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ick (大傻大),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江崎诚致和日本文坛弈林诸贤(十)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Sep 26 16:40:14 1999), 转信
空我山房的主人
日本文坛弈林诸贤都极具个性。倘按性格特点依次排开,那么一端是井上光晴先生
,另一端就是那珂太郎先生了。井上先生是一条浪花四溅、奔腾咆哮的湍流,那珂先生
则是一片平静无波、恬淡安谧的湖水。那珂先生滴酒不沾,只烟不染,在热闹的宴会上
甚至连话都很少说一句。必得要说的话,也是慢声低语,听起来令人感到十分熨贴。
那珂先生是位获过“读卖文学奖”、“藤村纪念历程奖”、“文部大臣奖”和“日
本艺术院奖”等多种奖项的著名诗人。以只授给“对艺术的进步有卓越贡献和显著业绩
者”的“日本艺术院奖”为例,迄1994年为止的五十届颁奖中,美术家221人,艺术家1
08人,文学家73人;诗人只有6人。而那柯先生获奖,距前一位获奖诗人,竟相隔36年。
由此可见那柯先生在日本诗坛上居于怎样的位置。
辉煌的诗歌成就,从那珂先生的外表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的。倘不作介绍,你甚
至猜不到他是位诗人。微胖敦实的身材,梳理得一丝不乱的银发,时常挂在脸上的亲切
笑容,给人的印象只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先生的性情,一如先生的斋号——“空我山房
”。而它的来历,却是先生家居东京的地名:久我山。
许多人在追求永恒,其实不过是雪泥鸿爪。“久我山”附近并没有山,这是因为古
代的日本将有树林的地方也称作“山”的缘故。这一带“秦”姓较多,据说是秦朝徐福
奉秦始皇寻长生不老药之命,来日本所留下的后裔。也许是有感于此吧,居住在这里四
十余年的那珂先生,改“久”为“空”,遂有深意焉。
那珂先生的许多诗作,都是以生与死为主题。诗集《幽明过客抄》共分三部:第一
部,是对熟悉的友人的悼念诗;第二部,是写各种小说主人公之死;第三部,则是以早
早为自己造墓、而又祈求长生的秦始皇为题材的长诗。诗集《镇魂歌》由两部长诗为主
轴编成:前一部,以作者年轻时的友人做主人公,写他的晚年一天极平凡的生活,从他
寻找微小的乐趣中,表现一个人濒临死亡仍想活下去的一丝希望;后一部,是写曾给作
者做过手术治疗、后因在战时施行活体解剖而被判绞刑的一个医生的极其复杂的内心世
界。无论现时的普通百姓,无论远古的至尊皇帝,无论使人同情的弱者,无论令人战栗
的罪人……都引起诗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尽管天马行空,却有着鲜明的
时代烙印。诗人自己在谈到《镇魂歌》时这样写道:“对自己生活过的时代,对人生旅
途中接触过的人,用诗的形式作总结,也就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那珂先生的造诣,还表现在对诗歌形式的不断创新。诗集《音乐》中的一些诗和一
些段落,几乎从字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含意,而是用日语语音特有韵律的碰撞和融合,创
造出音乐般的美感。这种通过声音的流动,表达奇妙世界的技巧,被评论家称为“那珂
特有的声音的魔术”。 《作品A》、《作品B》、《作品C》,仅题目就不能不使人想到
无标题音乐。如此独特的诗,自然很难、甚至是不可翻译的。然而正像音乐一样,可以
跨越国度、民族的界限,而引发共鸣。那珂先生在德国用日语朗诵他的作品时,就曾使
当地诗人听得入迷。有些叙事诗,则是按照事情的顺序,淡淡地写出来,没有华丽的比
喻,没有意义上的飞跃,也没有使读者感到惊奇的形象。其所以感人,是朴素语言所构
成的内在张力。
这一切,都是那珂先生对祖国母语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晶。可从十六岁就开始写诗的
青年那珂,却是西欧文艺的崇拜者。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和思想的成熟,逐
步感到应从日本古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在战后发表的诗作里,有意识地揉入了和歌与俳
句的成分。再后,便致力于对日语音韵的探讨和开掘,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
--
※ 来源:·饮水思源站 bbs.sjtu.edu.cn·[FROM: 202.120.52.18]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options.bbs@bbs.sjt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