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ick (大傻大),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日本围棋故事(十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20 12:04:33 1999), 转信
十一 道节背约 道知经过与仙角争棋的一场恶战,颇长了见识,到十七岁那年,
棋力忽然大进,迥异寻常,便由道节推荐,升到七段上手的地位。
翌年,道节见道知已然成年,便想放手让他自立。一天,道节召集坊门弟子和自己
井上家的弟子,当众宣布道:“遵师遗命,扶植道知,自问未负
重托。现作七局考验,如成绩相当,道知便可担起坊门之重任了。”这七局棋赛非常隆
重,而且极为保密,胜负比数无人得知,但很可能道知战绩不坏。
因为赛后一年,道节就宣布取消自己保护人的头衔了。 以道节、道知的棋力和当时
的情势,这七局棋肯定弈得非常精彩,但事
后双方都讳莫如深,绝口不提,遂成不解之谜。后来,道知的弟子铃木知昌,一天偶尔
进师父卧室取棋书,正翻弄间,忽落出一纸棋谱来。知昌拾起一看,
见对局者姓名皆用墨涂黑,仅在右上角写着“四目胜”,心觉奇怪,便以纸对亮仔细辨
认,依稀认出写着四目胜这边是个“深”字,另一边是个“要”
字,方知此谱竟是当初道节与道知七番密谱之一。因为道节法名为日要,道知法名为日
深。 知昌感到此局弈得十分精彩,故记录下来,并注上心得随笔。他也知道
此事不宜公开,当然深藏不露,后来传给何人就不得而知了。 再说道节让道知自立
后,等于卸下了一副重担,人一清静,倒勾起了先
前要做名人棋所的心思。不过,碍着当初的誓言,只有隐忍不发,可心中毕竟有些郁闷
。事实上,名人棋所并非本因坊家所专有,棋艺超群者皆能为之。
道策死前硬逼道节立誓不做名人棋所,实在没有道理。可见道策棋技虽已达圣,为人却
未脱俗骨,远不如其师祖一世算砂清静超尘。然而俗语说得好: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道策虽做了万无一失的安排,却偏偏生出意外之头绪来。
宝永七年(1710),道知已二十一岁。这时琉球国又有“国手”来日本,
为首大将是一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名唤屋良里之子,此人是曾和道策下四子棋的浜比
贺的弟子,虽然年轻,却全国无敌,本领比师父更强。平时总听
师父说本因坊道策如何如何,心中大不服气,自觉已得“道策流”之真髓,早就想找道
策较量,以雪师辱。不料一到日本,就听说道策早已去世,不由
得顿足叹息。后又听说现在的本因坊家掌门人道知,棋力不错,于是托岛津家的口上出
面,请求对弈一局。
当时日本和琉球交往甚密,双方棋士正式比赛时,两国的权贵均亲临观战,可谓是
棋界一大盛事。按理应该由棋力最强的井上道节迎战屋良里之子,
但屋良指名要和道知对局,于是决定道知出战。 道节因道知是自己亲自调教出来的
,惟恐道知失手,不免千叮咛万嘱咐。
比赛之日,道知、道节等一行人先到赛场,不久屋良在翻译的陪同下也进入赛场。双方
坐定后,道节伸出三指示意下让三子的棋。屋良本是心高气傲之
人,又见道知年纪也不大,一听要受三子,当然大不高兴,脸涨得通红,但入乡随俗,
只得暗暗发狠,要痛杀道知。不想一场恶战下来,屋良反被杀得
中盘大败(见棋谱)。由于此局道知的白棋杀法极高明,故被称为“征服下手之名局”
。 屋良遭此败绩,着实吃了一惊。当晚复盘研究,原来在开局贪吃白 6、
14二子,因而被白32封住头,否则尚不至如此,心中感到冤枉,于是申请与道知再弈一
局。道知正当血气方刚之年,自然来者不拒,可老于世故的道节
觉得不妥。原来日本棋士一入高段,大都有书画家“惜墨如金”的脾气,轻易不肯对局
,一半是抬高身价,一半也是怕输。因为琉球是下属国,只能赢
不能输,而让三子的棋,到底不大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忙劝阻道知,以道知生病为借口
,改派道知的弟子相原可硕出战。
相原可硕也是神童,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已有三段实力。这两个十几岁的少年对局
,倒是棋逢对手,杀得难解难分。屋良受先执黑棋,原属小胜的
局面,不料一步失算,结果反输了两目。这下屋良里之子不得不承认是井底之蛙,不知
天下之大了。 屋良等人返国时,也想依着当年浜比贺的旧例,要一张名人棋所的免
状,
衣锦还乡。这样名人棋所就不能再空位了。当时本因坊道知只有七段,无论如何不能做
名人棋所;安井仙角六段更不用说;林家掌门也不过六七段。唯
一有资格的是八段准名人井上道节。道节过去因遵师遗命,不敢造次,此时碰上这千载
难逢的好机会,自然不肯放过。经过一番苦心思考,道节将林门
入召来商议。道节对林门入说:“发与免状之事有关本国之荣耀,亦关棋界之体面,目
前只能由我以名人棋所的资格来解决这一难题,虽然有违背当初
誓言,不遵师遗命之嫌,但也无法可想。望足下体谅我的苦衷。”临门入察颜观色,当
然表示同意。道节毕竟有过终身不做名人棋所的誓言,有些愧对
道知,故而又托林门入先和道知打个招呼,说是“暂且而为之,事过之后,必定退让。
”道知因受道节培育之恩,又觉得道节任名人棋所乃大势所趋,
所以一口答应。安井家自然也无话可说。于是,道节便通过“官命”黄袍加身,名正言
顺地做起名人棋所来。
殊不料,道节一登上名人棋所,就不想下来了。彼时他已六十四岁高龄,大家只道
他马上就要“驾归道山”,所以也不去找他麻烦。哪知道道节棋所
到手,添福加寿,足足做了十年之久,知道七十四岁才撒手归西。真把道知等急了。
道节在棋所任内,确实有所作为,写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著作,其中最有
名的要数《发阳论》,是一本极具匠心的死活题集。此书曾被井上家作为至宝而深藏不
露,至今仍为日本职业棋手所重视。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书
中之题目乃是中国人所做,而且不是一个人所作的,道节只是加工整理,汇编成书的。
连后来的本因坊秀荣也赞同这种说法。
四世因硕道节是日本历代名人中,引起争论最多的人物。后人多以为道节违背师命
,至死都未把名人棋所还给本因坊家,不能不认为是道节一生中
之污点。本因坊家虽感道节光大坊门之恩,但也一直以此事为一大憾事。甚至连井上家
提起此事,亦觉面上无光。不过,从客观上讲,这段公案是道策
无理在前,道节背约在后,道策固然对道节有授艺之恩,但道节更对坊门发扬光大有不
可抹杀之功绩,两家实在是恩怨相半,因此过分苛求道节也有些不大公平。
--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sjtu.edu.cn·[FROM: 202.120.57.29]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options.bbs@bbs.sjt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