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s_Bridg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hynot (父亲那双破草鞋), 信区: Chess_Bridge
标 题: 桥本宇太郎围棋世界: 留在关西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1 13:03:12 2000), 转信
发信人: eggs (铁蛋), 信区: go
发信站: BBS 曙光站 (Sun Dec 26 16:08:06 1999)
桥本因避战祸而疏散到故乡宝琢,也许将长期蜇居关西的心
情袭上心头。然而战争结束后,由于与岩本薰本因坊的挑战赛、升
段大赛及与吴清源的擂争10番棋等赛事所迫,桥本去东京的次数
越来越多。每逢东京赛事,乘火车如同犯人流放一样受罪。当时
的关西棋界对桥本来说没有多大魅力,他与关西棋士之间也少有
来往。对“新闻棋战”也不能抱过大的期望。非常时期的报纸全
都小得可怜,版面受到严格限制,围棋专栏早已失踪。即使后来
纸张供应好转,页数有所增加,主要的“新闻棋战”也都是在东
京举办,很少在大阪单独组织。对于职业棋士来说,这是关系到
收入的重要问题。显然,东京是可以名利双收的地方。
战乱之中,人们为保性命四处逃难。虽然“饿死也要下棋”可
谓不朽的棋魂,但战争结束后仍然看不见1位棋士来访桥本。当时
有些棋士之所以下棋,纯粹是为了勉强糊口,甚至有些人是实在
憋得受不了,纯粹为了下棋而下棋。这一特殊的历史情景与当今
巨奖高悬、收入颇丰的棋界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就在桥本对屈蜇宝琢、怀才不遇的景况叹惜之际,有1天,久
保松门下的藤木人见(后来为关西棋院八段棋士)突然前来拜访。
初次见面,藤木开门见山地提出:“先生,能指教我下一盘吗?”
桥本心中一震,心想,他八成是想下棋想得快要疯了,于是
二活没说,满口答应。
几天后,他们在神户的平野隔枰相对。桥本原以为“藤木是
三段,不会怎样的”,没想到满不在乎地弈至中盘,一数目,发现
白的形势有些不妙,于是开始认真补救,就连官子也全力抢收了
不少,但最终也没能扭转乾坤。
藤木的来访多少打破了“关西棋手棋力弱”的成见,然而桥
本想,“来向我挑战的毕竟仅只是藤木这样一个细心人,还不能说
明问题,也许我还是应该去东京。”
濑越师傅为了让桥本定居东京曾亲自去了牛迪的区公所,以
与吴清源下“擂争lO番棋”为理由,给桥本办了一张“转入证
明”。当年如果没有这一纸准迁证,乔迁是不允许的。于是桥本决
定迁居东京,井开始准备搬家的行李。
一件小事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桥本“偶遇1人”使他改变了
他的“既定方针”,他在《我的履历书》中这样写道——
正在这时,我接到出席在天王寺召开的第l届大阪围棋大会
的邀请。想到不久就要迁居东京,这是告别关西棋坛的最后机会,
于是欣然应邀前往。当我被请上台致词时,直言不讳地谈了自已
的看法:“关西是一个棋手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的地方。关西同仁
们,请振奋起精神来吧!”会后,当我抽身欲归时,一位绅土上前
问我:“你回哪儿?”我回答:“到梅田。”他说:“我也是去梅田,
请坐我的车吧。”
到梅田后,那位绅士又劝我到他的事务所去看看。后来当我
说到最近打算重返东京时,绅士的脸色突然大变,并寻问起棋界
各方面的情况。当我说明现在关西棋手难求发展时,他问道:“难
道关西没有前途有望之人?”我答道:“只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
环境,任何人都是有前途的。”绅士冷不防提出一个请求:“请你
不要去东京了。”我把怀里的准迁证拿出来给他看。他说:“难道
不能请你立即把它撕掉吗?依我看,无论如何,以生活为由回东
京是整个关西的耻辱。此时此刻,只能考虑关西。我能力微薄,但
还是想尽力而为,请务必留在关西!”此次邂逅相逢及一番意气相
投的交谈使我去东京的念头开始动摇。那位绅土就是铅铁会社社
长木村秀青先生。回到家后,我给濑越先生写了封信商量此事。先
生的意见是:“难得的盛情,接受为好。”于是我立即找到木村先
生,并当面撕毁了准迁证,发誓留在关西。从此,我成了木村铅
铁会社一个从不上班却拿薪水的社员。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notwhy.bbs@diamond.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38毫秒