,因为我是初一进的少体校,不过友谊中学(少体校)的学生算是中专
待遇。
进了市队就算参加工作了,还能领津贴,虽然只有十多元钱,但在当时已很不错了,因
为伙食、服装、住宿都由国家包了。
市队各方面都不错,就是住宿条件不好。黄陂路三零四号是以前举重队的训练馆,用三
合板分隔成很多小间,房顶很高,但屋子又黑又小,窗子也很高,连白天都要开灯。我
们宿舍隔壁住着胡荣华老师一家,像他那么著名的棋手也住在那儿,可见当时居住条件
的艰苦。胡荣华老师虽是中国象棋冠军,但围棋水平也很高。有一次,为了参加比赛,
队里请胡荣华和朱永康老师助阵、陪训,我下不过他,而且他的招术我特别不适应。那
时候,我们很书生气,虽说知道一些定式,知道一些布局,但实战不多。
在市队的训练比较密集,整天从早到晚,周围的前辈老师也多,经常给我们复盘。有一
年,国家队要调整,让所有的队员回各自的省市队,然后再重新挑人。那时,国家队里
的上海籍棋手杨晖、王群等都回来了,我们组成一个大循环打比赛。
那段时间我长棋挺快,因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棋风和新的思想,我从中收获很大。有一次
,我居然赢了杨以伦老师,特别高兴。队里人人都很用功,打谱特别多,另外队里资料
也很多,还有日本棋谱。我打的第一本谱就是藤泽秀行先生的《华丽》,这本书对我影
响很大。
1979年夏天,我第一次代表上海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全国少年围棋比赛。赛前,队里安
排我和华学明进行了三番棋的选拔赛,我先赢后输,最后一盘又赢了。其实,那盘棋我
形势一直不好,但不知怎么就赢了。当时,杨晖和马亚兰的成绩都比我好,所以参加比
赛的名额分到我们就很有限。我那次赢了华学明后,她参加比赛的机会就更少了。以后
差不多都是由我和杨晖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比赛,华学明就没有参加全国比赛的机会了,
因为尽管上海的围棋基础比较好,但名额也只有两个。所以,我觉得华学明挺不容易的
,换了我,也许就因此放弃了围棋,准备功课考大学。华学明后来调到了八一队,这才
有了参加全国比赛的机会。
那一年的全国少儿围棋比赛,我获得了并列第二,对于我来说,那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
了。
1980年4月,我和杨晖又代表上海参加了在安徽屯溪举行的全国围棋团体赛。分组赛时,
我战胜了孔祥明,对于我来说,那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同年的秋天,在四川乐山举行的
全国个人赛上,我获得了第四名,杨晖理所当然地拿了冠军。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知
道自己可以被调进国家队了,我真是欣喜若狂。国家队高手云集,是我特别向往的地方
,也是每一个棋手向往的地方。比赛期间,陈祖德老师经常跟我们复盘、聊天、吃饭,
因为我们都是上海人。我本以为去北京后可以接受陈老师更多的指导,没想到陈老师突
然胃出血,病情一度十分危急,这以后就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对陈老师本人是一个
很大的损失,对中国围棋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rw.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