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hynot (父亲那双破草鞋),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桥本宇太郎围棋世界:久保松先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Dec 30 12:03:22 1999), 转信
发信人: eggs (铁蛋), 信区: GO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Dec 28 20:03:08 1999)
围棋难似攀山——有路无巅,
围棋深如探海——无边有源。
每当人们议论起那些取得了辉煌成就的职业棋士时,似乎总
想追根寻源,从他们的往事中挖掘成功的秘密。他们是什么时候,
又是什么原因开始下围棋的呢?这似乎成了人们共同关心的一个
问题。
据调查,过去和当今的著名职业棋士中,5、6岁开始下棋的
例子最多。并且,这些人大都是靠家中长辈的启蒙教育而入门的。
事实无情地告诉了热心于教育的家长们:没有上述条件,难以望
子成龙!
然而,人们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事例:别说棋盘,就连
一粒棋子都不曾有的桥本家族,包括父亲在内的长辈,对围棋皆
属一窍不通,也没有什么亲戚在暗中施教。事实上,桥本宇太郎
是在棋桌旁一边看一边模索着学会下棋的。
桥本宇太郎幼年随父亲居住在大阪,在他常去玩耍的附近有
间棋室,大人们每天在那里上瘾地摆弄黑白石子。“他们怎么玩的
那么有趣呀?”好奇的宇太郎便常去观看,不知不觉地他知道了怎
么玩。于是,围棋对他越来越充满吸引力。
有l天,他那被人熟悉的小脑袋刚在门口晃动,就听到一个常
客招呼他:“喂!进来下一盘吗?”这样,宇太郎第一次抓起棋子
下了起来。那时他已满8岁,可以说学棋并不算早。
一旦闯入了围棋这个神秘的世界之后,宇太郎就更想有个棋
盘。有一天,他看到报上邮购棋具的广告,于是从自己的“小金
库”中取出了一笔“巨款”——1元50钱,忙不迭地汇了出去。没
想到,寄来的棋盘和棋子都是劣质品,根本无法使用。虽说世上
干这种勾当的骗子并不多,但还是让宇太郎碰上了。望着破烂的
棋盘和棋子,他淌下了伤心的眼泪。
父亲见此情景十分不忍,买了新棋具来安慰他,字太郎终于
破涕为笑。父亲还常常陪他出去和大人下棋,渐渐地,父亲也迷
上了围棋。
有1天,一位热心的邻居,带着宇太郎去了“久保松道场”,请
久保松胜喜代四段让9子下了一盘棋。这是宇太郎首次同职业棋
土弈棋,也是他幸逢伯乐,成为久保松先生弟子的契机。
久保松胜喜代先生出身土族,4岁时受父亲的启蒙而弈棋。7
岁时与一位当医生的邻居下棋,起初让9子也不能赢。半年后,他
竟让那位医生7子还常胜。后来那位医生在这7岁小童面前自愧弗
如,一气之下,再也不摸棋子了。
久保松在读小学和中学的期间,下棋时断时续。大正2年
(1913年)他19岁时,在朝日新闻举办的少年棋战中再获优胜。这
使他下决心踏入职业棋士的门槛。于是,他专程去拜访东京的方
园社,请社长中川龟三郎七段让2子对局,获胜后被方圆社授予
“直升三段”。
在段位制度极为严厉的过去,按习惯不允许“越级升段”。所
谓“越级升段”,比如从二段直接升为四段的“连升两段”便是一
例。至那时为止,尚无先例。但是可谓怪中之怪的“直升三段”却
不泛先例:前2位是铃木为次郎、濑越宪作,第3位便是久保松胜
喜代。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ningx.bbs@smth.org]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